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圆明园荷花节游记

09/07/16 16:32:14 标签:圆明园 荷花

2009年7月12日   多云   星期日

  上周游罢紫竹院,意尤未足,加之临近夏伏,闷热的桑拿天更叫人一心念着那荷花池的清幽雅致。听说,圆明园第14届荷花节开幕了。那圆明园,湖面有10万余平方米的荷花,配合自然生荷花,陆地上还摆放了近400种数百盆盆荷。于是,本周相约着赶赴荷花节。

  车子挤挤捱捱,中午时分,我们从绮春园宫门进入公园。首先看见的,是一排餐饮、书籍的临时售卖点。这里,各色小吃一应俱全。虽然,我也和大多数游人一样在这里拿着烤鱼、烤肉串大吃大嚼。但是,内心里却颇觉遗憾,深恐这人间烟火唐突了满园清荷。

  简单的午餐后,开始正式游览。

  绮春园的荷池面积较小,并且大多数池面上仅铺了半塘新荷。

  所以,我们匆匆绕鉴碧亭,过残桥,经涵秋馆,往福海景区而去。

  一行人,随心漫步。累了,就在小湖边席地而坐。这样停停走走,倒也还算惬意。

  小豆子或是看陌生的小姐姐画画,或是和陌生的小哥哥游戏,游兴颇高。

  途径凤麟洲遗址,一座九曲仿木桥上更是铺满红豆的欢笑。仿木桥实为金属构造,小胖丫头跳跃其上,桥板隐约弹动,脚下噔噔作响。小豆子心上大乐,顶着烈日,在桥面上不知疲倦地来回奔跑。

  此处,荷花渐渐繁复。九曲桥下潺潺流水,袅袅荷香,青荷碧影,红衣翠裳。

  然而,夏日晒得人也有些倦了。所以,一行人亦不多留,急匆匆依旧朝福海景区走去。

  印象里,福海旁有一处精致的茶社。2008年夏日,我曾陪同父母为新建成的九州风苑,遍游圆明园。父母退休后每日散步数里,游览半日,倒比我精神。当日精疲力尽,神焦气燥时,这茶社救了我。茶社内设空调,舍内清爽舒适,有唐装女子调筝弹琴,曲声悠扬。茶社外,满塘清荷,临栏可观。

  不料,茶社装修中。这真是时过境迁,荷花依旧,人物皆非。

  坐在茶社外,我的思绪回到去年。同样的荷花节,去年和父母同游,心里眼里只是风景,今年和女儿同游,心里眼里却只顾得小人儿。那样悠闲的时光,不知何时才能重现。那样轻松的幸福,不知何时才能再有。

  不过,红豆周岁以前,我轻易不出门游玩。红豆周岁以后,为开阔她的眼界心胸,才会如此频繁出游。生活总是如此,有乐有忧,有失有得。

  稍作休息,我又重新鼓舞起游兴来。

  福海景区水域开阔,古莲、睡莲、王莲各种莲花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田田的荷叶层层叠叠地在池中蔓延开来。微风轻轻拂过,满塘荷叶轻舞,打着旋儿荡漾着,滚起层层翠波,去烘托叶中荷花的清秀与曼妙。

  坐在荷塘边,睡莲粉蕊含苞,柔媚娇艳。透过密密连连的圆叶看下去,鱼儿欢快轻盈地在莲叶间穿梭往来。同小红豆扯碎一片面包,扔在塘边逗弄小鱼。鱼啄莲梗,鱼动莲叶,叫人不由得想起一首乐府诗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沿着岸边绕塘而行,一座高拱的小桥成为正在行走敏感期的小红豆的游戏场。妈妈携着她,攀爬得累了,便倚桥而坐,不管那行人或诧异或微笑的关注。

  忽然发现,桥下不远,是一个荷花渡口。一只鱼鹰系在渡口旁的竹杆上,静静地看着那些挂着大红灯笼的渡船来来往往。

  耶!~ 赶紧呼朋引伴,拉着红豆奔上渡口浮船,等到渡船来载。

  渡船大约五分钟即到。登上船来,满塘里十分荷叶五分花。小船悠悠,缓缓荡过窄窄的一条水径。这真是,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淘气的红豆按捺不住清凉湖水的诱惑,不多时便开始伏在船边,用小手将湖水尽情掬、捧、拨、撩,吓得奶奶闭着眼,连荷花也不敢再看。

 

  可惜,船行大约十分钟就靠了岸,红豆哭闹着不肯上去。等妈妈安抚她平静下来,她很快的也就进入了梦乡。为此,我们只得抱着、推着她,缓缓踏上归程。

  这一次访莲,似乎又未尽兴。不过,这样意尤未尽的感觉,大约才是最美好的。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