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回顾宝宝识字阅读的全过程》

08/06/29 21:49:07 标签:

       这段时间一直忙于调理茜茜的饮食,早教方面已经有些落后了,但是还是很关注这方面的知识,今天上午乘小家伙睡着上了会网,发现了一篇很有用的文章,转过来给大家看看,或者对我们有所帮助。
     
 在亮14、15个月前,我并没有特意教他认字,而是经常点着挂图给他念我能背或自编的儿歌。在念儿歌时,顺便点了点旁边的字。记得以前用的是吉林美术出版社的一些认物认字的挂图。几乎每天坚持给他点着挂图唱儿歌,每天大约半小时。只记得因为一直抱着他看挂图,我的腰还闪了将近一个月连走路都几乎不能走呢。 现在想起来,亮对字的兴趣大概就是在那时被培养出来的。另外,我还买了些认物识字的卡片,但只是偶尔和他一起玩玩。因为我当时的早教意识很淡薄,完全没有意识到早识字的好处,只是凭着我的直觉在教他。现在想来,如果当时天天坚持就好了。这个方法我认为适合1周岁内还不会走路的宝宝。
   从亮 14、15个月开始,当我有一天偶然发现亮能无图读出好多字的时候,我才想到开始教他认字。仍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到了就教几个。当然一开始还是用的有图识字卡片。有时我在亮玩耍的时候,迅速地出示一些卡片的图和字,读给他听。只要他抬头看过一眼,我就算pass了。有时编些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出示卡片。等亮看过一遍后,过一阶段再拿出这些卡片来,亮就能读出大部分的卡片。当然,没有强求他读,如果我出示卡片时,他不读,我就提示他或直接帮他读出来。这样很快300常用字就掌握了。现在回想起来,因为当时没有看过识字方法的书,我的方法真的算是很单调(的确没有过人之处 ),但亮喜欢,我就觉得OK了。
      当识完300多字后,能买到的识字卡片都买了,感觉没有卡片可教了。就只好自己打印卡片教他。当时一共打了1000多个字,是想到什么字就打什么字。可能因为没图,也可能是我的方法太单调了的缘故吧,亮也有一个阶段不太喜欢认字。至少我觉得他兴趣不是很大。于是,我把亮喜欢的儿歌和古诗打印出来贴到墙上,再把儿歌和古诗中出现的生字也贴在旁边,这样坚持下去,终于有一天,当发现亮的识字量突破500字后,他的识字量就开始猛增。于是我用了各种能想到的方法,如“钓鱼、踏害虫、拍苍蝇”等方法,教完了亮一千多个字。没能天天坚持,主要是自己当时比较懒。 (看来500字是个瓶颈口,只要突破500字,宝宝的识字速度会越来越快)
   识了1千多个字,能阅读一些简单的儿歌,但毕竟年龄还小,要自己独立阅读仍然有困难。尤其是阅读速度,一个字一个字的听着好吃力。后来查询了一下网上妈妈们的一些育儿资料,知道只有认字到2000以上,宝宝才能比较流利地阅读。于是,我在网上查询了各种识字的书籍。有“中华字经,炳人识字、三锐韵语识字”等等,凡是网上能买到的识字书籍我几乎都买了(真的是走了不少弯路,谁让我没有看过冯德全教授的早教书呢)。最后,决定以中华字经作为亮的识字主打教材,为了教好中华字经,我还购买了和中华字经同步的阅读书籍以及中华字经的发声学习机(后来证明对小孩子来说并不是很适用)。在亮快2周岁时,开始教他中华字经。之前亮已经认字1500以上了。因此学习中华字经4000字,对他来说,很多时候是熟字带生字(感觉中华字经适用于有一些识字量的孩子)。在教中华字经的每课前,我都自己先背出来,睡前背给他听。等到正式认字的时候,亮已经能非常流利地背出来了,再加上第1、2册中有许多熟字,因此学起来很轻松。星期一到五学习新课,每天16个字。星期六、天再复习整个一个星期学过的字。当然也不忘了把学的这一课的文字贴在墙上。为了教好中华字经,我一开始是自己打印文字后再裁剪做成卡片,大概做到1000多个字后,我感觉实在太累了,就不想打了,后来购买了五、六套中华字经的教材回来做小字卡和4字一句的字条。亮爸虽然从不教宝宝,但他看过大量的早教书(很惭愧,我从来没好好看过一本早教书,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也为我制定了3周岁前教完这4000字的目标,同时他也出了不少力。要做小字卡和字条,必须要裁剪每本书的每一页和每一张。所有的字条和4000个单字的裁剪和塑封任务,全由亮爸完成(亮爸当时因为腰椎突出而病假在家,躺在床上帮我们做字卡)。
  回顾过去的识字经历,除了“坚持”外,方法和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识字方法可参阅冯德全的《婴幼儿识字百法》,虽然当时我没看过,但后来买来翻了几下后,感觉我用的一些方法,人家冯德全教授早总结出来了 ,只可惜当时我走了不少弯路)。
   在此我建议大家买一套适合孩子的识字和阅读教材。中华字经是套好书,4000字里既有词组也有句子,同时也不失为一套识字和阅读相结合的书。在教宝宝认字初期还是在认字后期,都不要纯粹地机械识字,最好结合儿歌、古诗或故事阅读等教宝宝认字,以引起宝宝对认字的兴趣。当然做爸妈的最好先背出相应的材料,那样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教宝宝。当然外面的广告牌、店名和宝宝喜欢吃的食品包装等,也不失为识字的好教材。

阅读(0) | 留言(3)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Mengzitao7对茜茜说:2008-06-30 11:21:09
  • 这几天Y网的主页又有点莫明其妙了,我就说怎么这几都没看到茜妈更新日记呢?原来是藏起来看不到了.要到成长日记那里才找得出来,哈
  • Mengzitao7对茜茜说:2008-06-30 11:19:35
  •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呀.早早的培养出孩子读书识字的兴趣来,总比等他错过了一到三岁这个脑部发育期的好时机后,到了上幼儿园后再来狠补好.我们不是孩子,只有孩子才有权利说他们喜不喜欢读书识字.我们现在只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强求孩子一定要对我们付出的努力有所回报.早教的话题沉不沉重,要视乎作为父母的如何对待.如果你总想着从小就培养一名神童来,早教的话题不但沉重,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非人的折磨.如果只是作为一种兴趣,一种亲子的游戏,那又何乐而不为呢?0到3岁是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能适当的引导他识字认图是非常好的.但要注意一个"度"字.不要过度的强求孩子一学就会.
  • 贝贝.妈妈对茜茜说:2008-06-30 04:52:53
  • 早教,早教,这个话题有点沉重的了,现在的小孩子一出生就有太多的压力!!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