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将李开复《给父母的四个建议》放在QQ空间里,大家都很关注,大多也能认同,但总有一种疑惑的声音在反响:“那样的教育观念和做法,在中国的国情下能让孩子顺利的成长和发展吗?”同样,也有人认为毕竟那是在外国成长的李开复,他所受的教育和在中国的教育史迥然不同的,但如果去看看李开复的书就会明白他于父亲身上承继下来的“中国结”,或许就能更理解他的观念并不是脱离现实的。
就此,想思考一下作为在中国国情下成长的孩子,怎样的成长才是健康。以我的三种身份的体验和经历来思考这个问题,希望大家一起交流。
作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下,第一代的独生子女,我想谈大家对独生子女的一些认识,现在绝大部分的家庭都已经是“421”结构形式,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成了一个家庭的问题,还会是学校教育中主体对象的教育问题,同样还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不是独生子女成长过来的成年人,可能总会有这样的想法,大多独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独尊”,千宠爱于一身,常常在家庭教育上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极端,一是宠爱过度,终成溺爱;二是严格苛求,终成漠视;两种看似不同的教育观念,结果都是给孩子带来残缺的成长和身心。可能大家都以为这只是“度”的把握不同而已,其实,两者都有一个共性,但它是隐性显现的,那就是:“对孩子的极端不尊重”,孩子身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尊”。 前一种,宠爱过度中成长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骄横纵欲,无视他人,拥有“极度自我”的人,但拥有“自我”却未必是拥有“自尊”,因为他们只是知道无止尽的“索取”,却从不知道“给予”,这难道仅仅是他们的错吗?不是,是我们做家长在永远无止尽的“付出”,却从来不知道去“索取”,将孩子的成长永远庇护在自己的翅翼下,剥夺了孩子成长中“自我发展”的需要。后一种,苛求漠视里成长的孩子,这种孩子成长往往会被大家所忽略,因为这种孩子常会失去“自我”,规矩无逾,察言观色,妄自菲薄,多以“他人”为中心,所以这类孩子的成长里也没有真正的“自尊”,但这种孩子确实很多中国的家庭里所期望培养的,这有着较深的历史原因。可这样的成长就真的能健康发展吗?想想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不少孩子即便步入最高的学府的殿堂,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发展却为什么总是及不上某些国家的孩子。
“自尊”永远都是一个最人性而尤有人文意味的一个词,因为只有真正的“自尊”才会有自爱,有自爱才会有珍惜和感恩。
第二点,从第二个身份,教育者的角色来思考。老师的身份,有着特殊的意义,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很多时候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比父母的还要多,老师要关注的问题有时也比父母细致和全面,而我们所面临的现状,丝毫不容乐观,甚至有着很多无法消解的“纠结”。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的个性上的“嚣张”,学生的“奇装异服”,学生的粗鄙的言行,确实让不少的老师难以吃消。在我们眼里貌似不合情理,难以理解的一切,其实,这原因就是和上面所说的那两种家庭教育中成长过来后的延续,只是我们做为老师未必能深入的了解到和勇敢的接纳,学生已经成为是一种家庭教育下的“产物”,但未必是一种家庭生活里培养出来的“人”,“产物”是“死”的,是模式化得,“人”是“活”的,是灵动多样的。而我们能看到得却是“产物”,同样“自尊”更谈不上了。只有得到过“尊重”的人,才有可能“自尊”,才能“尊重他人”。所以有时对于某些学生的行为就只剩“无奈”和“怜悯”了。
今天的上课铃响后,某男生迟到,报告进来,进来后全当全班同学和我的面前,很“灵活”的将手上的篮球从讲台旁投掷到最后一张桌子的某生手上,抛物线从大家的头上飞过,还好不伤无辜,接着还潇洒的从旁扭开一支矿泉水瓶的瓶盖,咕咕喝起来,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看着我。我只说了一句,先站站休息,我们要上课(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浪费时间不上课的)。上课过了5分钟,我就让他坐下听课,他也挺认真的,我顺利的讲完课。下课后,我才找到了他聊了几句,他的表情有点尴尬,我说:“你不是有心要这样对待大家和老师的,我知道。你是无心的,因为你当时是率性而已。”他的表情才露了点放松的神色,“可是,你的行为却容易令他人误解,因为你的行为没有注意场合,没有尊重大家和老师,如果换成别人,稍意气用事的,就会以为你是“特意”这样做的,那就会变成误解,甚至伤害了别人。你想想吧。”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小过失虽无心但却易误解。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行为很常见,很容易激怒不了解实情的老师或同学,同时,他们的行为确实也不是“有意特地”的,还是一些“孩子气”的言行,或没有真正形成和理解“自尊”的结果。因为在家庭里他所接受的教育或影响,就是没有得到尊重的生活。
第三,作为一位新生代的妈咪,对待我的孩子,我就更能真切体会其中的得失了。孩子,小的时候,自以为是的我们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不必太在意他们;孩子,大的时候,自以为是的我们又说孩子再“大”,我们也是他父母,所以他们还是要听我们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孩子就永远都是在我们的“阴影”下成就的“孩子”。
在现实里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这样的问题:(1)在公交车上没有孩子独立的座位,没有婴儿车存放的地方,没有适合孩子上下的台阶;(2)在公共厕所,不少的长辈或父母,直接把孩子抱到洗手盆里大小便,或直接在大街小巷上,扒下裤子就来。(3)在不少的餐厅,不提供孩子的座位或洗刷用的地方,不提供孩子娱乐的空间(这是为什么麦记和K记,小朋友喜欢去的其中一个原因)。(4)游乐场所,充斥的更多是利润的追逐,色情暴力的诱惑,真正适合孩子身心健康的场所少之又少。(5)电视上的选秀活动,让孩子像一个成人一样的吹捧、成人化的竞争、成人化的“感言”(最受不了这个)。(6)幼儿园更是“烧钱”的地方,不必赘言。这当然与国情有关,当也和我们的观念有关。即便是我们这些所谓70后、80后的父母也没有真正的“开明”,真正“尊重”过我们的孩子。当我们误以为可以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时,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就已经丧失了很多“成长”“体验”“感受”的机会。我们只是口里说“尊重”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我们对幼小的心灵给予极大的宽容和尊重,理解和接纳,幼小的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支撑一片天地。
坚持一种看法,如果对生命的尊重仅仅停留无意识或肤浅的认识上,那么请不要太过早或冲动的去为人父母。
最简单的理解的“尊重”可以是:留给孩子一个空间,一处余地,一份时间。没有太多复杂的理论,就是一种观念和做法。一个空间,给孩子活动的空间、思考的空间、情感的空间;一处余地,孩子的成败得失后,我们留一点余地;一份时间,成长需要时间,体验生活需要时间,身心发展需要时间,我们不必急于将自己所得全盘托与。
对于尊重的理解和认识,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