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幼儿园
- 未加入幼儿园
最近一直在浑浑噩噩地忙碌着,直到有一天在育儿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爸爸,我‘买’你一天,行吗?》
这个故事也许你听过,但,依然耐人寻味——
爸爸每天都忙于工作,连双休日也不休息。一个星期六的傍晚,爸爸疲惫地回到家,读小学的儿子想和他到小区的花园里一起玩球。爸爸说:“上班太累了,没时间陪你玩。”这时,儿子睁着一双失望的眼睛问爸爸:“你上班一天挣多少钱?”爸爸觉得儿子的问题很奇怪,于是就不搭理他。可孩子不依不饶,一定要爸爸告诉他。“30元。”爸爸不耐烦地做了回答。
这以后,儿子真的不再烦爸爸。一个月以后的一个周六早上,儿子早早起了床,径直走到正要离家的爸爸面前说:“爸爸,我‘买’你一天,行吗?”“什么?”爸爸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见儿子迅速地从衣袋里掏出三张皱巴巴纸币塞到他手里,说:“我攒够30元钱了,今天您就陪我玩吧!”闻听此言,爸爸心中一阵激动,他蹲下身子,捏着两张10元、一张20元的钞票问儿子:“告诉我,这钱是哪里来的?”“我……我……我没有交上个月的伙食费。”“什么?那你在学校吃什么?”“我每天中午到外面买两个馒头,这样,70元就可省下40元,30元‘买’你一天,另外10元钱够我买公园门票和请你吃一份盒饭。”儿子认认真真地说。此时,爸爸泪流满面……
周末和乐爸带她去早教中心玩,旁边的一家三口刚进去,爸爸就接到电话要去加班,那小男孩一遍遍念叨“我要爸爸陪,我要爸爸”;那位妈妈说“你好不容易陪我们一次,能不去加班吗?”;小孩爸爸语“我去加班了,走了,你们自己坐地铁回去”。小男孩不停念叨“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听得我说不出的难受,我问乐爸“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乐爸说“活,永远是干不完的,要不是十分火急,就留下来陪孩子”。联想到好友最近问“好久都没有给乐乐更新了”,扪心自问一下,我真的有这么忙吗?
在没有更新的这一个月中,乐妈错过了乐乐多少成长的乐事,多少可爱的瞬间。凭着脑残的记忆,写下只言片语,希望以后不要错过。
卖乖
乐乐是个喜感的宝宝,早上等你睁开朦胧的睡眼看着她半睡半醒的样子,总是能捕捉到她嘴角浅浅的笑,每一天的早上都因为她的微笑充满了阳光。
“乐乐早”,给她一个浅浅的吻,(*^__^*) 嘻嘻……,小家伙一下清醒了。以最快的速度滑下床,溜达一圈,完全醒了,开始念叨“乐乐听话,听妈妈话”,不小心接一句“乐乐真乖”,小家伙立马回接“来杯牛奶嘛”,一不留神中圈套了,无奈,从冰箱拿出酸奶。
好讲八卦
有时下班回家能赶上给她洗澡,小家伙可开心,不停说话“乐乐听话,每天洗澡身体好”,时不时自己竖起双手大拇指“宝宝真棒”,哎呀妈呀,乐爸说还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这还没完,继续唠叨“那个王星宇姐姐不听话,她妈妈打她,打她屁股,姐姐哭”,说完后面不忘加句“乐乐听话”。O(∩_∩)O哈哈~,前面是铺垫,后面才是重点。
体能明显增强
几天没陪小家伙出去玩,发现最近长了不少本事,带几个弯的滑滑梯能很灵活地滑下,吊杆的臂力明显增强,能吊好久。小公园的器具会变通着自己玩,大人站在上面荡来荡去的器具,她够不着,改为坐在上面荡来荡去,玩得可high。
处理问题能力增强
肚子饿了,叫“泡杯奶嘛”,奶奶倒了下放凉开水的瓶,冷开水不多了,再倒了点热水,无奈,还有点烫。开始安抚她“乐乐,等一下,有点烫,奶奶用凉水冲一会”。小家伙拿起她水杯往厨房冲,跟奶奶说“倒这个”,此时的我就呆坐在客厅,看着她进厨房,听着她说,由衷感慨“小样,脑瓜比你妈强”,我咋就没想起来加点她水杯里的冷开水呢?
钱是个好东西
冷不丁从家里找出个钢镚,可开心,一毛、五毛不要,只要一元的,小心揣在自己的衣服口袋,换衣服时还不忘掏出来,时不时摸一下,最后直接藏在自己小车坐垫下的隔层里。“乐乐,钱用来干啥呀?”“坐羊羊”,想想又改口“不坐羊羊,羊羊吃钱,吃掉了拿不到”; “那买什么呢?”小样一本正经“买菜”,哈哈,小样还挺居家。
很准确地区分身体部位
晚上被蚊子咬了下,狂叫“痒”,奶奶赶紧问“那儿痒?”“大拇指痒”,心里想着小家伙不错啊,能这么精细地区分了,不是巧合吧。奶奶抓了会,乐乐又叫“小拇指也痒”,看来这家伙真是能准确区分了。
分辨出颜色
之前她分东西颜色不是很清楚,我也就想着大了就会了,没特意教她。周末去早教中心玩,一堆彩球,我让她挨个拿,说出不同的颜色,好家伙,红、绿、篮、紫、黄,五种球的颜色分得清清楚楚。
(*^__^*) 嘻嘻……,懒惰的乐妈凭着记忆记录这么多,希望以后还是要及时记录。
2012年4月22日,听了社区举办的一个讲座,主讲人是0-3岁的早教育儿专家,同时也是一名儿科医生。让一个专业的儿科医生来讲早教和育儿跟之前关注过的所谓早教专家感觉完全不一样,没有宣传的成分,因为本身已经退休。平易近人的老太太讲怎么带她孙子的,她提出的一个概念甚是让我惭愧,一定不能把孩子全部扔给老人,父母一定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乐乐快两岁了,可我真正陪她的时间却很少,白天上班,晚上自己玩电脑。
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题目来写我所听到的,就用她的一句话作标题吧——行在起点。
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行在起点,赢在最后,这样的开场白让我甚是感觉耳目一新。孩子分为养跟育。
如何养
孩子的身高、皮肤以及眼睛是否近视都是遗传基因决定的,母亲的遗传占55%,她笑言,现在的母亲不一定要多漂亮、学历多高,但一定要拎得清,母亲的言语、思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所生小孩的思维等方面。
现在的孩子基本不缺营养,不要随便乱补东西,鱼肝油两岁以后一定不要再补,即使食品再不安全都要比补品好。讲孩子的食物,首先讲的是奶,像乐乐这么大的孩子至少保证每天400-500的奶,3岁以后每天200,她提倡终身喝奶,3岁之前喝配方奶,成分比较全面,3岁以上喝鲜奶,但一定要保质期3天以内的。充足的奶源保证了钙的摄入量,保证能争取到3公分(身高由遗传决定,但每人可以争取到3公分)。
为了保证孩子不缺锌,要补充肝泥和牛肉泥,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比猪肉的里脊肉要好的多,即使孩子不吃蛋白,也一定要每天保证一个蛋黄。
当然,她还提到现在小孩不比胖、要比精骨等概念。
在养的方面,还提及不要怕小孩生病,那是第三份抗体(第一份是母乳、第二份是疫苗)的获得等理念。
如何育
这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1个多小时娓娓道来。
提出的第一个观点是每个人要当3年的疯子,4岁之前脑细胞的完善程度达到成人的80%,早期的教育尤为关键,每天要不停地说话,她举例,带2岁的孙子乘地铁,看到地铁上“禁止吸烟”以及“老弱病残孕专座”等标记时,都会大声地跟他讲,即使找来N多乘车人的白眼,她还是坚持说,她为了孙子有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她每天推着推车去超市20分钟,将超市划为蔬菜区、水果区、日用品区等10大区,每半个月去同一个区,她孙子在半个月内记住了所有蔬菜的名字,每天20分钟,摸摸蔬菜,再说名字,她说没有哪个地方的蔬菜比超市更全,所以她每天去呼吸20分钟浑浊的空气,为的就是能让宝宝认识蔬菜。
她不主张数数,3岁之前的儿童逻辑思维没有成熟,即使会数1-10,但爬楼时还是不会一级一级数,而是一下数到10,这点表示赞同,1个多月前乐乐学会了1-10,可是经常能把6个珠子数成10个;她不主张背唐诗,因为没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举例“床前明月光”,现在人的床前很少有月光照到,这样的句子很难理解。
她主张学儿歌、学成语,生动的动作加快节奏的音乐,小孩很容易记住,乐乐最近把“手在哪里”这首儿歌记得很牢,每次一唱把手往后一藏,这点跟她说的一致。学成语,她举例每次把东西一掰,分两份,告诉宝宝叫一分为二,几次之后,宝宝就能融会贯通,熟练使用“一分为二”这个成语。再举例米饭端上来热气腾腾,以后宝宝看到冒热气的东西就叫“热气腾腾”。她觉得家长们为了宝宝应该多学儿歌和成语,这点,乐妈做得很不够。
她要求每天家长都让孩子有一段时间是安静的亲子游戏时间,无论游戏多么简单,一定要有,这几天乐妈把一串珍珠项链剪了,拿了两根线每天跟乐乐串珠子比赛。
“孩子的生长是不可逆转的”,当孩子发育到一定阶段时一定要让她干该干的事,举例当8个月的时候很多孩子错过了爬行的时期,当学会站立后就坚决不爬,后果是很多未经爬行直接行走的小孩感觉敏感性、肢体协调性都不是很好,长大容易晕车,还有的会把18看成81。当孩子两岁还不会吃饭要人喂的话,之后就不会好好吃饭,上小班厚很多家长都带着干粮去接小孩放学,因为没吃饱,为了以后不挨饿,一定要在两岁之前学会吃饭。孩子的生长是不可逆的,一定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会该会的东西,例:当他们自己会咬时就一定不要给他们果泥。为了他们不可逆的生长,为了他们的正常发育,做父母的一定要承担起“育”这个重担,她举了很多例子,要调动宝宝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习东西。例:不会吃饭的小孩,用纸巾盒画个小猫,开口的地方是小猫的嘴,切碎萝卜、黄瓜,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让宝宝给小猫喂饭,半个月后宝宝可以自己吃饭;在纸巾盒里每天放不同的东西,芝麻、绿豆等,让宝宝把小手伸进去,每天练习抓、放,半个月后手指可以灵活张开、收拢;在纸巾盒背面戳很多小洞,买上不同的吸管、五颜六色、粗粗细细,每天让她插,按颜色、粗细分类,很快能理解粗细的概念;每天换鞋的地方放上两双鞋告诉她大小的概念;用矿泉水瓶玩流沙、玩绕线……
让我深切感觉到,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很多废品都是最好的教具。
她最后强调,一定要重视早教,行在起点、赢在最后,6岁之前谦让、分享等这些优良品行一定要养成,家长一定要让宝宝学会延迟满足(这样以后才能经受挫折)等理念。乐妈觉得应该好好学习这位奶奶的育儿经,遵循孩子的成长不可逆这一原则,虽不能为女儿提供很好的物质基础,但一定要为乐乐身心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妈妈该尽的责任。
写下此听课感受,供有需要的妈妈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