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松鼠】如何高效育儿?

20/07/02 11:17:45 标签: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们人生中最大的投资。让父母们开始越来越早的开始对孩子们进行教育,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有效的进行育儿呢? 
 

 
一、教育孩子不要“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首先说明家长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关心得太少。 
其次,也说明家长比较爱“记仇”,喜欢翻旧账。 
有时不是你的话没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对。方式不对,教育一定没有效果。 
为人父母,所有的权力都意味着责任,这样的责任逼着我们要改变。 


 

二、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在教育中,克制比宣泄更重要。

当孩子惹我们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

有时候孩子犯的错误可能也不算什么事,只不过不合我们的意,或者时间不对,正好撞在了家长情绪的枪口上了。

对父母而言,所谓的克制,就是避免“第一念头”。对待孩子“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义正词婉”。

管教从严,讲的也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


 

三、不能想起了才教育 


教育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恒,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忽视细节。 
一位朋友在英国看见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子上公交车,小男孩先踏了上去,结果被奶奶叫了下来,奶奶要自己先走,还对小男孩说了句:“女士优先!” 
绅士教育大概就是这样从小培养的吧! 
美国著名教师保罗·克拉克写过一本《优秀是培养出来》的书,书中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细节教育,比如不能含着食物说话,推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就要为他把门,要用善意的眼睛看人等等,都是孩子成长中的细节。 
如果你没有时刻谨记教育孩子的责任,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后面再想教育就难了。 


 

四、不能把交谈都变成教育 


和孩子的交流越少,你就越不懂得怎样和孩子交流,不懂怎样和孩子交流,你肯定就越不理解孩子。 
平时有机会和孩子交谈的时候,你都会和他说什么呢? 
一位读初中的孩子告诉我,家长对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饭吃快点,吃完赶快做作业,做完作业赶快睡觉!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内心的压力与苦楚吗?你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父母逐渐从孩子的情感世界中淡出甚至缺席,和孩子的交谈更容易变成说教、批评与斥责。等孩子到了13岁以后,甚至连批评的机会也不留给你了。 

 




五、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教育,当众责骂甚至殴打孩子,往往后果非常严重。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孩子往往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狂躁。 
有智慧的父母不会对孩子严辞斥责,他们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六、避免吃饭和睡觉时教育孩子 


吃饭是一种享受,是一次交流,是一场聚会。 
而美好的聚会,首先应该在家里面。一些孩子吃饭的时候战战兢兢,吃得非常快,为什么快呢?就为了让家长来不及批评他。 
饭吃得太快对胃不好,对食物的吸收也不好,更谈不上什么餐桌礼仪了。 
而在孩子睡前进行教育,不但无效,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孩子进入梦乡的时候,满脑袋都是这些批评的信息,常常做噩梦。 
所以,让孩子吃好睡好,即使他犯了错,你也要找到一个更为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这就是对孩子做善事。 

 


七、避免消极教育 


中国文化中缺乏对人真挚的赞扬和鼓励,缺乏从一件小事中体会快乐的传统,缺乏“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的认识。 
我们习惯“做大事”,取得“大成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喜欢批评、否定和消极暗示。 
一件事情你还没尝试,有人就会提醒你肯定做不好,一件事情不合父母心意,很可能就会遭到挖苦与讽刺。 
作为父母,改变自己就要从克制批评的欲望开始,不是对孩子的不足、缺点、短处视而不见,而是在孩子有勇气去尝试、去改变时,助他一臂之力。 


 


八、不拿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这个样子”的理由。教育孩子,最好就是针对他的“这个样子”进行。 
莫扎特五岁拉得一手好琴,七岁就会谱曲,那是莫扎特。 
对孩子而言,简单的对比解决不了问题,不妨耐心地和他分析,这样孩子既不会自卑,也不会对他人产生妒忌和敌意。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