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出疹记

08/12/08 22:37:02 标签:水痘 风疹 猩红热 麻疹 幼儿急疹

  2008年12月5日清晨,一家人带着红豆心急如焚地奔向儿童医院。
  上回书说到,2008年12月1日下午起,红豆持续低烧。2008年12月2日晚,儿童医院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几天来,精心护理,断续吃药,红豆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体温反而越来越高。2008年12月3日夜间,红豆的腋温为38度。2008年12月4日日间,红豆的腋温为38.5度。2008年12月4日夜间,红豆的腋温达到了39度!从2008年12月3日夜间起,陆续给红豆服用百服宁,但6个小时的药效过后,体温立刻上升。不过,几天来,除了发热,红豆不流涕、不咳嗽、食量正常、精神良好。
  路途上,我在医疗本上记录着红豆几天来的病程,以免医生询问时由于慌张而有所遗漏。同时,列举了几点我的疑问。
  1、是否出疹引起的发热?
  2、是否与长牙有关?

  清晨7点挂号,特级专家112号。上午8点,医生问诊。医生说,如果是出疹子,热应该已经退了,所以需要先查明发热原因,要求验血、验尿、拍胸片。
  拍胸片时,要求脱光上衣,摁住小家伙的双手双脚几分钟。红豆挣扎着大声哭着,可怜得象受了天大的冤屈。本来,孩子就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委屈,她不知道,更大的痛苦还在后面。
  验血结果,血相正常。胸片报告显示,双肺纹理模糊,建议结合临床。医生说,这是病毒性感冒向肺炎转化的迹象,需要输液。由于红豆的小堂弟嘟嘟刚得了肺炎,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左右,所以,听见红豆可能得了肺炎,家人非常紧张。我也没有细考虑,认为输液就输液吧。
  这时,已经是上午10点半左右,红豆在我的怀里睡着了,我把她放在童车里,守着。我真希望,时光可以从此刻倒转!

  等到中午12点,轮着红豆输液了。这时,红豆的尿检报告也出来了,一切正常。但是,出于对医生权威的尊重,我仍然抱着红豆来到治疗室。
  我没有想到,治疗室附近有这么多的病人和家属!几百个人密密麻麻地挤在屋子里、走廊上。中间的一个房间里,灯光明亮,护士们分成6组站在屋子中间,每组人面前是一个桌子,头顶上是一条绳索,绳索上用移动挂钩悬挂着一包包药液。
  “625号!张袭予!”
  “3号桌!”
  “摁住孩子的手和腿,不能让她动!”
  我趴在豆子的身上,压住我的小宝贝,眼看着护士把一根针管扎进她的额头,然后裹上一圈胶布。护士的动作熟练麻利,对于她们,这套程序就象工业流水线一样。可是,红豆早已经哭闹得惊天动地。哭得妈妈的心都在颤抖。
  我们终于在一间监护室找到一个位置,把药瓶挂上。我只能让豆子平躺在我的双臂里,一手抱着她的腿,一手死死地抓住她的双手,任凭她怎样哭泣也不松开。我试图让她安静下来。但是,红豆拼命地挣扎着、哭喊着,眼泪哗啦啦地流着。她瞪大双眼看着妈妈,不明白心爱的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大约十分钟后,红豆哭得不断抽噎着,仿佛只有进去的气没有出来的气。我的这个心疼啊,简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真希望她能累得睡过去,或者,接受现状。
  可是,她不甘心,稍微积聚点气力,就重新挣扎起来。终于,她额头上用来垫输液管的棉花被她挣扎着掉了。我试图把棉花球重新放好,抱她的手稍微一松开,豆子伸手就把额头上的针管拔了出来!顿时,鲜血流了出来!我真被豆子吓坏了!监护室的护士赶紧过来,取下输液针管,让我用一块药用棉摁住豆子的伤口。红豆这时候,不许任何人碰触她的额头。妈妈和女儿,又是一场搏斗。但这时,我终于可以把豆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安慰着她。
  不知道过了多久,豆子终于在我的怀里安静了下来,额头上一道青色的凸起的针痕。我真的担心孩子会记恨妈妈,直到看见她终于对我露出天使般的笑容。她双腿跨在我的腰间,双臂紧紧地抱着我,看着身边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做游戏。这个时候,我是真的不再相信我的孩子病到要承受这样的折磨!

  我注意到,百服宁的药效已经过去几个小时,豆子的体温正常,脸上、脖子上出现了许多鲜红色的疙瘩!我立刻断定:孩子没有感冒,孩子发烧是因为幼儿急疹!我决定,暂时不再继续让孩子输液,我要抱着红豆去给那个特级专家看看。要知道,幼儿急疹不需要任何治疗就可以自愈的,并且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下午1点半,经过多番辗转,终于得知那个特级专家下午在特需门诊出诊。可是,她拒绝给红豆诊断。理由是,她是内科医生,是不是疹子要由皮肤科医生诊断。我问她,那还需要给孩子继续输液吗?如果不继续输液,怎么办?她说,她上午已经为红豆出诊过了,有什么问题,明天再来挂号。当时,我的那个气啊!但是,当着红豆的面,我不想跟她过多地争执。我又挂了一个内科的号。这次,医生看了红豆的化验单和症状,说:“没有人有火眼金睛,能事先看出幼儿急疹。就算是幼儿急疹,也是病毒引起的。如果孩子不能接受输液,就吃一些抗病毒的药好了。”现在,我更加肯定 --- 红豆就是幼儿急疹!由于是同一个医院的医生,她无法完全否定之前的医生的诊断。
  我承认,幼儿急疹在退烧出疹之前的确难以诊断。儿童医院由于病患众多,医生看病几乎都是流水线似的,在效率和确诊上两难。可是,在孩子的面前,权威的专家、医生、阿姨、奶奶们,以一个认真负责地态度承认之前的错误真的就那么难吗?!这比让一个8个月的孩子无端受折磨更重要吗?!

  2008年12月6日,红豆体温正常,疹子数量不多,但遍布四肢、躯干。
  2008年12月7日,红豆体温正常,疹子渐渐消退。
  2008年12月7日晚,给红豆洗澡,红豆的生活开始恢复正常。
  但是,由于惊吓过度,红豆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哭醒几次。如果我事先不知道幼儿急疹,我不知道红豆还将要无端接受怎样的折磨?难道,真的是求人不如求已,甚至求医不如求己? 

 
相关资料一:摘自[松田道雄]著 育儿百科
  我就是从这本书了解到关于幼儿急疹,其中关于幼儿急疹的病程、症状,包括家长的心态都描写得非常详细、准确,建议大家不妨看一看。

相关资料二:关于幼儿急疹
【幼儿急诊病因和流行病学】
  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200nm。其核衣壳为162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员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幼儿急诊临床表现】
   潜伏期7至14天,平均10天。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病初即有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天而骤降,热退后疹出。发热期间食欲精神尚好,咽峡部充血,偶有前卤膨隆,可出现高热惊厥。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疹,皮损呈红色斑诊或斑丘疹,主要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3~5mm空隙,偶尔在皮疹周围可见晕圈。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在流行时,少数病例亦可无皮疹出现。起病第1天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第2天以后白细胞数明显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90%。
 【幼儿急诊治疗】
   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际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于解热镇静剂。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相关资料三:怎样区别水痘、风疹、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伤寒、肠道病毒感染、药物疹
(一)水痘
病因:由人类疱疹病毒Ⅲ型引起。
症状特点:
◆发热第一天即可在孩子的皮肤上发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丘疹(略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点状疹子)或丘疹(不高出皮肤表面),数小时后变成椭圆形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以后水疱破溃、结痂、脱痂,不留疤痕。各种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可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特点之一。
◆皮疹初起于躯干部,继而扩展至面部及四肢,四肢末端少,而在头发间可见水疱疹,这是水痘皮疹的另一特点,据此可与丘疹性荨麻疹区别。全身症状轻。
特别警示:可有脑炎、心肌炎、面瘫等多种并发症。患有白血病、淋巴瘤或免疫缺陷性疾病患儿感染水痘时可呈重症,常伴血小板减少而发生暴发性紫癜,危及生命。
(二)风疹
病因:由风疹病毒引起。
症状特点:
在发热第一天出现皮疹,呈红色斑丘疹,疹与疹之间有正常皮肤,压之退色,由面部至躯干至四肢,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全身症状轻。
特别警示:可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严重者会并发风疹脑炎,预后凶险。
(三)猩红热
病因: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症状特点:发热第二天出疹,疹子呈红色针尖状,遍及全身皮肤,疹间无正常皮肤,皮疹压之退色,可见明显指压印。在皮肤褶皱纹处皮疹特别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样褶痕(称为“帕氏线”),在口唇周围却有一层苍白圈。皮疹持续3~5天退疹,一周后全身大片脱皮。
特别警示:高热,中毒症状重,可并发咽喉炎,扁桃体炎,舌苔上有一粒粒小隆起,医学上称为杨梅舌。0%~2%患儿在1~3周后可发生急性肾炎,0%~3%可发生风湿热。
(四)麻疹
病因: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特点:发热第四天出疹,皮疹先呈玫瑰色斑丘疹,继而加深呈暗红色,可融合成片,压之退色,疹与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无痒感。皮疹自头面部至颈至躯干至四肢,同一部位皮疹持续2~3天,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这是麻疹的特征之一。
特别警示:患儿出疹时体温增高,全身症状加重,常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可使结核病恶化,造成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症,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五)幼儿急疹
症状特点:往往在发热第四天出疹,与麻疹相仿,故又称为“野痧子”(麻疹俗称痧子),但与麻疹截然不同的是本病热退疹出。皮疹呈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特别警示: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六)伤寒
病因: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症状特点:发热第六天出疹,玫瑰疹,数量少,见于胸腹部,数天即消退,无脱屑,无色素沉着。
特别警示:由于症状不太明显,粗心大意的家长不容易发现。
(七)肠道病毒感染
病因:由埃可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
症状特点: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与发热天数无相应关系,皮疹呈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泡样皮疹。
特别警示:常伴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全身颈枕后淋巴结肿大。
(八)药物疹
病因:有发热及服药史。
症状特点:皮疹与所用药有关,有斑丘疹、疱疹、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皮疹有痒感,摩擦及受压部位多。
鉴别提示
◆上述这些疾病中,猩红热的皮疹呈全身性一片潮红,很容易识别。
◆风疹、幼儿急疹、麻疹、肠道病毒感染及药物疹患儿,在发热同时虽然都可出现红斑丘疹,但皮疹各有其自身特征,发热与出皮疹相隔的天数也不一样,每种疾病还具有各自的临床特点,鉴别并不困难。
◆麻疹与幼儿急疹虽然都在发热第四天出红疹,但前者体温继续升高,而后者却热退体温正常,很容易区别。
◆由于幼儿急疹患儿在发热的前几天,有可能出现惊厥,从而导致医生给患儿作腰穿查脑脊液以便与中枢感染作鉴别,但如果能全面地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的辅助检查如脑电图,就可避免腰穿给孩子带来的痛苦,甚至在皮疹没有出现前,就能预测孩子患幼儿急疹的可能。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