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电影《筑梦2008》:不同世界的相同梦想 ——仅以此文献给第29届奥运会 ■文/慕容天涯 2001年的7月13日,到2008年的8月8日。一共是七年零25天。 七年,对这个世界来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导演顾筠作为第二个即将拍摄奥运官方纪录片的女性导演,在奥运之前,用七年的时间打造了这部《筑梦2008》。这部片子在“北京”这个词汇七年前从萨翁口中说出的那一刻起,就着手准备与开始拍摄。七年里,电影这个艺术形式的奉献如此:用胶片与画面,记录下了北京奥运之前,这个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最重要的,还有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以日益兴建中的鸟巢为代表的奥运场馆与基建,以及为08日夜备战的中国运动员们。 他们:是失败者与成功者。明星与平凡人。奥运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以及七年来日益变化与消失的鸟巢水立方四合院。 这一次,电影负责记录与这次体育盛会休戚相关的一切。 第一个切入的视角选择了普通的四合院人家。而在洼里乡的寒冷冬日,你看不到任何熟悉的电视上的北京场景。这就是鸟巢的前身。 不论是在被记录的影像里还是艺术化处理的胶片中,这几年的北京永远都是以一个大工地的样子去示人。前者如这部纪录片般讲述胡同兴衰史的《纪事》节目之《前门外》专辑。后者在《如果爱》鲍德熹的镜头部分,《苹果》的摇晃镜头里随处可见。 这个四合院人家的兴衰是北京高速运行下的一隅,却也是这条时间之河的根基。不过,很现实的是,这里即便不是鸟巢也依然会被高楼大厦代替,这似乎是不可逆的城市历史之一部分。于是,相应来说,这个角度的选择看似俗却是不简单的。毕竟没有选择最直观的,我们印象中的满口京片子的城市居民。而是选择了一个与奥运一样在变化的处在城市边缘的家庭。片子里不变的是一位世代生长与此的老人,和他的儿子与儿媳。然而,变化的部分很重要,既是片子的视角被新生代的出现拓宽了。拍摄之初出生的孩子,与这片子一起成长了七年。 七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从懵懂孩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的红领巾同学。片子的处理没有将洼里乡居民高大妈一家的部分设计成鸟巢的前生。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安排了新居搬迁后的片段、孩子的成长、生活环境的变化等等变化中的细节。毕竟这样的盛会,对当地的居民产生的影响可以参考过往几届奥运留下的故事。奥运,不仅仅是比赛期间场馆所在街路封闭,火炬传递中大家集体涌上街头。雅典盛会时,集体出门的当地人还历历在目。因此,四合院人家的后续故事成了对于平民生活“不平静化”的一次放大。片子中的部分因此就成了一个较为官方的态度的正面回应。但是至少,片中的人们笑得惬意。生活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的,而一届盛会也好,一个城市也罢,最重要的是人们的喜与怒。 接下来是鸟巢。 鸟巢如今不是一个场馆,而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词语。他出现在跑鞋和文化鞋的鞋帮上。出现在输入法的皮肤上。出现在汶川地-震后,人们对于8级抗震的议论,和即将到来的开幕式细节的热议中。实际上,这个建筑物,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从几年前甫一现身,就处在审美的风口浪尖。同理,犹如天外来客的国家大剧院的毁誉参半与新材质的水立方的惊艳。都是鸟巢可以参考的好与坏之对比,这种种热评都在鸟巢身上出现过。不过,当我们终于可以从《筑梦2008》里完整的重新审视一个事物诞生,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就会对这个在8月8日承载梦想的舞台多一份理解和宽容。片中,从图纸的出炉,各方设计人员的参与竞标,专家们的意见和争论,鸟巢选址和建设,以及设计中最大的问题钢结构从材质到对接的建造……等等方面全过程完整对鸟巢“出炉”进行了还原。还有永远不要忘记的大量施工人员的日夜不停与操劳。这一部分的循序渐进依托于鸟巢的诞生,成为了对第一部分四合院中北京人之外,来自物质方面的对比。 既然是奥运盛会,比赛中的主角,运动员的一切值得关注,接下里现身的是运动员的成功与失意。注意,不是失败。运动员除去我们熟悉的刘翔,还有来自国家体操队的小队员们。刘翔的故事我们太熟悉了,还记得《体坛周报》的报道。当粉丝们疯狂的以为刘翔在训练结束后开着跑车戴着墨镜拉风归来时。看到刘翔骑着一辆28自行车哼着小曲晃过来时,定会吐血三升。刘翔作为运动员,个人印象最深的一次竟然并不是雅典奥运会。而是之前的大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对,也是北京。第一次在直播中看到的刘翔面对跑道那时是快乐的。北京,多少年后的北京,在人们的口水中,竞争对手的咄咄逼人面前,这样铺天盖地的态势之下。仿佛已经成了刘翔的一个桎梏? 北京不应是终点,北京是刘翔的起点。 《筑梦2008》里的刘翔训练片段没有秘密可言,科技也随处可见。仅从一套动态的分析仪器的管中窥豹,我们再次直观感受了起跑的重要性。刘翔身上的AIRMAX训练跑鞋的更新换代可以以小见大鉴证一切。对于刘翔,有个很好的诠释,有了姚明,全中国有几亿的火箭专家,有了刘翔,人人都对110米栏这一运动的细节如数家珍。 相比刘翔,国家体操队小队员的选拔到成才的部分,是整部记录片里最残酷和写实的一部分。运动员的成绩起伏,不外乎伤病和恋爱。而前者是无法令人们回避的,这是竞技体育的负效应的一个主力部分。三名小队员的的道路是不同的:崭露头角、伤病困扰、以及二者兼而有之。她们都必须真实的面对。竞技体育的的面前,没有“孩子”两个字。而竞技体育的背后,不外乎是一次次强度极高的练习,接下里,是挑战难度的全新练习。而明天,依旧是练习。 2008之后,有很多人成为英雄。可是别忘了:2008之前,有很多人也是英雄,只不过他们的舞台不同。 最后,当赛场上的运动员,平民百姓的生活故事讲述过后,交织其中的一个大部分是关于奥运赛场安保人员的拍摄。也即特别警务人员的公开化亮相。这个部分的处理依旧是准备与训练。从最初的拔枪姿势,到身体素质的基本训练,以及执行任务的手势与队形,面对鸟巢的高空作业。说得俗一点: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我们不会忘记电影曾经还原的东西。也不会忘记历史上那些将体育与政治嫁接后的黑暗时刻。 体育只是体育。之所以有奥运,是因为那一刻的体育最纯粹。 就这样,七年的时间,被五组来自不同工作,同处一城的人们共同演绎。奥运,就这么来了。《筑梦2008》作为电影的第一份礼物献上。同样,这个世界每个角落心怀奥运梦想的人们都一样:我们从七年前欢呼,到各种细节的讨论,以及坐在大银幕下观看着如今电影对奥运要说的一切。都很实在也很幸运。 奥运的口号,放在这电影里也有了新的诠释:世界不同,梦想一致。 毕竟我们即将经历的那个东西,多年后,叫做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