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但却脾胃弱,因此腹泻总是三天两头来找麻烦。看着宝贝病怏怏的可怜模样,父母怎能不心疼!在这里,我们将和您一起研究一下腹泻的来龙去脉,携手赶走讨厌的宝宝腹泻……
●病因探源
*西医探源
感染性:感染性腹泻是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为各种细菌、病毒感染所致。常见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及副霍乱等。最好不要吃止泻药物。
非感染性: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当摄入事食物的量、质突然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事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中医辩证
伤食型: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治宜去积消食,主要采用消导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同时应节制乳食,常用方剂为保和丸加减。
风寒型: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治宜祛寒化湿,主要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风散寒化湿,常用霍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型:症见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治宜清热利湿,常用加味葛根苓连汤。
脾虚型: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且常反复发作。治宜健脾止泻,主要采用健脾益气止泻药品,以健脾理气化湿,常用加味参苓白术散。
脾胜阳虚型:脾肾阳虚症见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发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治宜温补脾肾,常用健脾益气汤合四神丸。
●腹泻季侯风
*春
一岁多的琴琴,这几天不知怎么啦,先吐后泻,一个星期也不见好,药也吃了,针也打了,水也挂了,真把一家人急坏了,可孩子的病情一点也没好转。一家人天天跑医院,孩子也折腾得受不了,就是不肯进医院的大门,“怕!怕!”孩子怕打针,怕穿白褂子的阿姨。看着孩子天天打针,妈妈心疼死了,“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受得住?”她流着泪对大夫说,恨不得自己替女儿受皮肉之苦。恳求医生早点治好女儿的病。春冬季腹泻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首发症状是突然间的呕吐,不论喂任何食物,如牛奶、米粥、饮料等均在吃后几分钟内全部吐出。即使喂白开水也几乎全部呕出。呕吐后不久就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多以水样便为主,颜色为淡黄色呈蛋花汤样,无酸臭味。一些孩子伴有中等度的发热,体温37-38度,没有咳嗽,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伴有腹痛的患儿会有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的表现。呕吐最多持续2-3天。但腹泻要持续5-7天,个别患儿腹泻达一周以上。大便镜检多数正常或有很少量的白细胞。因为许多孩子都是第一次腹泻,所以令父母及家人非常担心。
这种在春冬季容易发生的腹泻多半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研究较为明确的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毒就是轮状病毒,其它还有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婴幼儿腹泻的饮食护理特别主要。喂养得当就会缩短病程,否则就会延长病程。患者在呕吐期间,尽管有不断的呕吐,只要婴儿想吃或想喝,就可以给孩子喂一些白开水,鲜果汁及乳酸饮料。开始腹泻时一些父母甚至某些医生的观念总是腹泻就应该禁食,让“胃肠道”排空,彻底休息。实际上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因为导致腹泻的病毒会使胃肠道黏膜发生炎症性损伤,过度的禁食会抑制胃肠道正常的分泌功能。另外,胃液中的酸性成分还会刺激胃使病儿呕吐更加剧烈。最近的研究显示,婴幼儿腹泻时如果间断进食,将有助于修复肠黏膜的损伤,缩短病程,还可以防止腹泻久病不愈。因此腹泻期间除了必须要给母乳,牛乳及稀米粥之外,还可以给一些面食类,菜汤,果汁,鸡蛋,肉末等。
许多家长看见孩子上吐下泻,就非常惊慌,常常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然而由于这种腹泻一般要持续3-7天,因此经输液2-3天后腹泻仍未停止,孩子的父母就会认为是医生医术不高,于是就频繁地换医院和看医生,希望能够给孩子更多的治疗。其实90%的腹泻病儿都不需要输液治疗,只需用“口服补液盐”即可预防由于腹泻导致的脱水。大量的输液治疗只能给家长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但却给孩子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对缓解和缩短病情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在治疗腹泻病的过程中家长还经常希望医生给用最好和最新的抗生素。其实这也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抗生素对病毒性腹泻无任何治疗效果。滥用广谱抗生素往往会使孩子产生细菌耐药性,肠道菌群失调。使腹泻加重或迁延。同时降低机体的抵抗能力,诱发其它疾病。
所以对于以水样便为主的冬季腹泻要尽量多饮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糖盐和水分,完全没有必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饮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必刻意限制饮食。还可以口服肠道黏膜保护剂,止泻药物,同时还可以口服乳酸菌活性剂和双歧杆菌制剂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抑制引起肠道疾病的病原菌,保护肠道。
明年1月以后,秋季腹泻患儿可能才会有所减少。父母一定要警惕,尽量预防,患病后要及时治疗。春节前后是小儿肺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过后,还要注意预防小儿肺炎。
*夏
夏天,孩子容易发生腹泻,特别是岁以下婴儿更容易发生。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18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
夏天,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腹泻呢?这是孩子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孩子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胃酸比成本低,杀菌能力差;再加上夏天过多地进食饮料,又稀释了胃酸,这样,病菌就不能过多地进食饮料,又稀释了胃酸,这样,病菌就不能被胃酸杀死,很容易闯过胃酸这一关,进入肠道而引起腹泻。另外,儿童胃肠道中各种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这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再者是婴幼儿生长迅速,需要足够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都要经过胃肠道来消化吸收,与成本对比,儿童胃肠道的负担相对较重,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也是增加了感染的原因之一。对于小儿腹泻的防治,近年来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观点:
提倡母乳喟养 母乳含有小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比牛乳及一切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而且卫生、经济、服务方便。母乳喟养可预防小儿腹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若广泛宣传母乳喟养,全世界每年可100万婴儿免于死亡。
放弃奶瓶,改用碗勺喟奶油 因为奶瓶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特别是橡胶奶头,很容易污染病菌,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不妨一试。
大力推广口服务补液,提倡家庭治疗 造成小儿腹泻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脱水和酸中毒,因而补充水和电解质的早晚及充分与否,往往决定小儿的生存死亡。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英文缩写PRS)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口服补液办法。每袋含有适当比例的糖、盐和碱(苏打),服务时每袋冲水250-500毫升(看包装大小),只要耐心地给孩子一勺一勺喟下去,就可以收到与静脉输液同样的效果。这种口服补液法在第三世界已救治了成千上万濒于死亡的儿童,被称为“生命之水”。在没有“口服补液盐”时按适当比例自制糖盐给患儿饮用。
不要滥用抗生素
目前小儿腹泻,应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制剂、整肠生、培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间接达到杀死病菌的效果的,而且无副作用的。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
腹泻患儿不应禁食
以往患儿腹泻,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理由是让胃肠道得以休息,并认为禁食后,腹泻会减轻。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小儿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肠蠕动增加和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而加重腹泻。所以,现在学者们认为,腹泻时不必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孩子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的。
*秋
秋季是幼儿腹泻的好发季节,多见于2岁~4岁的幼儿,病因多是感染了轮状病毒而发病的。其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四大特征。
轮状病毒的适应能力很强,尤其能适应酸性环境,因此病毒能顺利地通过胃而进入小肠,并在小肠粘膜绒毛细胞内生长、繁殖,破坏小肠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致使幼儿发病。
小儿得病之初,出现精神萎靡、哭闹、四肢酸痛、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接着便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频繁腹泻等。每日腹泻少则5~10次,多则10多次,大便常呈淡黄色蛋花汤样或白色水样,并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咽喉红肿、流涕等、有的甚至还可引起中耳炎,这也是与一般的腹泻明显不同的地方,应注意区别。
秋季腹泻经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致病,因而容易在家庭或托幼场所中传播,应引起高度警惕。对已感染上腹泻的患儿应加强观察护理,可喂些清淡的流质食物和糖盐水,以减轻患儿的胃肠负担,并能补充因频繁腹泻而造成体内液体的不足,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预防幼儿秋季腹泻,最主要是把好“病中口入”关,做好饮食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有效洗手(即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的好习惯。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托幼机构若发现患儿要及时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衣被、玩具要严格的清洗消毒,以防止扩大传染。
*冬
B女士的宝贝儿子一岁多,今年夏天6月份得过腹泻病。大便稀黄、有粘液,还有奶块,每天10多次,拉的小屁股都发红,好不容易才治好了。可是冬季刚来小宝贝又得了腹泻病。老人们都指责她没把孩子带好,其实她非常爱儿子,尽心尽力护理他。这次腹泻与夏天腹泻有些不一样。这次腹泻起病比较急,大便稀水有些发白,没有什么腥臭味,而且还有发烧、口渴,并且在腹泻的前二天孩子呕吐,不能吃奶。因为怕儿子腹泻又脱水,赶紧带孩子去医院,一到儿科门诊她才知道有很多小宝宝也与儿子一样都得了腹泻病。听大夫说这是秋季腹泻正在流行。好在宝宝来的早还没有脱水,比周围的小朋友病情轻多了。在儿科诊室的墙壁上,她看到了有关秋季腹泻的宣传材料,医生是为了提醒家长对这种病能够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1、 秋冬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所致,因此也称轮状病毒性肠炎。
2、 多发生于秋冬季。(即每年的国庆节前后一直能到春节前。每次流行有时长短不太一样。)
3、 婴幼儿发病率高,尤其是6个月到二岁的小儿。
4、 起病比较急。常伴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的症状。
5、 发病开始时常有呕吐。
6、 大便呈蛋花汤样,多是白色水样,带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化验大便时有少量白细胞。
7、 口喝重、尿量减少,轻微腹胀等,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8、 消炎药治疗无效。
9、 病程大约1周左右(5-7天)。
婴儿腹泻病如果宝宝的精神还好,每日大便次数不超过10次,脱水不明显属于轻型,如果宝宝腹泻每日10余次,甚至更多,精神不好、发烧、口渴、小便量减少,伴有明显的脱水症状属于重型。
小宝宝腹泻严重时很容易脱水,如何观察脱水的轻重就非常的重要。一般轻度脱水是指宝宝体重减轻不明显,稍有口干,眼窝和前囟凹陷,哭时泪少,尿量也减少,腹部度胀发干弹性减弱,四肢有些发凉。重度脱水时病性严重,宝宝明显消瘦,面色发白,血压下降,脉情微弱,明显口干口喝,眼眶里隐睡觉时两眼皮闭不上,前囟深度凹陷,哭时没有眼泪,尿量极少甚至无尿,皮肤干枯有皱折,无弹性,手脚冰冷,必须输液抢救才能挽救生命,严重的可以休克死亡。
由此看来预防和纠正脱水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目前医生常给患腹泻的宝宝用ORS(口服补液 )预防脱水,或是治疗轻度脱水。一般每包ORS冲温水500毫升,让宝宝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若脱水明显,或是呕吐,腹胀明显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静脉补液,控制病情。
在饮食营养方面,宝宝得了腹泻病仍可以继续馀食,没必要完全禁食。母乳仍可以继续喂。吃牛奶的宝宝,6个月以下为1/2-2/3稀释牛奶,2-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以上可用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稠粥(最好是小米粥)、面条、蔬菜,鱼或肉末等,由少量开始。
因为秋季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所有没有必要口服抗生素。可以口服乳酶生,妈咪爱,或用青特令,思密达止泻。也可以用一些中成药,便如脾可欣,苍苓止泻口服液等。
腹泻多发生在秋季和初冬。1岁左右的小儿较多见,以腹泻稀水便为主,伴有呕吐发烧等症状。因为腹泻、呕吐及发烧等症状丢失了大量液体,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加重病情。如果不及时补充液体,造成严重脱水,可危及小儿生命。
●对症施治
*妈咪药箱
目前,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国内外较推崇的有:
①蒙脱石粉,即思密达,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种腹泻。
②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群,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此两种药物,可作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
*中医治疗
儿童的腹泻和成人有很大不同,不能盲目用药。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小,更适应体弱的儿童。你的孩子如腹泻,可以试试下面的方剂。最好到医院就医,按医生的建议用药。
1、土茯苓汤组成:土茯苓15克,党参、黄芪各10克,黄柏、天花粉,苡仁、车前子各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母服2/3,儿服1/3。如药后母乳减少,可间日服1剂;
本方中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为君药;党参健脾益气,黄蔑补气升阳托毒外出为臣药;黄柏苦寒燥湿解毒,苡仁利水渗湿储脾止泻,车前于利水道而分清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以解毒为使药。八味相合,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扶正祛邪之功。用治胎泻,疗效卓著。
2、将淮山药研粉,每日3—9克,以开水调成奶糕样服用,一天3—4次,适用于脾虚泻;
3、红灵丹,每次0.3克,一天3次吞服,或者扁豆花30克水煮服,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泻;
4、另外,也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先取足三里、阴陵泉,后针气海和中脘;如泻泄不止者,可加刺止泻穴和艾条灸神阙穴,呕吐者加针内关。
*偏方妙用
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日服2~3次,适量服。治疗小儿夏季发热泄泻症。
2.在高梁吐穗时,剪取其刚生长出来的嫩乌霉(未黑的),2~5个,用水洗净吃。治小儿腹泻。
3.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
4.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蒸熟捣烂如泥,每日2~3次喂食。可常吃。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口渴,不思饮食等症。儿童3家教3幼儿3教育
5.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共磨成细粉,加水煮成糊状,用白糖100克调服,日服三次。益脾祛湿,和胃止泻。治疗小儿肠胃功能紊乱,腹泻。
6.砂仁3克研成末,猪腰子一个洗净切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蒸锅蒸熟服下。有益气调中,安肾补脾,治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等症。
7.粳米或小米50克,煮粥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适于半岁以内的小儿腹泻。
8.干莲子20克研成粉末,加米汤200毫升,煮至150毫升,加少许白糖,每日服3次,每次50毫升。适于半岁以内小儿腹泻。
9.藕粉30克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
●防护指南
*重在预防
婴儿腹泻比较常见,但并非不能预防。通过下述方法,尽可能避免腹泻的发生。
1.饮食卫生。母乳喂养的宝宝应注意母亲乳头的清洁,哺育前应用干净毛巾仔细擦洗乳头;人工喂养的宝宝应注意奶具严格消毒,配奶前应先将双手洗净,喂剩的奶液最好丢弃,以免变质。
2.辅食添加。宝宝到了4-6月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所以开始添加辅食时应注意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半流食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特别是脂肪类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应过早添加。
3.饮食规律。1岁以前的宝宝每天可以吃5顿,早、中、晚三次正餐,中间加两次点心或水果。1岁以后的宝宝每天可以吃4顿,早、中、晚三次正餐,中间加一次点心或水果。喂食过多、过少、不规律,都可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而出现腹泻。
4.随季节调节。即使是在夏天也不要给孩子吃过多的冷饮。注意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使腹部着凉。
一般来说,只要注意调整饮食的结构、卫生、规律,腹泻是可以避免的,轻度的腹泻也可以停止。但是如果宝宝腹泻次数持续增加,排除的大便呈水样、腥臭,精神进行性萎靡,拒奶,则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护理要点
对于腹泻的患儿,母乳喂养者应坚持喂哺母乳,可以暂停辅食。吐泻严重者,可禁食,但时间不可超过6~8小时。家长应了解,腹泻期间和恢复期过程中营养的供应对促进疾病恢复,减少体重下降和生长停滞程度,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预防营养不良都是很重要的,滥用禁食,尤其是较长时间禁食,对患儿不利。腹泻时,可以少量多餐,人工喂养者可以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的牛奶、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每次大便后,要用清水清洗孩子臀部。换尿布之后,大人一定要清洗双手。婴儿的食具均应经常消毒。
腹泻患儿,家长应密切注意其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萎靡或烦躁,囟门、眼窝凹陷,口唇干燥,此为脱水的危险信号。酸中毒一般是在脱水基础上发生的,患儿昏睡,口唇呈樱桃红色,呼吸深长,严重的会发生抽风等症状,此时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
*宝宝的病号饭
腹泻时,病儿不仅通过大便和呕吐失去水和一些矿物质(也叫电解质),而且还失去不少营养物质。理应及时加以补充,但进食后易呕吐,无法达到目的。即使不吐,也不能经食物补充。不仅不能从食物添加营养,而且应该减少进食,甚至禁食。因为宝宝腹泻时,胃肠道有病,消化吸收功能均减低,胃肠道需要好好休息,连原来的饮食也成为负担,增加饮食质量更会加重负担,使腹泻加重。有时连喝水也成了负担,使大便次数增加。因此,进食的需要和胃肠道的可能是个大矛盾。如何解决?还得根据病情,从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
总的原则是,不论原来用什么方法喂养,饮食的质量均应适当减少。如原来是母奶喂养,每次哺乳的时间应缩短,两次喂奶间的时间应延长,中间可以加喂水。原为混合养者,可停喂牛奶或其代乳品,单喂母奶。原为人工喂养者,牛奶量应减少,再加水冲稀些,或改喂米汤,因米汤较牛奶容易消化吸收。原来已加用的辅食,也应减量或暂时不给。曾经见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原来已能吃窝窝头,因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后改为吃牛奶。照道理讲,牛奶比窝窝头细,应该能够接受,但事实上却使拉稀加重。一方面说明要考虑到孩子原来的饮食习惯,孩子胃肠道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说明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窝窝头高,窝窝头虽是粗粮但能消化,而对于“细粮”牛奶却难以消化。
如呕吐厉害,脱水程度尚不十分严重,应禁食8-12小时,也即停喂1-2次奶,让胃肠道好好休息。在此期间,只给孩子喂糖盐水。假如脱水较重,经以上处理仍无法解决,就应去医院静脉输入液体。经过治疗,腹泻减轻,甚至基本恢复正常,也不能一下子就恢复到原来的饮食内容,也应慢慢添加,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再次引起腹泻。这里所讲的“慢加”,包括了饮食质量的添加,要从少量开始,不要加得太多、太猛。加量后要有个适应时间,逐步增加,不能天天加、顿顿加。不能在1-2天内就恢复到原来饮食水平。如果再次发生腹泻,处理起来就更困难了。
*妈咪经验
几乎每个宝宝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所以,它是宝宝们最容易患的“小儿四病”之一。宝宝上吐下泻时,妈咪们的心里都很着急,恨不能让宝宝快快地好起来!于是,一股脑儿地给服用各种药。然而,宝宝非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止不住地泻,甚至拖至几个月不愈,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宝宝平安健康长大,妈咪对宝宝腹泻病的防治及护理应该多多了解——
何谓宝宝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死亡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泻所导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
为何宝宝容易发生腹泻?
缘由1 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缘由2 由于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如对添加的离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及秋天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缘由3 由于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
怎样判断宝宝患了腹泻?
判断1 根据排便次数
正常宝宝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黄色条状物。腹泻时即会比正常情况下排便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
判断2 根据大便性状
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宝宝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妈咪家居护理重点
重点1 及早补充身体丢失的水分
很多妈咪只要宝宝一腹泻,便急着往医院跑。其实,宝宝在腹泻一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全可在家里进行治疗。这样既及时又方便,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宝宝恢复病情很有利处。那么,妈咪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宝宝是否是轻度脱水。轻度脱水的宝宝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表现出烦躁、爱哭。
妈咪可从以下几种补液方法中选择一种:用自制的糖盐水补液,即在5000毫升的温开水中加入1.75克精食盐和10克白糖,1.75克精食盐相当于啤酒瓶盖的一半,10克白糖相当于2小勺;用自制的米汤加盐液体补液,即在500毫升温开水加入1.75克的精食盐;用医生给开出来的ORS(口服补液盐)补液,ORS补液盐是已配好的干粉,使用时按说明书配成液体即可。
然后,在最初4小时里,按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毫升液体。此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岁以下的宝宝可每隔1—2分钟便喂上一小勺,大一点的宝宝则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宝宝呕吐,待10分钟后再慢慢地喂;一旦宝宝出现眼睑浮肿,表明补液有些过量,应暂时改喝白开水或母乳。
爱心提示:不要把ORS补液盐加在奶、米汤、果汁或其他饮料中,并且按说明配制完毕之后,不能再往里加糖,否则影响补液效果。
重点2 给宝宝丰富的食物以防止营养不良
传统的腹泻治疗方法,主张让患儿禁食一段时间。然而,这样有碍于身体的营养补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现在主张不要让腹泻的宝宝禁食,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至少进食6次。母乳喂养的宝宝继续吃母乳,但妈咪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则会使腹泻加重;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量喝奶;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宝宝,可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重点3 对宝宝的小屁屁要倍加呵护
由于宝宝排便的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因此,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咪都要用温水清洗小屁屁,特别是注意肛门和会阴部的清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且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发红了,应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一些尿布疹膏。
重点4 严密观察宝宝病情的发展
如果宝宝烦躁不安加重,囟门和眼窝出现凹陷,哭时眼泪少,看上去口干舌燥,并且,用手捏起大腿内侧的皮肤然后马上松手时,皮肤皱褶变平的时间超过2秒。这种情况表明宝宝的身体脱水已经较重了;或在家已经治疗了3天,但病情总不见好转,出现频繁的大量水样便,呕吐、口渴加剧,不能正常进食进水,补液后尿仍很少,宝宝发烧及便中带血等症状,则需赶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诊治。
宝宝总是腹泻不愈怎么办?
有的宝宝患了腹泻后,总是不见转归,病情持续2周以上甚至几个月。同时胃口不佳,体重增长慢。妈咪心里焦急万分,但又不知是何原因所致。通常,可能由这样几种原因导致:
原因1 急性腹泻没有彻底治愈,多见于没有母乳而改用牛乳喂养的宝宝。这样的宝宝胃酸及消化酶分泌量少,消化能力弱,因而使肠道下部的正常菌跑到肠道上部,把吃进去的食物分解、发酵,形成腐败的物质不断刺激肠道,造成腹泻经久不愈。对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食品疗法进行治疗,如稀释牛奶、焦米汤、酸牛奶、鱼蛋白粉、胡萝卜汤及苹果泥。
原因2 长期使用抗菌素,杀死了正常菌群,使大量致病菌得以繁殖。应该马上停用抗菌素,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一些扶植正常菌生长的药物,让肠道尽早恢复正常状态。
原因3 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要马上停喝,尽量母乳喂养,或喂豆奶粉、米糊,及时添加离乳食品,严重者需去医院静脉输入营养。
护理常见误区
误区1 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一种生理性腹泻。随着消化功能逐渐发育,多在添加离乳食品后会自然好转,而并不是患了肠炎。只要宝宝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应良好,睡眠安稳,体重也在增长,大便化验无异常,就用
不着服用止泻药,以免影响正常的肠功能。
误区2 腹泻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有的妈咪一见宝宝腹泻,马上就给喂抗菌素消炎。其实,腹泻除了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宝宝所患的秋季腹泻,就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腹泻服用抗菌素后一点也不见效果,只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更为严重的腹泻。有些抗菌素甚至损伤宝宝的听神经,或导致日后个子长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见效时要马上停药,赶快去看医生。
误区3 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