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阻碍宝贝健康成长

09/09/14 09:02:49 标签:

 很多做父母的,因为对宝贝太好,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怕出危险,怕生事端;要不就是担心宝贝受委屈、不高兴,真的是捧着怕摔、含着怕化……但偏偏是这些好心和过分的溺爱,这种一厢情愿的父母的“好心”成为阻碍宝贝健康成长的“坏事儿”。以下10件事不受宝贝的欢迎,你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害怕宝贝之间争抢

  故事:陈规带着妻儿回老家,当大人们一起聊天叙旧时,儿子也和小伙伴们玩成一片了。可不一会儿,院子外就传来儿子的哭声。出去一看,才知道小家伙是因为和别人争玩具给闹的。陈规妻子边哄边说:“他们是野惯了的宝贝,你怎么能和人家抢东西呢?”

  点评:很多父母带着宝贝出去玩时,常常会叮嘱:别和人家抢。因为他们都想做一个有教养的家长,希望宝贝不去抢;另外,万一对方个头大,可能自己的宝贝吃亏,退一步海阔天空,家长们早已深谙此道。实际上,宝贝之间的争抢是否真的这么可怕呢?也未必。懂得争抢是人性的一种本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引导。可以尝试告诉宝贝,属于自己的不妨争回来,自己喜欢的不妨去争取,但不能不择手段。如果宝贝连争抢的本能都不具备,连争抢的勇气都没有,长大以后,面对竞争,谁又会去帮他争取呢

  对宝贝的行为过分担心

  故事:有个朋友的妻子,为了方便给楼顶上的花草浇水,她在楼台旁边搭了个五寸多高的小木凳,每天她就站在这个小木凳上浇水。一次,她刚提上水准备上凳子浇花,却发现4岁的女儿早就爬上了凳子玩了,这可吓坏了母亲:“哇,宝贝快下来!”

  点评:中国式的教育是家长处处呵护、担心宝贝受一点伤,结果使宝贝弱不禁风,遇到困难时总是一脸的沮丧,这样势必会影响宝贝的成长。如果你连爬上一张矮凳子这样的主动权都不交给她,那么以后她做什么都是战战兢兢。

  给宝贝做说谎的榜样

  故事:吃过晚餐后,许勇坐在电脑前,正在为明天的销售方案该怎么做而发愁,电话响了,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按下了免提键:“许勇吗?”“叔叔,我是蓓蓓。”“蓓蓓,你爸爸在家么?我们这三缺一,叫他快点来。”蓓蓓刚想叫爸爸,妻子看到愁眉不展的许勇,回话说:“不好意思呀,许勇这会儿有点事出门了。 ”

  点评:大人经常会无意中说谎,比如和同事通电话的时候,明明正在家里和宝贝玩,却告诉对方正在写东西,为的是不让对方打搅……大人的谎言有时是善意的,却没有想到在宝贝心里留下了烙印,到他也说谎的时候,大人有什么资格摆出一副“你不能”的姿态

  过分强调“赢”的观念

  故事:星期天上午,徐航和3岁多的儿子一块下跳棋,虽说徐航只是陪着儿子玩,纯粹是消遣,但小宝贝的思维哪比得上成人?徐航不经意的一步棋,让胜利已成定局。这时候,儿子可不乐意了,看到小家伙哭丧着脸,徐航才回过神来:“哦哦,我下错了应该是放这里的。”随着他的悔棋,战局马上改观,儿子又重新露出笑容。

  点评:在每次宝贝们有比赛时,最激动的往往不是宝贝而是他们的爸爸妈咪,他们会参与宝贝与宝贝之间的比赛,例如帮他们钻空子,帮他们出主意,提醒他们正确答案……事实上,父母对输赢观念的强调,更容易让宝贝处在输不得的处境之中,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把成功看得过重,从而让心理变得脆弱。

  害怕宝贝向你提出要求

  故事:赵锦华什么都不怕,就怕带着5岁的儿子去逛超市,因为宝贝一见琳琅满目的玩具就会乐得手舞足蹈,一会儿看中了一辆汽车,一会儿又想买个天线宝贝。满足不了要求就又哭又闹,让父母束手无策。

  点评:4岁的宝贝已经开始学会主动跟父母提要求,甚至用各种方法来获得批准。因此,一些父母很怕宝贝提要求,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拒绝,或者如何做才能两全其美。因为这个年龄的宝贝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了,因此当他提出要求的时候,我们不妨听听他们的想法,和他们制定一个规划,如条件符合,就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宝贝在愿望满足时会格外珍惜。

  “付酬”家务弊大于利

  故事:今天是婷婷奶奶的生日,一大早家里就忙开了。十点左右,客人陆续来了,妈咪一边忙着倒茶,一边吩咐婷婷给客人洗水果。一贯给父母“长脸”的婷婷这次却没有像以前那么乖巧。直到妈咪说:“快去,洗一个五毛钱。”她才乐呵呵地去了。

  点评:如果一个6岁的宝贝主动帮你干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浇花等,你应对他的这种表现给予表扬,但切勿说:“你天天这样做,妈咪每星期多给你10元零用钱。”或者用物质引诱的方法:“乖乖,将自己的碗筷端到厨房,我就给你吃一杯冰淇淋!”因为说到底,物质奖励不能帮助宝贝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的品德。

  立即满足宝贝的愿望

  故事:清晨,妈咪走进房间:“起床了,兵兵。快穿衣服。”说着,妈咪拿起一件绿色的衣服。“不,我要穿那件黄的。”“好,好,穿黄色的。”“兵兵,穿运动鞋。”“我不穿,要那双会发光的。”“好,好,穿发光的鞋子。”“星期天去看爷爷,好吗?”“不,我要去儿童乐园。”“好,好,去儿童乐园。 ”……

  点评:宝贝要什么,就给什么;更有很多父母通过对宝贝察言观色来了解其愿望,并立即给予百分之百的满足。殊不知,这会使宝贝从童年时代起就失去渴望和追求感,更不会明白真正的幸福只有通过努力才能争取到。所以,如果对宝贝的愿望一流露,甚至还没有流露之前,就千方百计地予以满足,就会使你宝贝的童年失去魔力和魅力。

  “主动”帮他分辨是非

  故事:刘君的儿子和一个小弟弟在玩,妻子走出来说,家里只有一个苹果了,给谁吃?按照刘君的意思,小弟弟既是客,又比儿子小,这苹果应该让给小弟弟了。但这是大人的常规思维,也想不到有什么更合适的办法了。可出人意料的是,刘君的儿子却说,把苹果分成两半,我要小半儿的,弟弟要大半的。这真让所有大人大跌眼镜。

  点评:主动帮宝贝分辨是非,听起来是件好事。仔细想想,你这么主动地帮助宝贝辨别是非,跨过一些挫折的门槛,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宝贝身上了,这样,只会束缚他自己的思维。

  不尊重小孩的隐私

  故事:徐蕾和邻居街坊聊天时,妈咪们都说着各自小宝贝的乐事趣闻。徐蕾也无意中说道:“我家佳佳呀,都7岁了,前几天还让我们房间‘发大水’了。”这事后来成了小朋友取笑佳佳的把柄,让佳佳好长时间都闷闷不乐。

  点评:如果你与邻居私下谈论你5岁的儿子夜晚睡觉还离不开奶嘴,宝贝知道后自尊心就会大受伤害;如果爸爸在熟人面前诉说他8岁的宝贝还尿床,这种揭短行为也会使儿子对父亲失去好感和信任。每一个人,即使他还完全是一个小宝贝,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领域,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随意干涉。因此,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宝贝某一方面如果牵涉其个人私事或隐私,大人应予以尊重,千万别向外人揭短。

  饭桌上的妥协者

  故事:“开饭喽!”听到妈咪的声音,思思从自己的房间跑了出来,一看是青椒炒肉丝加西红柿蛋汤就噘起了嘴:“又是这套,我不吃。”“那你喝牛奶吧。”“不要,我要稀饭。”“好,好,我这就去帮你买。”

  点评:这个菜不吃,那个菜也不合口味,宝贝总对饭菜百般挑剔,可你却百依百顺:嫌鱼肉腥,就改吃红烧肉;青菜不吃,就改吃水果;要吃汉堡包、炸薯条,就去快餐店。久而久之,宝贝就摸透你的心理,一不称心如意,就饭碗一推,耍起赖来,餐桌上的闹剧愈演愈烈。宝贝正确饮食的基本法则是:给宝贝吃什么,何时吃和如何吃,由父母决定;而宝贝是否爱吃和吃多少由宝贝自己决定。

正文从这里开始: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