上一篇续

08/06/20 13:37:19 标签:回忆

丫在一些关键的时刻,总有一些惊人的表现,结果总是出乎你的意料之外。记得,给丫断奶时,奶奶和姥姥商量了一天的对策,因为在此之前丫是一口奶粉都不喝的,而且平时感觉丫是一个很有脾气的小孩儿,奶奶和姥姥姥担心会难办,可两个人是决心以下,显示出一股雄赳赳,气昴昴的架势,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不能心软,一次成功。我在一旁听着,不寒而立,唉,丫今天要受苦了,无论是你怎样哭闹都是无济于事的,妈妈我是帮不上忙了,你自己好自为之吧。到了晚上开始行动的时候,我被安排在别的屋子里,房屋里不时传来丫的笑声,我心想,“咦,这孩子怎么还笑呢。一会有你受苦的。”奶奶冲了30毫升的奶,一会就出来了,高兴的说“丫全都喝掉了。”我甚至在怀疑我的耳朵,一声哭叫都没听到。怎么就喝了呢,打此以后,丫便走上了喝奶粉的道路。直到今天,回忆起来,禁不住要向丫竖起拇指,可心里依然想不明白,平时给喝是一口都不喝,怎么就突然喝了呢?是白天说的话听懂了吗?可答案又如何才能找得到呢?也许,丫,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大人也是无从考证的。两多个月前,丫的姥姥和姥爷去了北京,走的时候,我和丫到楼下送,没等车开走,我就抱丫回屋了,一是怕丫赖着姥姥、姥爷不走,又要哭闹,二是我自己不想感受望着父母远离的瞬间,回到家里,丫看着电视一声也不吱,过了好长时间,我就问她:“丫,知不知道姥姥、姥爷去哪了。她不吭声.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电视,我又问了一遍,丫看也没看我了一眼,一脸不耐烦的表情,大声喊了一问“不知道。”晕,她会真的不知道吗?不可能。真不知道这小家伙心里想什么呢?应该是难过的表现吧。小孩子的心里真是难琢磨,你是不能用她的年龄去衡量她的思想的。如果在一些事情上你能把孩子像朋友一样对待,而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或许你更容易与孩子沟通。我说是说,做是做,回想以前,我还真的没做到。总是告诉孩子“你不要做。。。。。”,“你必须。。。。。。”,丫听到这种命令的口吻,是相当不能接受的。最后发展的结果,只能是在暴力的威逼之下,她才会妥协。总会有一种疑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逆反心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唉,无从考证。总之,总结几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在教育这条道路上,依然是迷茫一片,只有探索着前进了。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阿姨对丫丫说:2008-06-20 13:57:49
  • 丫丫回答“不知道”应该是难过的表现 教育这个问题太深奥了,是好多家长都头疼的问题 丫丫还是蛮乖巧的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