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100则金句--第11句

08/02/09 18:03:01 标签:育儿天地

 

当孩子患了“习惯性抽动症”什么都不用想,尽情地玩吧!

案例分析
一位年轻妈妈说,最近老师向她反映,她7岁的儿子上课总是坐不住,还动不动就挤眉弄眼,常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另一位妈妈说,她8岁的儿子老是眨眨眼睛,即使吃饭、看书、看电视也一样,越是禁止他,他眨得越厉害,有时还连带皱鼻子,真的很不雅观。
许多孩子都有这种情形,这令做父母的十分苦恼,其实孩子自己也很困扰。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反复、不由自主地出现某些不良的习惯性抽动,心理学上称之为“习惯性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之一。
面对孩子这种现象,只要父母仔细观察分析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症状虽然相同,但发生的原因不一而组,因此需要父母针对不同原因对症下药。
1.         有些孩子的“挤眉弄眼”是一种病理现象,医学上称为“抽动症”,对有这种情形的儿童,一经诊断确定后就要及时治疗,最好成绩用药物治疗。另外,有些孩子产生这种症状则与精神因素有显著相关,他们在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或生病时,症状加重;而在精神愉快、集中精神或他所喜欢的事时,症状则减轻或消失。有这种症状的孩子,当他发作时受到职责,也许可以暂时抑制抽动,但随后则是更加频繁地发作。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父母要辅之以耐心、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切忌粗暴地打骂或训斥。
2.         有些孩子的挤眉弄眼或是出于好奇、好玩而模仿别的孩子,或是为了引起承认的注意,故意以此哗众取宠。对这类孩子的“怪模怪样”不要太在意,以为你一旦注意了,就等于让他们达到了目的,下次他们会变本加厉。你只要在适当的时候,不经意地表示你对他这一动作不赞赏的态度就可以了,孩子“自讨没趣”,自然就不会再耍他的小伎俩。
告诉孩子:“什么都不用想,尽情地玩吧!”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不要把注意力过分集中于“抽动”上,而转移至玩耍、学习或游戏等方面,使孩子玩得尽兴,从而忘记抽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别对孩子这样说
u      你又眨眼了,是不是?
孩子习惯性地眨眼,自己一定也很苦恼,父母应该尽量避免斥责他的毛病。也许孩子玩得正高兴,本来已经忘了眨眼,只是偶尔动那么一下,父母一句:“你又眨眼了,是不是?”正好又提醒了他,让他感到动辙得咎。
u      再眨眼睛,看我怎么处罚你!
像这样用惩罚来西安市父母的权威,把自己的遗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只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反感、反抗的心理。

教养私房话
让孩子忘记一切,尽情地玩吧!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