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长的家庭环境

09/07/23 10:32:07 标签:

科学家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可以给儿童提供一定的信息量,而足够的信息量是创造力形成和开发的前提。良好的家庭环境大人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儿童的思维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同的家庭对儿童有不同的影响。专制型家庭以自己的兴趣左右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的刻板、呆滞,缺乏活力;溺爱型家庭会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和神经质;民主型家庭则会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朱克曼研究了1901年至1972年美国培养出来的7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社会经济出身(见表),得出结论:不管是遗传的还是社会的原因,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社会出身仍然高度集中于那些能够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开端以便获得为制度所承认的机会的家庭里。专业人员的家庭提供了教育和社会的联合优势[1]

  表1 美国培养出来的诺贝尔获奖人(1901-1972)和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1935-1940)的父亲的职业情况

父亲的职业专业人员※经理和
企业主
农民零售、服务和
事务工作人员
熟练和
非熟练工人
情况不详总人数
诺贝尔获奖者
比例,%
53.528.22.87.08.5-71
科学家比例,%29.118.719.513.118.01.52695

※专业人员是指大学教授、教师、医生、工程师、律师、法官、牧师和艺术家等。

  不管是来自什么背景的家庭,科学家从小的好奇心、兴趣和后来的职业选择通常都得到了家庭成员的鼓励和支持,这些家庭成员有的是父亲,有的是母亲,有的是叔父,有的甚至是祖父母。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的父亲是数学教授,父亲的影响是从小培养了儿子对数学与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并引导儿子把研究数学同解决物理学的新问题结合起来。

  俄国化学家、化学周期表的发现者门捷列夫(P.I.Mendeleev[2],1834-1909)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双目失明了,不仅没有经济收入还要花销医疗费,但他的母亲仍然坚持送孩子上学。当门捷列夫展现出才能后,由于当地没有好的大学,母亲把家从西伯利亚先迁到莫斯科后又迁到彼得堡,在门捷列夫遭到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拒绝后,最终母亲把门捷列夫送进了师范学院。

  因发现氩气获得1904年物理奖的瑞利勋爵(Rayleigh,1842-1909)出生在英格兰一个教育非常落后的地方,小瑞利和别的孩子一样打闹贪玩。为了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父母决定迁居首都伦敦。由于初来乍到不适应伦敦的气候,小瑞利卧病在床,父亲又给他请来家庭教师,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瑞利的成绩迅速赶上。

  超导现象的发现者昂内斯(H.Kamerlingh-Onnes,1853-1926)的父母为了培养他的兴趣,特意腾出阁楼作为他专用的“天文台” 和“实验室”。一次,昂内斯做实验时不小心是实验室着火,烧点了半座楼房,但他的父母并没有责怪他,反而鼓励和支持他继续自己感兴趣的实验。

  比埃尔·居里(P.Curie,1859-1906)的父亲是一个医生,但常常研究科学。他认识到孩子喜欢独立思考,担心学校的常规教育和训练会束缚孩子的思维,决定不送两个孩子上小学和中学。他们的父母先是在家里亲自进行启蒙教育,后来又为他们请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家庭教师。1903年比埃尔·居里与妻子居里夫人(Marie Sklodowsk-Curie,1867-1934)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著名化学家、1927年化学奖获得者魏兰德(H.O.Wieland,1877-1957)的父亲因为出生银器首饰制作世家,也需要儿子们学习继承父业,不许他们上学读书。魏兰德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坚决要求儿子上学,为此和丈夫发生了分歧,最后母亲只好把魏兰德送到娘家上学。

  瑞士著名外科医生科歇尔(E.T.Kocher,1841-1917)在24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打算自己挂牌行医。正在这时,科歇尔的外祖父认为科歇尔是一位高材生,具有进一步深造争取成大器的条件,就劝他继续学习。后来科歇尔接受了外祖父的建议,回到母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09年,68岁的科科歇尔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

  古斯塔夫·赫兹(G.Hertz,1887-1975)(小赫兹)的叔父亨利希·赫兹(老赫兹)是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发生和接受的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小赫兹的母亲经常带他叔父家去玩,有意识地让小赫兹接受叔父的影响和教育。尽管老赫兹研究工作十分繁忙,当他发现小赫兹也像自己一样喜欢数学核物理时,就特地抽出时间对小赫兹进行基础启蒙教育。小赫兹在自己26岁时就与弗兰克(J.Frank,1882-1964)分享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E.Buchner,1860-1917)是农民家庭出生,父亲从两个儿子懂事时就给他们讲述祖辈缺少文化的艰难。为了让两人有较多的时间安心学习,父母和姐姐承担了全部农活和较家务,只要看见他们在读书,就不让他们干活。后来,兄弟俩人先后考上慕尼黑大学。因对发酵过程的深入研究,比希纳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