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馄饨摊主的思想工作

08/08/22 12:36:27 标签:

有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独生子,平时在家里被娇生惯养,什么事都不会做。一天妈妈生病,勉强做了饭,实在做不动了,就让孩子收拾一下屋子,扫扫地。孩子答应了,可就是不动手。妈妈催了几次,无效,便批评了他。孩子不服,同妈妈顶嘴。妈妈生气了,更严厉批评了他。孩子不高兴了,说:“不在你们家呆着了”,摔门出走。
    
孩子出走,并没有思想准备。走着走着,天快黑了,肚子也饿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他看到路边有个馄饨摊,热腾腾的馄饨诱惑力挺强,他站在那里走不动了。
    
馄饨摊主说:“小朋友,吃一碗馄饨吧。”
    
孩子挺老实,说:“我没有钱。”
    
“不要紧,我请你吃一碗。”馄饨摊主说着给孩子端上一碗馄饨。
    
孩子吃了馄饨,觉得舒服。他是懂礼貌的,站起来,给馄饨摊主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说:“谢谢你。”
    
馄饨摊主说:“谢什么呀?”
    
孩子说:“你请我吃了馄饨,又不要我的钱,当然应该谢谢你了。”
    
馄饨摊主说:“我只请你吃了一碗馄饨,你就谢我。你妈妈十多年给你做过那么多好吃的,你怎么不谢谢呀?”
    
孩子听见这话,眼泪掉下来,转身跑回家去了。
    
应当承认,这位馄饨摊主是在做那孩子的思想工作,而且做得很出色,没有讲一句大道理,很朴实的一句话,却胜过了千言万语。可以想象,孩子在这个时候是什么大道理都听不进去的。他有满肚子的委屈,对他讲一般大道理,只能增加他的抵触情绪。
    
那么,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第一,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人都可以成为思想工作的主体。有时候,一个小行动,一句安慰的话,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就可以为这个社会的和谐作出一份贡献。
    
第二,人的素质很重要。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对任何情况都事先有应对的准备,但只要基本素质好,就会有条件改变自己所处的不良状态,得到必要的帮助。这位孩子诚实,懂礼貌,不想做坏事,为他的转变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些正是我们在做思想教育工作时应当关注的。
    
第三,爱心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馄饨摊主的成功,首先在于他对孩子有爱心。如果他不关心孩子,只是冷冰冰地说教,他的教育就不可能收到效果。
    
第四,教育的时机也很重要。孩子在决定出走时并没有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是许多人在作出错误决定时的一个通病,只是孩子更不易有预见性。但是人既然自己作出决定,就必须面队决定的后果。只有有了这样的经历,才能逐步学会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位孩子初步体会到了一点后果,当然他还算是幸运的,可能性更大的是要吃更多的苦头,甚至遇到很不幸的遭遇。馄饨摊主的一句话,正是在他初步体会到后果时说的,才会有那样大的效果。
    
第五,为什么馄饨摊主说这句话之前,孩子自己没有这样的认识,反而因为和母亲的一些小矛盾轻率出走呢?这不能不说到我们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大毛病:只知道爱孩子,不知道教育孩子感恩,不知道教育孩子爱父母。许多独生子女的家庭都有这样的毛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孩子觉得理所应当,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有什么难处,孩子不知道,也不关心,更想不到自己能为父母做什么。稍有一点不如意,孩子就不能忍受,矛盾很容易激化,找不到疏导的途径。这是许多家庭不和谐的根源。类似的问题,不仅在家庭,在社会上也存在。改进我们的思想工作,这也应当是一个着力点。
    
向这位馄饨摊主学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