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小儿蛔虫
一段时间以来,我发觉心昕的白眼球上有一两个小斑点儿,小脸也比较“脏”,也怀疑过是否有蛔虫,但以往收集到相关资料(两岁以内的宝宝不要吃驱虫药,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让我迟迟不敢给他吃杀虫药。今天早上,心昕的大便中那两条白白的蛔虫着实让我吃惊不小!还真地是有蛔虫!不知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自行排出,也不知怎样确定是不是完全排出,赶紧又查了查相关的资料。
蛔虫病给小儿带来的不良反应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尤其在儿童最多见。主要是因小儿常在地上玩,手上带着含有蛔虫卵的尘土,不经洗手,就拿东西吃,或者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都会将蛔虫卵带入口中,进入胃肠道而感染得病。
蛔虫寄生于肠道内摄取小儿的营养,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由于营养缺乏,病儿可见面黄、消瘦、贫血、发育迟缓。本病还会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肚脐周围阵痛、恶心、呕吐,有时还会从嘴里吐出虫子来。蛔虫能产生多种毒素,可使病儿出现精神神症状,如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夜眠不宁、咬牙、易惊等。虫体作为异种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病儿常见荨麻疹、皮肤搔痒、面部浮肿等。蛔虫钻进阑尾量多时,也可在肠子里滚成一团,造成肠梗阻,甚至肠穿孔。所以不能轻视了蛔虫病。
预防本病主要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消毒。制止小孩在地面上做游戏如玩弹球等,特别是不要边玩土边吃食物。
治疗可用药物,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驱蛔灵,驱虫净及中药使君子、槟榔等。因为所有的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毒性,滥用会给小儿带来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乱给小儿买药吃。
9症状,自测孩子肚里是否有蛔虫
(1)不明原因的反复肚子痛,多发生在肚脐周围。(2)不明诱因,反复出现荨麻疹。(3)非长期性白天紧张激动,但夜间睡眠时经常磨牙。(4)伸舌,舌面有散在的圆形,边缘整齐的乳头状红色丘疹。(5)拉开下唇,接近龈缘处,可见密集、针头大小的灰白色小颗粒。(6)白眼球上有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圆形的蓝色斑点。(7)脸上有指头大小的圆形白色癣块。(8)尽管孩子吃的多,但仍不断消瘦。(9)平时看东西注意力不集中。
2岁孩子不能吃蛔虫药
大多数驱虫药服用后,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下的小宝宝肝、肾等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尤其是肝脏内的各类消化酶分泌量较少,不足以消化所有的食物,有的药物会操作娇嫩的肝、肾脏,因此驱虫药多标明婴儿禁服或慎服字样。
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左右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于大龄儿童,他们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这些东西相当清洁,虫卵相对少或没有。吃蔬菜的种类与量也少得多,进入体内的虫卵也相应减少。而且虫卵在体内到大长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待从口入的虫卵长大成虫,孩子也超过了2岁。因此,2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