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 2008年8月28日

08/08/28 23:42:03 标签:《东方朔》在中央8台火爆上演 剧组来陵县

山东陵县:《东方朔》剧组“东方朔故里行”

2008-08-25 14:08:55
 
 
 
    8月26日,电视剧《东方朔》剧组将在山东陵县举办"东方朔故里行"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参观东方朔墓、陵县汉墓群等重点历史文物,聆听"东方朔的民间传说"。

    根据龙吟的长篇小说《智圣东方朔》改编拍摄而成的45集电视连续剧《东方朔》,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广东东和兴影音有限公司联合摄制,于8月18日始在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时段播出。

    《东方朔》剧组举办这次"东方朔故里行"活动,为陵县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创造良好条件。对于东方朔的故里,民间争议颇多,主要有陵县说和惠民说,就连1979、1989、1999年三个版本的大型辞书《辞海》对东方朔故里的解释也是模棱两可。陵县历史学者赵春万多年潜心研究,用大量史料证实了东方朔的故里是陵县。同时2002年3月在陵县神头镇距东方朔墓1000米处,出土了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唐东方合墓志,被专家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墓志开头就写道:"公讳合,德州安德人,汉大夫倩二十八代孙"。全面分析墓志内容,东方朔是陵县神头人当属无疑。总之,史料和墓志为解决这一争议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陵县《东方朔艺术研究会》自2000年挂牌开展工作以来,先后出版《桃仙子的传说》、《东方朔全传》、《滑稽大师东方朔》、《乡梓笔谈》等书籍。2007年1月,《东方朔民间传说》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陵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夏商周时期即封鬲氏国,春秋属齐西偏地,秦置厌次县,汉置安德县,隋唐至明初一直为平原郡、安德郡、德州之治所。陵县文物丰富,仅馆藏文物就有石、玉、陶、瓷、铜等11类1500余件,时代跨越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其中一级文物28件、二级文物32件、三级文物180件。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和东方朔墓,有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陵县历史上出现了东方朔、颜真卿等历史名人。唐朝书法大师颜真卿曾在此任平原郡太守,留下了有"三奇"美誉的书法瑰宝《东方朔画赞碑》,为国家一级馆藏文物。神秘汉墓群、唐城墙、棂星门等众多文物古迹吸引八方游客留连忘返。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发出"陵县何其美,大唐真面目!"的感慨。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安作璋及山东省文化厅原厅长于占德来陵县视察后,分别欣然题词"汉风唐韵"和"智圣故里,汉唐古城"。
 
德州:陵县全力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2008-08-26 15:14:00 作者: 来源:德州新闻网
 
 

    本报讯   8月25日晚,电视连续剧《东方朔》剧组人员一行来到德州,进行为期两天的“东方朔故里行”活动。25日晚21时,陵县县委书记李世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方朔》的拍摄播出是陵县经济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也是陵县致力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陵县将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文化设施,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努力实现“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宏伟目标。而自8月18日开始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的电视剧《东方朔》,以及陵县文化艺术中心等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建设,是陵县立足优势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区域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世民介绍说,为推动全县文化建设欣欣向荣,陵县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聘请文化旅游专家,以“智圣故里,汉唐古城”为主题,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下大力气继续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今明两年着力实施十项工程,争创历史文化名城。
    一是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陵县县委、县政府投资1.6亿元于2008年3月开始兴建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中心,内设演播大厅、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二是文博苑扩建改造工程。投资5000万元,建成展示陵县唐代文化的文化馆。三是汉墓群公园建设工程。汉墓群占地500亩,原有72座汉墓,现有38座保存完好,将建成一处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风景区。四是民俗文化街建设工程。投资2-3亿元,兴建仿古建筑“汉唐文化一条街”和“文物文化产业一条街”。五是陵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工程。请著名历史学家安作璋撰写一部反映陵县汉唐历史文化的著作,请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来拍摄反映陵县历史文化的专题片,继电视连续剧《东方朔》后再拍摄一部反映颜真卿的电视剧。六是沿河公园建设工程。七是街心花园建设工程。八是碧水蓝天工程。投资3亿元建设县城集中供热系统与排水管网系统。九是“两湖”开发工程。通过对外招商,投资10亿元,对“两湖”进行开发,建设集观光旅游、娱乐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十是旅游开发工程。力争2年内开设“两湖”、文博苑、民俗文化街、沿河公园、东方公园、汉墓群公园一日游,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实现“每年300万游客来陵县,每位游客留下100元,旅游收入3亿元”的目标。

汉风唐韵一日收
2008-8-22 11:07:06 来源:德州新闻网--德州日报
【字体: 】 打印本稿】 【关闭

 

文博苑一角

神头汉墓群

古唐城墙

即将完工的东方公园的规划图

仙人湖

    随着电视连续剧《东方朔》在央视八频道的热播,笔者慕名来到鲁西北古城陵县,访古探幽,感受孕育智圣东方朔的这片神奇的土地。
    东方朔的故里在陵县神头镇,古称厌次。出神头镇西一公里,一座庄严的古墓矗立在眼前,这便是东方朔墓,直径30米,高4米。墓地四周原有界石,中植松柏,占地达数十亩。197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导游介绍,汉武帝即位后,征四方士人,东方朔写三千册竹简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史上有“三千竹简造就千古一帝”的佳话。后世传说东方朔还是相声界的鼻祖、杂艺唱曲者的祖师爷、易经算命卜卦之流的先驱和缔造者。
    距东方朔墓不远就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神头汉墓群,俗称“七十二疑冢”。位于笃马河北岸,以厌次路为轴线,分布在东西长约三公里、南北宽约二公里的地带内,现存38座,大者直径60米,高9米;小者直径14米,高5米,原来冢上绿树丛生,清晨傍晚,每每有如锦似带的雾霭缭绕其间,神秘莫测。县志赞为“疑冢叠翠”、“神头晓气”,被列入“厌次八景”,自古以来就是风景名胜区。197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群相传系“秦汉以来名公巨卿之墓”,又谓“曹操之疑冢”,谜团重重。据考证,该墓群是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史载,张安世西汉昭帝时,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即今神头镇)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一直兴盛到东汉安帝,其间共九代200余年,且极尽豪华,故有条件构筑巨大的家族墓群。
    在为东方朔墓、汉墓群景观惊叹之余,导游说,来陵县旅游,只有游览了陵县县城的“文博苑”和东方公园,才算得上真正领略了汉风唐韵。
    从神头镇西行10公里,便来到陵县城区。在城西南的古唐城墙下,有一座仿古建筑,那就是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名的“文博苑”。映入眼帘的是垂柳掩映下的仿古建筑,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正殿为颜公祠,迎门矗立的,是一尊高约2米的汉白玉颜真卿像,像的背景则是颜真卿手书《东方朔画赞碑》拓片。仰望真卿石像,见其手执毛笔,双眉略簇,神情似静观一物,又似凝神思索。导游介绍,颜真卿是中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名仕,他是在任平原郡(今陵县一带)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平原郡固若金汤。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颜真卿以其义、以其字闻名天下,而他的字品正如其人品,宋朝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苑内正中位置,是一尊高约3米的东方朔像,只见其右手执卷,左手背于身后,细目带笑,身微前倾,观其面目举止,少了世代流传的诙谐乖张,却多了一丝对世事的通达和历练。东侧廊壁上镶嵌着陵县出土的历代石刻珍品,走廊南端,距东方朔像3米处,是一座双层六角飞檐亭,亭内保存着的就是文博苑的“镇苑之宝”——国家一级文物颜真卿手书的《东方朔画赞碑》,虽历经1200多年,碑上字迹依然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西侧是三座木结构碑亭,成品字形排列,正中亭内是《东方朔画赞碑》复制碑,南侧亭内是《东方朔墓碑》复制碑,北侧亭内是清王钟霖撰书的《颜鲁公画像赞碑》。
    历史文化悠久灿烂,陵县后人续写新篇。在文博苑北侧,东方公园建设接近尾声。公园以“东方”命名,既取纪念智圣东方朔之意,又谕示陵县位居德州东方,犹如东方旭日喷薄而出蒸蒸日上!据建设者介绍,公园突出汉代文化特色,总体布局“一主九片三轴线”,“一主”即公园北部1.6万平方米之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九片”即中国结广场等九个功能分区;“三轴线”即一主两次各具特色的参观轴线。其中贯穿南北的历史文化主轴线主要展示和解读陵县丰厚文化底蕴。
    漫步东方公园,陵县文明史与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相辉映,让人顿生“访古问今承传统,加档提速谱新篇”之感慨!
    沐过汉风,品过唐韵,“两湖”也是绝佳去处。“两湖”即仙人湖和得月湖,有“人间天池”之称,位于丁庄乡境内,是集观光、旅游、生态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乘车从东方公园西行10分钟左右,便到达目的地。“两湖”水面面积2.6万亩,湖的四周草木茂盛,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水鸟来此栖息。站在湖堤,望烟波浩渺的湖面,听水激堤岸的涛声,观长空飞鹤的碧霄,聆听野鸭“呷呷”的啼鸣,赏湖边绿树环绕,闻林间小鸟“啾啾”声不断,此情此景,使人顿生一种远离尘嚣、登临仙境之感,流连忘返。边赏景,边品尝美味“全鱼宴”,悠闲自得,让人顿生一种“观鱼胜过富春江,沐浴更比海滨强的美感”。    □ 文/图 任相国 秦国华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