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独立动手的能力

09/05/20 10:53:01 标签:网络文章



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产生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有十五亿人口,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和美国人就差在动手能力上。可见,培养动手能力不单单是纯粹的培养幼儿双手协调这么简单。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双手的活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精细,并对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基础。同时幼儿也在他动手操作过

程中有一定独立思考、不断尝试的能力和空间,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从中获得自信。所以,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下面是我在从事幼教工作的多年中,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

关键字:

独立动手、 独立思考、勇于尝试。

这学期我们开展培养幼儿“独立动手操作、勇于尝试”这一课题以来,经过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培养。我们班的小朋友的独立动手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遇到问题孩子们也能很敢于动手去尝试。

独立性是孩子终身发展非常重要的素质。意大利的伟大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孩子们有很大的潜能,就像一棵植物一样能够自长,教育者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她还提出了教育要引导孩子们走独立的道路,一旦孩子们能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那么,深藏在孩子们内部的各种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我国的传统教育就很忽视孩子独立动手的能力,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处处包办代替的,很少给孩子独立动手做事的机会,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教育下,我们的大多数小朋友的依赖性、独立动手能力都很差。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孩子大学毕业后,国家包分配不需要自己去找工作,但是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现在大学毕业国家不再统一分配,需要每个人都有择业和创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缺乏独立性,将来就会很难找工作、甚至是生存。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我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环境”我很赞同他的观点,环境是无形的、隐性的,但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效果。虽说只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如果你有一个相应的环境的话,我想对你的开展会如虎添翼,开展起来会得心应手,像我们进行活动室的环境布置,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幼儿园也要求大班的环境布置孩子的参与率是百分之六十。这时我和孩子们会一起讨论怎样布置我们活动室,然后让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动手画画、做手工等。还有,我们班上的三个老师都商量好,自己的事情一定各自完成,以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平时通过故事、表演等形式引导幼儿体会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而获得成功时的喜悦。重点表扬班里动手能力较强或动手能力有进步的幼儿,以让他们感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在平时也时时不忘教育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这不是在无形中就已经给孩子们提供里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的榜样吗?

其次,放手让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生活能力的获得过程就是孩子们独立动手能力发展的过程。无论是吃饭穿衣,铺床叠被,洗手帕,浇花等。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开始往往做不好,浇花是,很可能会把花给浇死,因为他浇很多的水,也会把旁边搞的一片狼籍,到处是水,甚至还给自己的衣服也浇上;吃饭时饭粒会洒满身上、地上,拿筷子的手也还不协调;穿衣服不是反了就是纽扣扣错了;叠被子不是这里突出来了,就是那里凹下去了••••••,可是,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如:记得新来的夏夏小朋友刚来幼儿园时,吃饭时满桌子、满地都是饭粒,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一半进肚子,一半在肚子外面”,样子十分狼狈,经过他天天的反复“练习”到后来小朋友说:“夏夏的桌子好干净啊!”又如,班上的铭铭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较差,平时在家还好,有妈妈的帮忙,可在幼儿园,我们是要求孩子们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的。现在夏天又来临了,小朋友经常要换衣服,不然就很容易感冒、着谅的,这可把铭铭急坏了,刚开始他换衣服时总是跑到我的身边用可怜的眼光向我求救,每当这时我的心里也很不好受,帮他吧,他永远学不会;不帮他吧,又不太忍心,经过一翻心理战,最后决定狠下心,不帮他,开始,他穿的很艰难,到后来,他穿衣服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不,班上穿衣服比赛他还拿了冠军呢!经过种种的实践,我觉得对孩子不要求全责任,也不要看到孩子一做不好就去代替,这样等于剥夺了孩子们锻炼的一次宝贵机会,只有让孩子自己亲自动手去做,才能提高他们的独立动手的能力。

再次,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尝试的能力。

爱说爱问爱动脑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就是在不断地问,不断地说,不断地想,最后是不断地动手做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事物,形成自主意识,我常常看到有一些家长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利用一切时间来丰富孩子的知识。其实在给孩子讲述或问问题的时候,家长也要不断地给孩子提问题,让他去思考,说完、想完了,还应该给机会让他去试一试,亲身地体验一下。这样孩子便有了亲身体验经历、动手操作的能力。记得有一次开水桶的水龙头坏了,班上有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说:“老师,让我试一试看能不能修好?”正好,我还正想着应该怎样处理呢?这个小朋友,先是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我想这时他正在思考应该怎样着手修,过一会儿他开始动手了,第一次,他没成功;第二次,还是没成功;第三次,终于成功了。在一旁的小朋友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在一旁也为他捏了一把汗。由始至终,我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动手去帮助过他,是他自己在想问题,后来他在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到他自己动手去修,去尝试,很幸运,到最后,他成功了。

最后,要说的是,在培养孩子独立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孩子克服捆困难的意志品质。因为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饭、收拾玩具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服一定困难的。有一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不干了。家长有时就心软了,又去包办了。家长要战胜自我,不要看到孩子一哭、一闹、一求助,就心软,妥协而放弃要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要知道,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如果我们爱孩子,那就要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放手让他自己走自己的路。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