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微量元素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呢?据目前所了解的内容看,主要为铁、锌、铜、碘、 ,尤其是前三者。
1:铁,现在大家都已知道铁的重要性了,它是人体红细胞的重要组成原料,也是某些酶的组成部分,如果缺乏,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宝宝就不想吃,消化不好,面色苍白,精神不集中,爱哭闹,抵抗力下降等。母乳与牛乳中含铁量都不高,婴儿4个月后,就应加一些含铁的食物,再大一些就要吃一些肝泥。芝麻酱内含铁很高,掺入食物中吃会更好一些。
2:锌的功能很多,它可促进食欲,可改善味觉,它可加快体格发育和促进智力发育,它还可以增强力抵抗力,如果宝宝缺锌,生长就会缓慢,口腔常常发生溃疡,没有味觉,食欲下降,“异食症”如爱吃土或墙灰等,毛发稀黄等。
人乳中尤其是初乳中含有丰富的锌,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缺锌。牛乳含锌量虽比人乳还稍高一些,但吸收利用差,若不按时添加辅食,也很容易缺锌的。食物中以虾皮、紫菜、鱼粉等含锌量高,猪肝、芝麻、黄豆次之,所以宝宝的饮食中,也应添加这一类食物,克服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否则,照样有发生缺锌的可能。
3:铜,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中,其次为脑、心、肾中,含量虽不多,但参与三十余种酶的合成。如果长期只喂奶不加辅食或长期腹泻和营养不良的宝宝也可缺铜,主要表现也是贫血,也可出现厌食、腹泻、不长高、不长体重、毛发和皮肤有褪色的改变等。
动物性食物含铜量高,牡蛎含量也不少,所以只要常吃些肝类、肉类、鱼类等食物,缺铜的可能性就很小。
4:碘,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从胚胎发育就需要碘,如果孕妇严重缺碘,供给婴儿的碘就不够,就会影响宝宝的体格及脑的发育,出生后,如不注意碘的摄入,尤其在缺碘地区出生的宝宝就会出现症状,宝宝的脖子(即甲状腺)增粗,严重的还会发生呆小病,身材矮小,皮肤粗糙,毛发稀黄,甚至呆傻等。所以预防碘缺乏,要从孕妇开始,注意吃含碘食物,宝宝大了要吃精制的含碘盐,多吃些海带及紫菜等。
5:氟,氟是牙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乏,就容易发生龋齿,但氟量也不能过多,多了也可使牙齿发生釉斑。所以,饮水的含氟量要适度,一般水质正常的地区,宝宝能进普通饮食,再多吃一些海产品,发生缺氟的可能性是不太大的。
关于其他微量元素,如硒与克山病的关系,铬与糖尿病的关系,锰与软骨代谢的关系等等,都在研究之中,不久的将来,微量元素和宝宝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关系,会了解得更多更清楚些的。
微量元素缺乏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并造成民族智能损伤:
1.维生素A缺乏
表现:维生素A缺乏可造成视觉功能的损伤,即使轻度维生素A缺乏也可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降低儿童的抗感染力,导致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及影响骨骼及软组织增长;引起干眼病、夜盲症。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肉类、乳类、鱼类、蛋类和蔬菜中的胡萝卜、番茄、红薯、菠菜、卷心菜、南瓜、紫菜富含维生素A。
2.锌缺乏
表现: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富含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猪肝、牛肝等。
3.铁缺乏
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
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红糖、禽蛋类。人乳的铁吸收率高达70%。
4.钙缺乏
表现:钙是儿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快速成长中的婴幼儿长期摄食钙过低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日晒少,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
富含钙的食物: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5.碘缺乏
表现: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儿童可表现为体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严重的可导致呆、傻等。
富含碘的食物:干海带、海鱼、海藻类及瘦肉、家禽、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