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的妈妈们,快来分享一下育儿经!
转载http://bbs.gdmm.com/read.php?tid=1451481
孩子厌食,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甜食或零食过多。
对人工喂养的婴儿,有的家长往往在牛奶、奶粉中加过多的糖,使孩子从小养成嗜甜的习惯。甜食似乎是大多数儿童所喜爱的,家长常常给予足量供应,如巧克力、奶糖、水果糖、甜糕点等等。经常吃甜零食,使胃中始终有食物,血糖浓度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使摄食中枢受到抑制,而饱食中枢持续兴奋,孩子没有饥饿感,所以产生厌食。
有些家长已懂得这一道理,开始限制给孩子吃甜食、零食,但孩子的食欲不见好转,这又是什么道理呢?有人调查,在食欲不振的儿童中,大多数从来不喝白开水,只喝甜饮料,如桔子汁、果汁、蜂蜜水、汽水等,许多孩子并不是因为口渴而是因喜欢甜味而喝饮料。这些含糖饮料自然会使血糖升高,饱食中枢兴奋进而产生厌食。
此外,夏季各种冷饮上市,小儿往往抵御不了花色齐全的冷饮的诱惑,父母也不愿拒绝孩子的请求,使孩子吃较多的冷饮。冷饮中糖分较高,造成儿童缺乏饥饿感;另外,冷饮刺激娇嫩的胃肠道,使其功能紊乱,这些均引起小儿食欲不振。
(2)精神心理因素。
儿童吃饭时的情绪不好,常常会影响进食。这是因为人的高级神经中枢活动对胃肠的消化、摄食饱食中枢有影响。情绪不好时,大脑皮层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性降低,使胃肠分泌减少,蠕动减弱,从而对食物消化吸收功能随之降低。这样一来,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人就没有饥饿感而不想进食。小儿吃饭时情绪不好,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没有愉快的进餐气氛。吃饭时,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或家中的过错进行追问、责备,使其进餐的快乐感消失而食欲减少。幼儿因吃饭前的哭闹、挨打、受骂等均影响其情绪,使其吃不下饭。
②注意力分散。小儿进食时,如注意力集中,就可通过视觉、嗅觉、味觉来对食物的色、香、味进行“品尝”,从而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促进胃液分泌而提高食欲。如孩子注意力分散,边听故事边吃,或边玩玩具边吃,边看电视边吃或跑来跑去让家长边追边喂,半天喂一口,都会使食欲低下。
③强迫进食。正常情况下,儿童就餐前胃内空虚,血糖下降,开始有饥饿感及食欲。如果家长让孩子吃饭前吃了零食,饥饿感则会消失;如家长让孩子喝较多的水,冲淡了胃液,也会使其食欲下降;如家长让偏食挑食的孩子吃他不愿吃的食物,则也会引起小儿反感……在这些情况下,强迫进食,使孩子产生厌恶,有的虽在大人的打骂声中吃完饭,但长此以往,他们逐渐视吃饭为一种“苦役”,避之而不及。可见,这种强迫进食带来的病态心理,也是影响孩子食欲的原因之一。
④环境变更。环境的变化使小儿感到茫然,失去安全感,情绪低落,进而影响食欲。这种状况,往往发生在小儿刚上托儿所或幼儿园、孩子的保姆或家长突然变更、小儿因生病而住进陌生的医院等情况下。
(3)微量元素锌缺乏。
母乳中含有较多的锌,但随着哺乳期的延长,其浓度迅速下降。牛奶中的锌元素吸收较困难。动物性食品中的锌一般较植物性食品为多,且吸收利用率高。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小儿,如果添加辅食(动物性食品等)不及时,或经常腹泻等其他原因,造成锌缺乏,会导致食欲低下。
同时,还可伴有其他表现,如生长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异食癖(即喜欢吃纸张、生米、泥土、石灰等非食品物质)以及口腔反复溃疡等。有的孩子外表并不十分瘦弱,也没有明显症状,不被家长发觉。那么,缺锌为什么会不想吃饭呢?这是因为:
①唾液中的味觉素的组成成分之一是锌,缺锌时会影响味觉和食欲。
②缺锌可影响舌头上味蕾的功能,使味觉减退。
③缺锌导致粘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口腔粘膜容易脱落。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堵塞舌乳头上的味蕾小孔,使食物不能引起味觉。
④缺锌使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所需要的各种含锌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到味蕾的结构和功能。总之,缺锌使味觉减退,从而引起食欲低下。
(4)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1、B6、B12、C、烟酸等缺乏时都可引起食欲不振。这些维生素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代谢功能,缺乏时可导致厌食、呕吐、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
①维生素B6缺乏。未及时添加辅食、小儿长期以精制米面为主食、大米淘洗过久、切碎的蔬菜浸泡过久、煮饭时丢弃米汤、进食时不喝菜汤以及食物中加碱等,均可造成维生素B。摄入不足;经常腹泻又会使维生素B6吸收不良。缺乏维生素B1时,患儿烦躁不安,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浮肿等等。
②维生素B2缺乏。烹调时加热温度过高过久、在食物中加碱等,均使食物中维生素B6丧失。缺乏者轻时有食欲不振、疲劳乏力,重时有口角炎、舌炎等等。
③维生素B12缺乏。单纯母乳喂养而不及时添加辅食、长期吃素食而不吃荤食、慢性腹泻等,均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缺乏时虚胖、毛发稀黄、贫血、少哭、不笑、食欲不振、舌炎等。
④叶酸缺乏。长期用牛奶、奶粉喂养而不及时添加辅食,单纯用羊乳喂养,慢性腹泻等,均可造成叶酸缺乏。缺乏时症状与缺乏维生素B12时大体相似。
⑤维生素c缺乏。人工喂养婴儿未及时加菜汤、水果等辅食、食品烹调加热温度过高、长期腹泻等,均可造成维生素c缺乏,产生食欲减退、性情烦躁、牙齿的齿龈肿胀出血等症状。
⑥烟酸缺乏。以玉米面为主食,并且烹调时不加碱,可造成烟酸缺乏。缺乏者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皮肤发炎、舌炎、神经炎等等。所以,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烹调时应加少量碱。
(5)小儿躯体不适和疾病。
小儿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以及口腔溃疡、肠炎、痢疾、伤寒、感冒、肺炎等各种疾病,都可引起食欲不振。由于高热或毒素的作用,可使大脑皮层等神经中枢的活动受到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少而产生厌食。
(6)药物的作用。
孩子生病,常常要服多种药物,许多药物对胃肠道有副作用,产生食欲不振的症状。如红霉素、麦迪霉素、磺胺药、洁霉素、痢特灵、过量的鱼肝油等,均可引起厌食。许多中成药中含糖较多,如肥儿糖浆、龙牡壮骨冲剂等,可使小儿饥饿感消失而食欲下降。
以上种种厌食原因中,甜零食过多及营养素缺乏均系饮食喂养不当所造成,而精神心理因素的矫正,主要靠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病当然应积极治疗,但要避免服药过多、过滥。所以,找出原因就可以采用相应的对策,逐渐纠正孩子的厌食。奉劝家长切记以下几点:饥饱适当,定时进餐,合理搭配,平衡营养,注意习惯。
怎样培养幼儿自己吃饭的习惯?
(1)尽早培养。小儿9~10个月时,可让他试拿小勺吃饭,开始时自己吃几口,然后成人再喂。1岁半左右就可让孩子独立吃完。
(2)循循善诱。应让孩子懂得,自己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以用小鸡、小猫、小兔等孩子喜欢的小动物独立摄食的例子启发他,使他产生自己吃好饭的愿望。当孩子能独立吃几口时,可说些鼓励的话,使其增强信心。
(3)对于依赖性强的幼儿,可采取以下做法:连续几天里给孩子做他最喜欢的饭菜,将饭菜盛好放在孩子面前,然后装着到隔壁房间取东西,在别的房间呆上数分钟,如果孩子能自己吃几口,则适当表扬,鼓励其进一步吃完饭;如孩子仍不愿自己动手,也不要发火,应帮助他吃完饭。下一次重复这一方法。如在3~4天内,每次吃饭时过了10分钟左右还不愿自己吃,则可逐渐减少每餐喂他的食物,3~4天后,待他饥肠辘辘,就会下决心,自己去吃饭。
当孩子能独立把一餐饭吃完一半时,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不愿自己吃,就赶忙去喂他,这只能养成孩子的惰性。正确的方法是,当他停下来不吃时,可问他是否吃饱了,如果说没吃饱则应鼓励其继续吃,对不愿再吃的孩子可象征性地喂他几口,使孩子感到亲切,然后建议他离开餐桌云游戏;如果孩子回答吃饱了,就可让其结束吃饭,有的回答吃饱但实际上未吃饱,也不必担心,当他感到饿得厉害时就会每餐多吃一些。
孩子独立吃饭两周后就不再喂他。有的孩子饭前感到累或患小病,希望家长喂他,家长觉得孩子怪可怜的就喂饭,结果长时间努力培养的自食习惯又毁于一旦,孩子因此而恢复了旧习惯。所以,这时仍应鼓励孩子打起精神自己吃饭。
因此,幼儿不宜进行吃饭比赛,应教育孩子在细嚼慢咽的前提下抓紧时间吃完。
“一。山楂类。可以开胃。一般我会买一种片状的果丹皮,独立包装的,开代后不立即吃完也不会坏,我女儿一次会吃两片吧
二。海苔。也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补点铁之类的微量元素吧。
三。玉米棒子。粗粮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四。饼干。偶尔没到餐时又饿了,不吃怎么办。
五。牛奶。每天三杯,美赞臣3阶段的。这是一定要补充的。
六。坚果类。每天都可以吃点,具体的补什么我也忘记了,反正有次上网看到说小孩子吃点好。
七。酸奶。各种酸奶,优酸乳等。
八。水果。这也是每天必须的。苹果,桔,柚子等,看宝宝的喜好,不一定非要吃什么水果,每种水果都有很好的营养。我的宝宝每段时间的喜好都不一样,爱吃什么给买什么吧。不过橙类是她的最爱。 以上都是好的零食。当然小孩子也会吵着要一些不好的,没营养的零食,只要不是太过份的,我也会给她买,不吃太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