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很无助,孩子一天天长大,在育儿方面我时常感到自己是在孤军奋战。不过,为了儿子我会继续努力,相信以后会见到效果的。
最近有一种现象让我很无奈,我在陪儿子玩耍,教他认物的时候,婆婆总是在一旁打扰,要么喊放放、不停的跟他说话,要么拿东西故意敲来敲去,制造动静吸引他。很反感。孩子在专心的玩的时候,是不希望大人打扰的,而且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注意力集中而伤透脑筋,怎么还会在他专注的玩时去打断他呢?“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因新的刺激而转移,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特点。家长可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的游戏环境。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游戏角,让糖果等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远离孩子的视线。在与孩子游戏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适时地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比如,当孩子在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时,家长不要随意地去打扰孩子。若这时家长一会儿让孩子去吃水果,一会儿又问他饿了没,孩子的活动被家长打断多次,时间一长,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我注意观察过放放,有些时候他能专心的玩一件玩具很久,比如一个小汽车,他拿在手里,翻过来掉过去的看,掰开车门,转动车轮,用手指抠凹下部分、推着在游戏垫上爬...看着他专注的样子,真是让人喜爱。这个时候,我通常只是默默看着他,不让他发生什么危险(比如摔倒、吞咽小东西等),尽量让他安静的自己玩。过了这个时间,他会主动要求跟大人交流,这个时候大人再加入他的游戏,陪他玩也不迟。昨天晚上,放放爸爸去办公室,奶奶早早睡觉了,我一个人带放放在客厅游戏垫上玩,我们认卡片,我们堆积木,我们学小猫小狗叫,放放玩的可开心了。玩过之后,喂了些米粉,然后就洗漱上床准备睡觉了。专家说“儿童睡觉前应该有一段安静时间”。所以每天上床后,我就把音乐打开,音量调低。放放是不会一上床就睡到,通常都是玩一会儿,可能是穿得少了,活动比较自由,他在床上滚来滚去,非常开心。但是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我就会把音乐关掉,把灯熄掉,然后躺好不理他。他又折腾一会儿,见没人理他,慢慢的就安静下来,自己入睡了。
最后,我觉得家长陪孩子玩,对孩子有益的游戏有太多了,家长更完全可以自己开动脑筋,创造出更多的好玩的游戏。只要孩子感兴趣,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和知识,就是好游戏。“婴幼儿学有两种,有趣的学和枯燥的学;有趣的学就是玩。婴幼儿玩也有两种,有益的玩和无聊的玩;有益的玩就是学。我们要求学中有玩,玩中有学,这是最优的不露痕迹的教育。如果提倡无聊的“玩”,孩子没有兴趣,没有成人的关注和参与,没有兴致勃勃的思考、操作、阅读……游游荡荡无所事事,那才是儿童的“监狱”。”我非常赞同冯教授的这一理论。所以,家长的责任重大,陪孩子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需要开动脑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