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中国父母!

09/08/14 21:47:04 标签:

    昨晚餐后,到东大院一个亲戚家去做一个女孩的思想工作。她今年高考成绩很差,她妈妈要我去,是为了劝说她同意报考本地的大专院校或复读。

          她几乎是我看着长大的,8年前,我刚到市区工作时,她在附小上四年级。那是的她,懂事、乖巧、可爱,学习也认真,作业做得很工整。我一直很喜欢她。

     后来,因忙于工作和学习,加上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很少到她家去,和她的沟通交流也就少了。但我仍认为,她是个好女孩。

         直到去年下半年,她妈妈打电话给我,让我去做她的思想工作。说她离家出走了好几天,家里将能找的地方都找过了,她爸爸甚至将附小附近的厕所都找了好几遍,但依然没找到她!后来,她一个男同学的父母打电话给他们,他们才知她在人家家里。于是,就领回了她。但她不愿继续上学了,尽管那时,她正处于高三!父母心急如焚,流尽了眼泪,磨破了嘴皮,她就是不愿再去上学!实在没辙了,他们想起了我这个救火队员。在我的含泪劝说下,她终于同意回校了,但仍时不时得“为难”一下父母,搞得她父母天天战战兢兢,生怕有个什么闪失。那时的她,就像公主一样,什么要求家里都答应,就为了哄她参加完高考。l

     今天,又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位年仅15岁半的网瘾少年在被送入广西南宁一家戒网瘾训练营10多个小时后便突然死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涉嫌致使网瘾少年死亡的4名嫌疑人竟是负责帮助戒除网瘾的训练营教官。记者采访了训练营中其他孩子的家长,让我们来看下面这段对话--

记者:您曾经两次把孩子送到戒网瘾的训练营,是吧。

张母:是,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记者:他好像很反感你们把他送到那里,说现在跟你们基本不说话。

张母:是啊。现在我们也很无奈。

记者:当初是怎么想到送儿子去这样的机构的?

张母:开始是在南方电视台看到这个消息的,当时他们要招募一个网瘾少年进拯救训练营,是免费的,我们打电话过去,说人已经满了。然后只好花钱把孩子送去了。

记者:您在把孩子送去之前了解过这些学校吗?

张母:看了南方电视台的报道,我们就去了解这个学校。前后大概去了3次,他们的心理老师接待的。

记者:孩子认为你们是上当受骗了,被蒙蔽了,花钱把他送去一个非人的地方,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变本加厉。

张母:唉!我们也是想为孩子好啊。

记者:但孩子们反映,刚进去就要关禁闭,稍有不从就打,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很大伤害。这些您儿子跟您说过吗?

张母:后来我们做家庭治疗的时候,孩子把这个情况跟我说了。心理老师当初给出的解释是,一些教官难免在教育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可合同写的是不影响身体,也就是说死不了就行了。这个是我儿子当时的原话。现在我想起来,很后悔。

记者:按您儿子的说法,这样的地方完全是以暴制暴,对于戒除网瘾没有任何作用。他在那里不仅没学好,还学了很多坏毛病,比如打人,说粗话什么的。

张母:这个怎么说呢,白云可能要比起航好一点。现在我们想起来,可能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也不排除这种现象。

记者:您儿子说,你们把他送去那样的地方,他很恨你们。

张母:唉,我们也是为了孩子着想,我们现在的心情,估计只有送进去孩子的家长才知道。

记者:您儿子说他爸爸写过血书,说再也不送他去那种地方了。

张母:唉,嘴上说不送了,可是有合适的场所我们还是会去看看的。可现在孩子跟我们之间已经完全没有信任感了,这次放暑假,他爸爸说带他出去玩儿,他说不去,怕我们把他骗到哪里。

记者:可能你们几次送他去,他不敢再信任你们了。

张母:是啊。第二次送他进去的这两个月,我们几次去看他,他对我们都很反感,面也没见上几次。后来他把电击的事跟我说了,我和他爸爸就商量把他接出来,但他后来自己跑了。本来我们是不打算让他参加这次中考的,想着明年重新来,可他执意要考,说绝对不复读。我们确实犟不过他,也怕给他留下什么伤害。后来6月初有个英语口语考试,我们打算先请假半天,由两个教官护着他考完了再送回来。没想到考完以后,他自己跑了,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找着。

记者:后来他回家了吗?

张母:不知道他哪来的钱,后来他买了把刀,在我们家门口守着。我晚上回家的时候,他拿刀指着我,说什么不要说话,然后把我捆了起来。唉!等他爸爸回来的时候,他也用同样的方法,把他爸爸捆了起来,后来他把我们的手机卡丢了,手机卖了。他问他爸,还送不送?他爸看他当时很激动,就说不送了。他不信,说要他爸写血书,他爸没办法,就写了。

记者:家长和孩子怎么变成像敌人一样了呢?

张母:我们确实很无奈了。我们跟孩子解释过,可是他也听不进,他给我的答复真的挺无奈的:青春期自然现象,过几年就好了。

记者:那您今后怎么打算的?

张母:我们想给他找家高中,让他读,这没问题。可是他好像对学校已经失望了,说要去读职中,学一门技术。我们想,等他慢慢长大了,成熟了,可能会好起来吧。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知道大家看了上述对话有何感想?我真是百感交集,联想到前些日子,小舅说大舅家的独生女儿离家出走了。她妈妈在生下她后就去世了,她跟爸爸相依为命,不到20岁的她已经不止一次离家出走了,但这次好像动了真格,居然留张纸条给他爸说不要找他了,要她爸老了就去找她的叔叔姑姑们赡养。而小舅家的女孩子才13岁左右,居然也离家出走了几天,后来被他们找回来了。小舅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丫头,不知她的小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也不知如何做才能让她懂事听话。

我作为一个7虚岁男孩的妈妈,经常有人问我,如果给我再生一个孩子的指标,是否愿意再生一个?每次,我都毅然决然得说不。他们以为我担心影响身材,其实不是。我是觉得在中国这个转型期的社会,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日益长大的孩子,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我们做家长的,能引导好现有的一个孩子,就足够满足足够快慰了!

做了母亲的我,真的感觉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小心翼翼得试图扮演好上帝给我的神圣角色--母亲,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和懈怠,我关注着他的身体健康、智力发育、情操陶冶、人格塑造和个性形成,甚至留意着他的情绪变化。在他刚能听懂我们说话时,我就一直坚持以朋友的语气和他沟通,将他看做和我们完全平等的个体,而非我们的附属物。

中午,儿子在洗碗,我站在旁边和他说话,我说我想做他最忠实的朋友,分享他的快乐和骄傲,分担他的痛苦和忧伤。同时,我也请他做我最好的朋友,在我脆弱时给我加油,在我开心时与我分享。他一脸幸福地答应了!

看着跌宕不定的股市,我想孩子就像股票,尽管前景扑朔迷离,尽管不知我们将用一生去经营的股票会是哪种类型,垃圾股?潜力股?还是绩优股?但全心全意地付出后,回望孩子成长的印记时,我们就会少些遗憾多些欣慰吧!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