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小知识——与大家共享

08/08/14 21:59:40 标签:睡眠生物钟 喂奶

       婴儿睡眠的生理现象:新生儿白日睡觉约4-6次,睡眠的时间8.5小时;1-3个月婴儿最长的睡眠时间在午夜至清晨。大约7个月龄左右儿童建立规则的睡眠-清醒生物钟。如同坐、爬、走等运动发育里程碑一样,婴儿睡眠过程中的“夜醒”是发育中的正常现象。1岁时约20%-30%的婴儿仍然出现夜间醒来的现象。夜间睡眠状况是发育的一个标志,主要受成熟因素控制,但家庭和社会因素也可能影响睡眠生物钟的建立。

       如何让孩子入睡?停止夜间喂食,不用喂奶催眠,一定要培养孩子自然入睡的习惯,如果半夜孩子醒来,不要开灯,继续哄孩子重新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只要坚持一定能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睡眠生物钟。家长所要做的是创造睡眠环境,按时让孩子睡觉,哄孩子进入睡眠的预备阶段,不随便更改小儿入睡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哄孩子入睡的方法:婴儿可利用固定乐曲催眠入睡,不拍,不摇,不用喂奶催眠;幼儿可用低沉声音重复讲故事帮助幼儿迅速入眠。

       睡眠习惯的形成:利用时间、地点、声音(语言或音乐)结合形成条件反射,从小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睡眠习惯:①l~2月龄婴儿尚未建立昼夜生活规律,胃容量小,可夜晚哺乳l~2次,但不含奶头睡;3~4月后逐渐停夜间哺乳,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3月龄后夜间应停止喂奶,理由: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培养睡眠生物钟;保证白天正常饮食的进行。②儿童居室光线柔和,睡前不宜过度兴奋(愉快与恐惧),婴儿有自己的床,放在固定位置,使睡眠环境稳定合理;③不随便改变儿童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时间;④婴儿可利用固定乐曲催眠入睡,不拍,不摇,不用喂奶催眠:幼儿可用低沉声音重复讲故事帮助幼儿迅速入眠。

       夜间频繁喂奶的缺点:1、容易有消化不良。2、睡眠不安。3、使孩子推迟分清白天和黑夜的自然关系,难以建立正常夜间睡眠生物钟。4、影响第二天食物的摄入量。5、推迟了辅食添加的时间,造成摄入的食物结构不合理,导致孩子缺铁、锌等问题出现。

       新生儿夜间哭闹 孩子哭就喂奶,用喂奶来催眠,形成习惯后,孩子更加难以入睡,同时这样会掩盖孩子的真正需要。小月龄的婴儿睡眠中醒来哭,如果排除了饥饿,首先是考虑胃肠胀气或入睡困难等原因。这时需要家长在喂奶后常规叩击背部让其嗝气,帮助哄一下孩子,就可以继续重新进入睡眠。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