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让孩子顺利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08/09/02 19:29:11 标签:

幼儿园的新生入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当然就是哭闹了,这是令所有家长既心疼又无奈的问题,一般来说,新小朋友都会哭2个星期左右,当然也有适应能力特别好的孩子,只哭12天,甚至一天都不哭的也有,不过也有个别,我遇到过一个孩子,哭了整整2个月,人也瘦了好几斤!
1、孩子入园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家长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下面我就向您提出三个不要
2、不要自己胡乱猜测孩子拒绝入园的种种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家长的担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对待。
3、万不能心太软。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吗?这时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今天逃一天课,明天逃半天课,这样你在不自觉中就在延长那个本身应该只有2个星期的过程,得不偿失。
4、千万不要粘粘糊糊。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时表现的太依依不舍,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在门口偷看半小时,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使老师的安慰稳定工作失效。
最后,我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们一个小窍门,你不妨把自己孩子在家里的乳名悄悄的告诉老师,当老师以只有家人才称呼的方法叫出孩子的名字时,孩子一定会非常惊讶非常亲切非常熟悉的,说不定也会是止哭的好法宝哦。

一、快速适应三步曲

  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入园适应期有长有短。三个简单的小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适应新生活。

  入园前期:培养宝宝定时定点用勺吃饭、用杯喝水、用便盆大小便并会叫、按时自己睡午觉、用语言表达需求等习惯。

  入园临近:入园前两个月左右,让宝宝逐步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经常带宝宝去幼儿园散步,以熟悉环境。

  入园以后:不可因宝宝哭闹就不去幼儿园(这点对家中老人尤其重要)。可以和宝宝多聊聊幼儿园里的趣事,对他(她)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增强宝宝去幼儿园的兴趣。

二、入园前期准备:

准备一:心理训练

  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要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首要的。

  策略1: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为了使幼儿能消除入园的恐惧心理,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带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世界,在孩子开学前多带孩子到新幼儿园去参观、玩耍,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不再害怕。要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让孩子逐渐建立起“幼儿园”的概念。多和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听孩子说幼儿园的事,家长在家中可以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家长可以采用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尤其是和同龄的小伙伴玩,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乐群性。

  策略2:把上幼儿园当作一件喜事。把孩子要入园当作家里的一件喜事来讨论,让孩子觉得入园是件高兴的事,使等待入园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要常常给孩子描述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等等。孩子要是任性、不听话,就对他说:“如果你表现好,才能让你上幼儿园”。

  策略3:在家做游戏模拟幼儿园。在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里的日常要求和活动内容后,在家可以和孩子玩“在幼儿园上课”等模拟游戏。这样可以使孩子了解幼儿园里的规则,帮助他今后更易于适应。

  策略4:鼓励孩子交新朋友。多带孩子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在孩子正式入园前,最好帮助孩子认识一两个同一个班级的同伴,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有熟悉的同伴,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很多。

策略5上亲子课。有大人陪,更适应环境

准备二:睡眠训练

  在孩子入园前,父母要调整孩子的作息,培养各项生活自理能力,以减少孩子入园后的焦虑和自卑。

  选择好幼儿园后,家长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如:早上入园时间、上、下午吃点心的时间、午餐时间、午睡时间等,然后在入园前的两三个月中逐步把孩子在家的作息习惯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主要包括:早睡早起、每天午睡以及独立入睡。为了让孩子安心,可以告诉他,妈妈(或老师)虽然不在身边,但一定在附近(或教室里);有什么需要(上厕所或身体不舒服)可以随时叫妈妈(或老师)寻求帮助。另外要将孩子的入睡习惯告诉老师,争取老师的帮助。

准备三:吃饭训练

  1训练孩子自己吃饭。不给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己吃。多鼓励,耐心些,可以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信心;孩子吃得好时要及时奖励或肯定;如果吃饭过慢,可以用竞赛的方式逐步限定他吃饭的时间,还可以一次少盛一点饭,吃完了再添,这样让孩子在吃完后享受一种成就感。注意:给孩子穿上易清洗的围兜。不要在旁边逼着、催着孩子吃,以免破坏孩子尝试自己吃饭的热情和兴趣。

  2、固定时间和地点。吃饭时间要固定,而且要求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饭。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边吃,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走动。

  3、不偏食不挑食。如果家中的食物品种单一,孩子的口味往往也就比较单一,碰到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就很难接受。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食物,并适当吃一些纤维较粗的食物。

准备四:如厕训练

  孩子入园时天气还较热,一般穿的是单裤,可以训练孩子自己脱、提裤子。入冬后,穿得较厚了,老师会帮忙的。

  有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幼儿坐便器,孩子用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是蹲坑,由于孩子没用过,就得事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在平地上摆两块砖,间隔一定距离,和孩子比赛蹲下、起来的动作,并逐渐加宽两块砖中间的距离和高度。然后训练孩子双脚踩在砖头上站立、脱下裤子下蹲、站起来拉上裤子等一系列动作,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注意观察孩子大便的规律,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准备五:穿衣训练

  1、认识衣服。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衣服,分清上下、前后、左右。

  2、穿脱衣服。孩子到幼儿园穿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适、方便脱穿,如:宽松的、有松紧带的裤子,前面系扣的衣服(衣服的纽扣大一点,扣眼也开大一点),套衫的领口要松一些,最好是前面或肩上有两个扣子,鞋子最好选择有松紧带的。如果穿脱过于繁琐,会给孩子增加很多困难,另外孩子还会因为穿得比别人慢而自尊心受挫。父母要有耐心,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准备六:表达训练

  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告诉孩子憋便的害处,出现便意时,要及时告诉老师,万一已经便出,也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换裤子。

  平时可有意识地叫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

准备七:其他准备

  带孩子一起去商店挑一个可爱的小书包,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孩子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其实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书包里装些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每天能背着心爱的书包上幼儿园,他就有一种成就感。

  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在幼儿园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脱的裙子和背带裤收起来,也不要给男孩穿前门襟装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另外准备一二套内衣裤,因为孩子年龄小,换了环境容易紧张而尿裤子。

  为孩子挑选一双舒适合脚的鞋子,因为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可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贴上猴子的左半脸,右鞋贴上猴子的右半脸,穿对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猴子脸。这样特征明显的鞋子还能避免孩子之间穿错鞋。

  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孩子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孩子会有一定的安全感。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体积适中、无尖锐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软的玩具2~3个,轮流带去玩。

  注意:一开始不宜带图书和可拆卸的玩具去幼儿园,因为孩子整理起来不方便。也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准备其他物品,如有的孩子仍用奶瓶喝水,有的孩子有定时喝奶的习惯,妈妈可以准备奶瓶和适量的奶,使孩子的生活习惯不被完全打破。所有带去幼儿园的私人物品都应标明班级、姓名,万一遗失可及时找回。

三、入园后教育策略

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入园之初,父母要主动帮助老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向老师价绍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让老师真实地掌握孩子的特点,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接近孩子,使孩子对教师形成信赖、依恋的心理。幼儿入园后,父母同样应该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表现告诉老师,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既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指导孩子的方法,也有利于老师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孩子的顾虑、不安,促进孩子的成长。

    父母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直接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联系手册,进行家园联系。此外,幼儿园各种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元旦,以及父母开放日,父母要积极参加,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方法,亲眼目睹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全面了解孩子,才能配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使教育发挥最大效率。 家长要经常和老师交换意见,如果发现了什么问题,家长也要和教师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取得教育观点的一致。另外,家长也要经常和孩子谈话,了解他在幼儿园的表现和活动情况,不断以正面教导来强化孩子的入园意识。

孩子入园后,如果时间允许,前几天家长可以多陪孩子一会儿,当他在游戏中玩得高兴时再离去。

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希望一起玩。一开始这个孩子只盯着小朋友,不说话。当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时,就扑上去,一把推开那个小朋友,抢了小汽车……这仅显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如何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如何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大方地向别人问好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当孩子想去厕所时,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幼儿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并在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会从大人的态度中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有趣、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幼儿园的心理,拒绝进入幼儿园,所以爸爸妈妈要不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应当坚信: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

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父母首先应该信任教师,才能协同教师工作。记住,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维护老师的形象,而不是相反。因此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老师很爱他们”, 帮助孩子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其实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帮助,上幼儿园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事情。

持按时接、送孩子入园。

  在入园初期家长要按时接、送孩子入园,没有特殊原因,家长不能因一时“心软”或一些不重要的原因而不送孩子入园,这样会让对幼儿园陌生感的时间增长,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另外,家长还要按时接幼儿,不能让孩子在入园后的前几天里感觉离开父母的时间过长,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造成对幼儿园的恐惧,拒绝入园。

四、应避免的做法和态度

 宝宝刚入园时,对环境总有些不适应,家长这些做法应该避免:

家长态度不坚决。

一些家长一旦看到孩子情绪反应较大,哭求不停,立刻答应孩子休息几天再去,这样反而会使适应期加长。

家长对孩子依依不舍。

一些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紧紧拥抱孩子,不愿离去,这样反而会加长孩子入园适应期。

家长消极的语言暗示。

一些家长为让孩子能留在幼儿园,会对孩子承诺或哄骗,如“第一个接你”,“去一会儿就回家”,而这些承诺往往不能实现,从而失信于孩子,带给孩子你不喜欢他,不想要他的感受。此外,家长会问孩子一些不当问题,如“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吃饱了没有?有没有家里的东西好吃?老师对你好不好?挨批评了没有?”等等,这些问题,无形中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一个不好的地方。

  还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哭闹时,会说“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管你!”“不听话,妈妈下午就不来幼儿园接你!”这类言语将幼儿园描述成一种惩罚环境,加重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

五、帮其克服恐惧、学会独立

从出生起,宝宝就一直生活在家庭中。进入幼儿园,则是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宝宝必须建立新的生活习惯,以及培养与陌生人(小朋友、老师)的交往。由于年龄幼小,还不具备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又离开熟悉的家人,孩子会对种种变化心存恐惧,精神紧张,具体表现为哭闹、拒食、拒睡,甚至本已能控制的大小便又拉在裤子上。

  此外,由于情绪的巨大变化,宝宝不吃或者吃得很少,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免疫力下降。加上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游戏、作息同处一室,增加了孩子受病原体侵袭的几率,一旦个别幼儿得病,抵抗力较差的同伴必然首当其冲被传染。父母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入园的恐惧心理呢?那就多和老师交流

六、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第一句问孩子的话

      当你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

  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
  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
  3、有人欺负你吗?
  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国外父母问孩子的那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你快乐吗?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3、你有什么作品吗?
  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中国的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

     

      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   而后者的问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专家指出,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时,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时间,家长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开发孩子的思维,给孩子的表达创造良好的机会。

       譬如,可以提一些这样的问题:

  ·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快乐的事?
  ·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你听见了/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
  ·今天你又学习了什么新本领?
  ·你的好朋友是谁啊?他有什么优点呢?

  像这样的提问,提问内容具体,孩子知道从何而答。孩子有话可说,讲述的欲望就会增加。孩子讲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这样的问话,还能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附带上他自己的见解,这会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

  父母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提问时最好使用开放性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语言。因为,封闭性的提问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惰性,而问“为什么”,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孩子的思维,而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也会得以发展。同时,这样的提问还能练就孩子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

 幼儿园是一个充满陌生的环境,心理上的杀戮战场。因为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园产生的。所以我又有点担心.查了很多资料,整理出来的方法可以借鉴一下喽~~~如果有准备入托的孩子家长可以看看.

  有些小儿不愿意入托,总是哭闹甚至拒食,家长怕委屈了孩子,结果是送送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长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

   遇到这种情况,按以下几点来做当可以解决问题:

  1、必须坚持天天送去,态度要坚决,要说"明天该去幼儿园了",不要说,"明天去幼儿园好不好?"也不要哄骗孩子或者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天天哭闹也不能动摇。

  2、把孩子送到班里立刻转身走,班里老师是有办法安慰孩子的。不要两眼泪汪汪,一步三回头,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感染孩子,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独。实际上,孩子哭几天就会好的。

  3、若有可能,开始几天您可以稍早一点接孩子,以免只剩下1-2个人时,增加孩子孤单、想家之情。

  4、如果您的孩子比较胆小、内向,可以先向老师介绍一下孩子的性格特点,请老师给孩子介绍一个活泼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会更容易适应。

  5、向老师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现,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这对孩子是一种精神安慰。

  6、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多与孩子谈谈幼儿园的生活,让他表演在幼儿园学的儿歌舞蹈,从正面引导孩子对园里生活的美好回忆。

  7、切记不要以送幼儿园托儿所作为对孩子的威胁,这样他会加深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反感。

  幼儿园对每个孩子都余悸犹存,只因为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看不到亲人的地方。在妈咪离去时,疯狂地喊叫哭泣,无助地趴在地上,此种恐怖的记忆对孩子而言,有种被撕裂与割离的情愫。所以如何使孩子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对父母而这是一道很重要而且必须要克服的难关,此时期的亲子教育对幼儿的心灵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人生另一种转变与蜕变。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其实,协助孩子愿意上幼儿园并非难事,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便可应付自如。

  以下的策略与方法可提供为人父母者参考:首先是为孩子找友伴,同龄的或大一、两岁的小孩。

  每天抽空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将来上幼儿园时,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上学,如此才不会感到孤独与无伴;其次是养成孩子的正常作息习惯。

  早睡早起,二餐定时定量,中午要睡午觉;第三是常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四是完成孩子大小便的训练。

  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增加其自我自信心;第五是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提供幼儿一些简单的图卡、画片以培养其阅读的习惯。在未上幼儿园时,先养成其规律生活的习惯与自动自发的生活,将来才能适应团体生活,不致于因为生活的改变而导致适应不良。

  减少挫折、增强自信心

  其次,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是点点滴滴累积而成。所以家长必须要花时间和心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其多与其它小孩子认识,建立同伴关系。养成孩子正常作息和训练孩子大小便,最终目的在于使孩子适应团体生活,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这些习惯,很容易在团体生活中受到挫折,降低其自尊心;其次增加幼儿园老师的困扰,容易遭到同学们的讪笑,造成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失去自信心而退缩畏怯,不敢轻易尝试与冒险,缺乏进取的精神。

  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条件的最好送去托儿所或幼儿园,让他们过一过集体生活,同龄儿相互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很快他们就会和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刚去托儿所幼儿园的不适应,会很快过去,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与老师多沟通

        如果家长平时多与老师沟通,对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多表扬多鼓励,表现不好的方面,配合老师一起对孩子进行教育,将有利于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幼儿专家认为,在孩子刚开始的适应期,家长不能太心软,不要中间到幼儿园去看孩子,可以把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告诉老师,为孩子准备好必备的衣服等,但不要过多干涉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

        在最初一个月,不断强化幼儿园的好处,与孩子一起讨论去幼儿园的收获,了解孩子的想法,对不满意的地方要有合理的解释。

当您面对孩子的反常情绪

        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变得动不动就爱发脾气、闹情绪,家长就以为在幼儿园受了天大的委屈,对此不知所措。

        幼儿园老师认为,幼儿园的常规多,孩子会感到憋的慌,如:想玩玩具时老师不让玩,不想睡觉时老师非让睡,而回家后就彻底放松了,发一下小脾气也很正常。但孩子闹脾气时,先不要管他,让他先把脾气发出来,然后再去安抚,给他讲道理。对有些孩子无原则的哭闹,家长不能以为迁就,一味顺着孩子,要有原则,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但孩子哭完,要注意让孩子喝点水,以免上火。

         幼儿专家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接受的是幼儿园的一些规矩,肯定不象在家里那样自由,感到受限制和约束。家是孩子最温暖最舒适的港湾,回家后释放出来是好事,对此家长不要紧张。

        在老师的同意下,给孩子带一个心爱的玩具(不易损坏、无危险的,如布绒小熊)使孩子依恋情感暂时转移到心爱的玩具上。

节假日生活要规律

        过礼拜天节假日,家长就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呆了一周了,肯定受了不少委屈,于是想方设法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

        幼儿园老师说,一到周一,就有孩子闹病,大多是因为礼拜天家长带着孩子出去玩、走亲访友等饮食不节造成的。孩子回到家里,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想什么时间睡觉就什么时间睡觉,刚刚开始的幼儿园的有规律的生活去被打乱了。孩子周末在家里的生活最好与幼儿园的生活同步,不要让孩子暴食暴饮,要继续午睡。幼儿专家认为,孩子在家的生活要尽量有规律,如用餐时间、活动时间、午睡时间、晚上睡觉时间等,尽量与幼儿园大体一致。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不要放纵孩子,按幼儿园的一些正规教育方式带孩子,让孩子慢慢养成一个规律生活的好习惯。否则,孩子再到幼儿园,需要出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延长适应的过程。

学龄前,四类孩子个性转型法

 暑假过后,达到学龄的孩子就要上小学了。专家建议,为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以良好的个性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家长不妨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对孩子进行学龄前的个性转型教育,而对于不同性格类型的孩子,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

    1 消极型孩子 肯定他的积极行为

    个性描述:这类孩子平时表现沉默、孤僻、害怕生人。他们看上去很讨人喜欢,一般不会缠着父母要这要那,更不会对某些新奇的事物提出问题。

    建议:平时个性比较消极的孩子,通常身体比较虚弱。这类孩子常会因小事而情绪紧张,在孩子每一次情绪紧张过后,父母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放松心情。这种类型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所以,即使是孩子犯了不可饶恕的过错,父母也要谨慎行使惩罚手段。

    转型做法: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有积极主动的表现,父母都要用温柔关切的语气表扬他。做父母的还可以经常问孩子一些问题,譬如在孩子看书时,可以对他提出问题:“你喜欢看哪一本书?”看完后,可以问他:“喜欢书中哪一个人物?”这样做可促使孩子做出思考和选择。

    2 好动型孩子 给予耐心的鼓励

    个性描述:好动型的孩子常常不愿意独自呆着,他们喜欢跑来跑去,连喊带叫,直到自己精疲力尽。由于过高的反应性和兴奋性,他们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不守纪律,很难适应受到约束的生活。

    建议:这类孩子通常坐不住,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通常他们对某件事情的兴趣在短时间里就会消失。对这种类型的孩子,父母尽量不要埋怨他们,而是帮助孩子找出他喜欢做的事情。

    转型做法:如果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父母可以在孩子观看前先提些问题,譬如“这部片子中的主人公是谁?”等等,还可以建议孩子先看这部动画片的配套书籍,这样他会很有兴趣地接受,同时还能激发他读书的兴趣。也可以多陪孩子进行棋类、拼图游戏或是手工劳动等,起初孩子坚持不了多久,父母应当耐心地鼓励孩子,并且对孩子在游戏中的成绩给予热烈地回应。

    此外,在孩子做游戏前,父母可以替孩子制定任务,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父母在检验成绩时可适当的吹毛求疵,以此逐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3 张扬型孩子 偶尔进行冷处理

    个性描述:这类孩子特别喜欢提问题,并且爱刨根问底,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贬低别人。

    专家认为,这类孩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发展下去很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成为独享主义者。

    建议:如果父母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一时难以回答,那就等找到准确答案后再回答。不要介意说“我不知道”,记住,永远不要欺骗孩子。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转型做法:父母偶尔的冷淡态度,对于个性张扬的孩子来说没有坏处,但是做父母的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离我远点,我不喜欢你。”父母可以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对他说“你今天让我很伤心”等等的话,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惹父母生气了。当然,父母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切不可食言。

    4 虚伪型孩子 建议和表扬相结合

    个性描述:这类孩子虽然也喜欢问为什么,但他们的内心更看重父母对他们作出的肯定评价,所以,他们对问题的结果往往并不看重。如果父母问他们:“你最喜欢的是苹果还是梨?”这类孩子通常会反问:“你喜欢什么呢?”

    建议:这种类型的孩子往往很听话,他总想讨好父母,让父母高兴。对于这样的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将建议和表扬相结合。生活中多训练他做独立的选择,提醒孩子选择时不要受到旁人意见的干扰,倡导孩子的主动性。

    转型做法:在个性培养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对某一件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要过多顾虑父母、乃至旁人的意见。提醒孩子不要总是注意周围人的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要走自己的路。

    此外,做父母的要经常真心诚意地表扬孩子的优点,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父母可以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

送孩子上幼儿园有学问

首先,每天给孩子读几篇文章。华盛顿大学护理学院家庭和儿童护理学教授剀思琳·巴纳德博士指出,为了使孩子更好地迎接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业上的挑战,老式的阅读方式效果最好。尤其是对话式阅读效果更佳,这是一种能使孩子真正在阅读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的交互式的方式。
该方法涉及如在阅读中指着书本上的内容让孩子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等。使用书本是同孩子交流的极好的方式,家长甚至能最终鼓励孩子自己编些故事。这样他们上学后就会适应老师同样会使用的教学方法。
另一种让孩子入学不再困难的方法是一旦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后,立即说再见。父母在这方面犯的一个大错误往往是把这事搞复杂化了,而且迟迟不忍离开。她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然后告诉孩子妈妈必须得走了,我知道你会表现很好,别哭。然后当她们转身离开时,一听到孩子的哭声立刻转身又走了回来。时间一长,孩子掌握了怎么留住父母的方法,就更难达到尽快使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的目的了。
还有一个方法是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实验发现,父母对孩子学校生活的参与往往能导致孩子在学校中有良好的表现。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多和老师预约谈话的机会,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

化解初入园孩子的任性

3岁的楠楠上幼儿园了。这本来是件好事,现在却让爸爸妈妈忧心忡忡。
原来,开始时楠楠只是在早晨因为不愿意去幼儿园而哭闹一会儿。可后来却一天天变得越来越任性、烦躁和固执了。比如在妈妈接楠楠回家的路上,如果楠楠的某个要求没有马上得到满足,楠楠就会趴在地上大哭大闹,还又踢又打地让妈妈走开,怎么哄她都无济于事。有一次妈妈有事请别人去幼儿园接她,楠楠为此"耿耿于怀"了好久,甚至半夜醒来从床上缩到地上,还要妈妈一遍又一遍地"过家家"一样扮演"从幼儿园将她接回来"。再后来,楠楠每天都会找到"理由"歇斯底里地哭闹一两次,闹得全家人束手无策。
[专家分析]
像楠楠这样3岁多的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心理逆反期,他们初步有了自主意识,有了自尊感的萌芽,非常想独立做一些事情,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弱,有时会用顶嘴、跺脚、哭嚎、打人甚至毁坏东西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这就需要家长更加耐心地了解
[现场报道]
孩子、教育孩子,帮助他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据调查,这一时期里,约50%的孩子在一周内至少发一次脾气,11%的孩子一天内至少发一次脾气。
【1号"病因"】教养方式过于溺爱
孩子任性、乱发脾气,往往是父母的"好脾气"造成的。所以家长首先应检查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平时是不是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是不是会忽视甚至默许他们的不良行为?是不是会对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和妥协?
孩子大哭大闹→父母屈服让步,屡试不爽之后,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折腾父母"的行为模式,并愈演愈烈。在这场与父母的拉锯战中,孩子成为百战百胜的赢家,并在一次次的命令父母、战胜父母中享受快乐。
解决之道:建立规则
对于处于首次心理逆反期的孩子,父母不仅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还要为他们建立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要求是合理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逐渐让孩子养成听道理、讲道理的习惯,学会自我控制。
建立规则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加恒心。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坚决不能答应。如果孩子不听道理,依旧哭闹,家长可以冷处理,让他哭闹直至安静下来,再来讲道理。这种回合会反复发生多次,但家长一定不能心软。如果坚持了五次,第六次孩子闹得太凶太久,您心一软又妥协了,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无论怎样必须坚持,孩子最终会发现无理取闹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他就会逐渐放弃这种做法。
【2号"病因"】入园后的心理落差
进入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环境发生了巨变,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在家庭里,孩子是中心,是掌上明珠,有父母温暖的呵护,在幼儿园里,他只是几十名孩子中的普通一员,甚至可能是不受欢迎的一员。两种环境的对比之下,孩子容易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孩子就可能以任性、胡闹的方式表现这种心理上的失落感和受挫感。
决之道: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多关心、体贴孩子,并在孩子有良好的表现(如出现讲礼貌的行为、帮助父母的行为)时,及时给予明确的言语和行为上的奖励,强化他的良好表现,同时向孩子表明父母很爱他、在关注着他。
第一条和第二条的宗旨其实就是,作为父母,要忽视或惩罚孩子不好的行为,奖励和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
【3号"病因"】不太友好的幼儿园氛围
父母要到幼儿园了解一下孩子所处的环境,接触一下老师,看看老师是否对孩子过于严厉或冷漠,孩子是否惧怕老师;同时,也看看孩子周围的小朋友对他是否友好,有没有欺负他的现象;也可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
解决之道:改变孩子的处境
如果原因在老师或小朋友身上,就要考虑改变孩子的处境。
【其它可能的"病因"】情绪发育?焦虑?生理?
一些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孩子的无理取闹是因为情绪发育不健全造成的;也有的孩子突然的情绪改变、大哭大闹是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焦虑引起的;还有的是因为生理上的某种变化造成的。
解决之道:带孩子看心理医生
如果您需要确定孩子是否有上述原因,就请找儿童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和检查,必要时进行一些专业检测

如何应对幼儿入园焦虑期?

人生最初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刚入园时产生的。每年的8、9月,对首次送孩子入园的父母来说,都是一道很艰难而且必须克服的难关。
距入园时间越来越近了,请来幼儿教育专家、园长、家长,听听他们是怎样说的!
安度分离焦虑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陈帼眉
孩子满3周岁进入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应将更多的力量投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
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一般是整天和亲人在一起。进入幼儿园以后,突然和亲人分离,加上老师、小朋友、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所以,孩子在初入园时,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现象,甚至可延长到一两个月之久。许多妈妈在送孩子入园之初,也同样出现“分离焦虑”。为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并且,也感到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时,“分离焦虑”就会逐渐消失。
二、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
在家里,孩子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要服从集体生活活动规则;在家里,孩子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孩子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按时漱洗,按时睡觉等。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要注意让其改正,如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轮流,并找机会操作和实践。
缓释焦虑在入园前
广州妈妈 姜娟
在宝宝要上幼儿园之前,我已知道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焦虑现象,这是正常的,我把缓释工作做在入园前。
入园报名前一个月,我与孩子的爸爸经常向孩子灌输:你长大了,应该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到幼儿园去。他问:“为什么所有的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我们就告诉他:“聪明的孩子都是读过幼儿园的,因为那里有老师教你学习,有许多小朋友和你玩,还有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报名前一个星期,我带孩子到幼儿园里参观,引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看着五颜六色、充满童趣的幼儿园,孩子竟然亲吻着幼儿园的围墙,大声说:“我不想离开,我什么时候可以每天到这里玩﹖”。结果,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头也不回地高高兴兴地进去了,还挥着小手和我再见。
不料,当天下午来接时他却大哭起来,嚷着:“妈妈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陪我,我明天不想上幼儿园了。”我把他带到园内的儿童游乐区里,在他玩得最欢时,我把他带走,约好明天再来玩。如是几天,孩子习惯了,知道大人要上班,小朋友就只能到幼儿园去的道理,逐渐度过了哭闹、焦虑期。
送园后妈妈莫回头
深圳妈妈 黄定芳
开园报到日,我和孩子早早地起来准备,像过节日一样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我清楚地告诉她,妈妈会暂时离去,但不要紧,有老师在,而且妈妈一下班就会接她回家。进了幼儿园,最困难也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孩子死死拽住我的衣服,大哭着不放手,我决定留下来几分钟安抚她。我忍住内心的痛惜,告诉她,妈妈理解她的感受,妈妈不在,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喜欢和爱护她,妈妈一定早点来接她。听到我柔和而又坚决的声音,她的哭声渐渐地小了。随后我立即离开,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下午我尽量早一些下班接孩子。孩子看到我,瘪瘪嘴但没哭出来,老师说她一天都闷闷不乐。第二天就好些了,就这样,一个星期下来她竟然有了笑脸。
幼儿入园早准备
精神准备
选择某一天上午9时左右的时间,带着孩子去参观幼儿园,因为这时正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进行学习活动的时间。跟门房值班的人讲清原因,他会让你和孩子进入的。在教室外让孩子看看教室里的小朋友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的情景。看到老师与其他孩子做着有趣的事情,他自然心里向往。然后带他再去看看幼儿园的各处,并给他讲述这些地方的用途。当孩子看到幼儿园到处都有花花绿绿的装饰和图画时,心里便清楚幼儿园的确是个好玩的地方。如果你能再带着他玩玩幼儿园里的大型游乐玩具,这时你想把他拉走都没那么容易了。
接下来的日子可利用在家里模拟上幼儿园、倒计时的方法来激发他上幼儿园的兴趣(倒计时的天数为3~4天较好)。只要父母肯用心做些细致的引导,孩子对上幼儿园就会充满渴望。
能力准备
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

阅读(0) | 留言(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上帝的宠儿ゝ680QQ对多多说:2016-11-28 12:46:50
  • 我娃今年3岁10个月,之前去幼儿园一直不错,挺配合的。从上周开始,就说自己不去幼儿园,每天到幼儿园门口就开始大哭,哭的撕心肺裂。。问她原因,刚开始说游小朋友踢她,我们和老师搞清楚原因后,已经让踢她的小朋友给她道歉了。。可第二天又说不想去幼儿园,我问原因,她说不喜欢在幼儿园待,不好玩,不喜欢幼儿园玩具,不喜欢幼儿园的饭饭...能感觉到她就是不喜欢在幼儿园的约束生活。。。 我的态度很强硬,我说其他事我可以帮你,但是上幼儿园这件事帮不了你,必须去,可是家里其它人包括她爸态度就不怎么坚持。 现在每天早上她都不愿意出门,感觉特别害怕幼儿园,就是不想去。到了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去,就往其它地方跑,每天都是硬抱进去。。哭的撕心裂肺的。 请老师帮忙看看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别的小朋友都是刚开始不去哭闹,为啥我娃都上了这么久了突然这样。每天这样硬来会不会对她的心理有影响?
    来自手机育儿网(m.ci123.com)用户
  • 手机用户9337b622对多多说:2016-08-21 17:28:55
  • 看到了这些,使我坚定了信心,为宝宝加油!给自己加油!
    来自手机育儿网(m.ci123.com)用户
  • 育儿网网友对多多说:2015-07-23 00:52:37
  • 好长,很好,转了你的,慢慢研究学习。谢了。
  • 育儿网网友对多多说:2014-09-03 09:51:17
  • 宝贝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