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自己,父母就是育儿专家

08/09/22 14:04:12 标签:信自己 父母就是育儿专家

 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不愿听老人家的育儿经,对于他们来说,那些“老一套”的养育、教育形式早已落伍,如果还这样教孩子,怎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他们更愿意相信专家及专业人士的话。

  但现今分门别类的教育、保健专家咨询和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指导用书,说法各异,父母到底应该听谁的好?

  育儿需理论结合实际

  孩子还没出生,刘女士就买回各种各样的育儿图书、磁带,打算按照书和磁带所教,对她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教育。孩子还是个婴儿时,妈妈面临的主要是哺育的问题,这些书对她确实有不少帮助。但随着孩子长大,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她就感到书的作用不太大了。比如,书上总说: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可这兴趣到底要怎么培养,却说得似是而非。

  像刘女士这样,面对书上的道理,却依然对如何教育孩子无从下手的父母还真不少。刘女士认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年轻的父母没有教子经验,很难准确地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有一本讲理论就够了,父母并不想成为教育专家,他们最想得到的是有效的方法上的指导。

  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周女士就有这样一段经历:她看到育子、教子书上说,日本人为了锻炼孩子的耐寒能力,增强孩子的体质,从小就让孩子穿单薄的衣服。小女孩穿裙子,小男孩穿短裤,冬天也不例外。因而在喜为人母时,她也想把这一方法在儿子身上实施。为这,周女士和婆婆之间没少闹别扭。

  周女士认为:日本人身体素质好,意志坚强的部分原因和他们从小锻炼分不开,所以,中国的孩子也要学一学。一些教育专家也持赞同观点。周女士的婆婆当时就表示反对:“你们乱拿孩子做试验,孩子得肺炎怎么办?”果然,没几天,周女士的儿子就因没有及时加衣服而受了凉,又是咳嗽又是发烧。此时,周女士早把日本的育儿方法抛到了脑后。她和保姆、婆婆轮流照看孩子,累得人困马乏,瘦了一圈。周女士为此醒悟:育儿也要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专家的“特长”,你了解吗?

  如今,专家咨询越来越被父母所重视。可是总有些父母反映,为什么感觉专家也说不出什么新鲜东西呀?

  其实,儿童教育是个综合性的学科,包括许多分支学科。不同的专家所研究领域也不同。有人专攻心理学、有人是保健卫生方面的行家,有人可能从事了多年的幼儿园教育实践工作,父母如果对专家的“专长”和“特长”不了解,只顾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扔”过去,这就好比请西医大夫开中药方,得到的答案就可能出现偏差。

  北京市一位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在咨询时,不仅要让父母知道专家的身份、职务,更要说明专家的专长,便于父母有目地地进行咨询。他说:“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对教育理论比较清楚,父母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理论上的指导,而一些长期在幼儿园工作的专家可能实践经验更丰富,解决问题的招术也更实用。”

  要信专家,但不能迷信专家

  每个孩子的性格、家庭背景等都不同,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强,但表现方式不一样。因此,真正的教育应该非常重视个体的差异。

  有个朋友,他儿子特别喜欢把手头的东西“大拆八块”。一次,他带儿子到娱乐场玩,碰到儿童教育专家现场咨询,就向专家咨询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得到的答案是,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朋友说:“他说的很有道理,我也同意,可问题是,像我儿子这样的好奇方式怎么保护?总不能任由他把东西都拆光了吧?”专家对此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借题发挥给他讲科学道理,可孩子只要看上一件东西就死不撒手,这些方法根本不起作用。

  “这种一次性的咨询,专家也无法对问题的根源有全面的了解,只能告诉你一种普通的方法,缺少针对性。可这种问题又不至于到心理诊所之类的地方去,挺难办的。”这位朋友苦恼地说。

  还有一个朋友,为了带好孩子,买了好多育儿、教子方面的书来学习,在理论上,几乎是半个幼教专家了,可是,还是有许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谈到对专家的意见时,她说:“找专家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希望他们能帮助我用最快、最方便的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因为他们毕竟是专业人士。可是当我真的遇到问题,求教于专家时,我觉得专家的观念也真该变变了。我知道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我的孩子眼下就是不能接受进幼儿园这个现实。一进幼儿园就哭,我哪有心情等着专家讲道理?我要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当然道理也得听。”

  对此,教育专家的说法:在我和父母聊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能够感觉到,许多问题都出在父母的教育观念上,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先对父母进行‘教育’,讲‘大道理’。观念不变,方法当然不对头。有的父母反复来咨询一个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的观念总是变不过来,并不见得是孩子本身造成的。

  有时,个别父母在咨询后抱怨作用不大。其实,这些抱怨的根源就是由于父母过分依赖专家,而没考虑到专家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难以做出针对性很强的解答。

  孩子需要体验的空间

  现在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光把孩子的时间和空间全部占满,而且要求孩子听话、服从,从思想上、情绪上、价值观上都统一意志,一心想把孩子塞进预定的模子中,从而阻碍了孩子正常成长。

  一些家教成功个案的图书出版后,父母们都把它当成“金科玉律”来塑造孩子。但父母们一定要记住:同样成功的成长模式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完全照搬是要出问题的。而父母如果把孩子放在一个模式中,长成所设计好的样子,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同样,专家不是父母,他们只能起到帮助父母把握育儿方向的作用。

  不要忘记真正的主体是孩子,父母要为他们创造成长的空间和自我体验的机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自我体验中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自我调整、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可替代的,最了解孩子的,也只有父母自己,因此,父母应该自信起来,从容面对关于孩子的一切问题。(德和)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