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13 09:43:49 标签:
2692-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星期日多云转晴天25℃~13℃客厅早晨温度19℃ PM2.5-62
转眼间已经来到医院四天了。
查房,主任说:“你在这里再呆上一天,明天你就可以出院了。”
躺在病床上,宜昌市仁和医院,一天天一年年的往事历历在目。
我的身体很好,但是我还是不时地进到医院找医生。每一个人都希望无病无灾,人吃五谷杂粮,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生一次病。
我很少感冒发烧,但是莫名其妙的病症,让我几次求助于仁和医院。
谁都希望身旁有一个好的医院,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进入医院住上几天,不想只是一厢情愿,当疾病来袭无法恢复抗拒的时候,医院还是要走一遭。
住院我这还是第一次,这样的病为什么会发生,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
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也一天天的变老。
中国在快速发展,宜昌也今非昔比,仁和医院也一年年日异月新。
第一次来到仁和医院,仁和医院还像一个普通的民房,仁和医院没有围墙,仁和医院没有门楼,好像连仁和医院的门牌都没有。
仁和医院门口没有水泥马路,仁和医院门口就是一条不宽的泥巴路。
仁和医院被一个污染大户八一钢厂所包围,八一钢厂的倒闭,也就成就了仁和医院,也就有了长江岸边的花园高楼大厦。
两排低矮的平房就是诊断室药房手术室,旁边一个稍微好一点的两层楼就是仁和医院的住院部。
当我们厂的职工医院树倒猢狲散时候,仁和医院已经盖起八层楼。
当我们厂有一部分干部住进六十平方的三室一厅干部楼,仁和医院已经盖起十一层的门诊大楼。
当我们住进六十平方两室一厅,仁和医院十三层的大楼已经高高地立在马路旁。
当我们厂变成一堆瓦砾的时候,仁和医院超过百米住院部已经鹤立鸡群,这里也就是我今天住院的地方,站在楼上可以遥望我们厂的过去。
住院大楼之高是我在宜昌看到最高的建筑,我不过是一个井底之蛙,我就是一个孤陋寡闻的小市民。
我几乎没有在宜昌市周游过,我也没有跟张三李四联系的习惯,自然我知道的信息可能是一年前甚至是五年前的画面。
进到住院部的大门看到的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医院,以往只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景象,现在却活生生的摆在我们的眼前。
就是现代化的美国欧洲医院是不是能够这样,我在电视上还没有看见过。
我只是知道我们北京的新机场明年就要投入运用,英国的一个机场已经八年了,原先设计购买的设备已经过时了,现在还没有收尾进行调试。
开阔的大厅,一排排的座椅,迎面一个巨大的显示屏。
两旁都是办公的窗口,住院登记的,缴费结算的窗口。
大厅后边就是两排电梯,不是两部电梯,也不是四部电梯,而是八部电梯。有一到十三层的,有停十四层以上的,也有直达最高几层的,还有专门一部专门供手术室用的电梯。
这些只是供病患和家属坐的电梯,在后边的楼道里还有两部专门供医院员工乘坐的电梯。
由于我也成了患者,我也成了病房的住客,让我有机会看到医院病房里的细节。
最早医院里的病床就是普通人家的单人床,只是床上铺着印有一个红色十字,还有是那个医院的名称。
改革开放医院有了专用的病床,就是可以把床板摇起来的铁皮床。
当我走进病房大门马上眼前一亮,就像玩具一样漂亮的病床,连帝王将相也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病床两边有可以竖起来的挡板,挡板一边两块,挡板下边有一个扳键,只要轻轻地一扳,挡板就会静悄悄地放下来,把挡板往上抬就可以把挡板竖起来。
床头挡板边沿都有可以用手拉住的,这样就保证了病患依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躺下来。
床头上挂着一个平台,平台可以放在两边的挡板上,病患可以吃饭看书看电脑。
每一个病房有一个电视机,美中不足是一台电视众口难调。
一个病房的病患,有刚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的,有已经准备出院的。有体力恢复的,有需要休息的。有需要听到声音的。有的需要安静的,如果每一个床头有一个小小的喇叭或耳机就好了。
我只是一个穷人的痴心妄想,如果自己条件许可,你就可以一个人住一个病房,享受一个人的快乐。
喝水现在已经不用出门,有开水,有凉开水。
洗脸刷牙打开龙头就可以流出温水来,洗澡更加不成问题,卫生间就有喷头。
卫生间是蹲便池,我刚刚动了手术,我觉得我要是大便怎么办。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可以放在便池上的带孔的凳子,我这才觉得医院应该按装蹲便池,因为医院里也有许多男同志。
今天的伤口感觉比较好,只是偶尔出现一阵疼痛,疼痛很尖锐,但是疼痛持续时间很短。
坐起来或者下地还要小心翼翼,还是有一点疼痛的感觉。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