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孩子愈是诚惶诚恐、不知所措;愈是严厉的教条规范,愈容易触动孩子自我防卫的按钮,如果放轻松些、随机引导“诚实”美德的空间,就会更顺畅、圆满。
有安全感才能培养诚实美德
照顾婴幼儿的成人,一定要掌握互信互爱的教养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力量引导孩子。自我价值感发展顺利的孩子,充满自信心、安全感;对人、对事、对物充满向上、积极、乐观的态度,更能与人互动出“不撒谎”的空间。
若从小被撒下“诚实”美德的种子,荣誉感、自信心油然而生,与人互信互赖的关系也会很稳定,长大后自然会是堂堂正正的人。没有被猜忌、被怀疑的顾忌,人际关系、社会发展、情绪发展都会有最佳的延伸。
孩子不诚实的原因
通常幼儿会说出不诚实的话,或做出不实在的举动,多半没有恶意,而是因为有下面几种理由:
1.丰富想象力
三四岁的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展现,但认知能力并没有发展到能清楚区分“真实”与“幻想”。幼儿的想象创造力奔放,时而有一些夸大、虚构,或喜欢告状、诬告别人的语言出现,此时多半父母都会很焦虑、纳闷孩子的行为。虽然这不是“撒谎”行为,但孩子常在不知不觉,或成人的疏忽中,无形会赞同或默认,导致发展成说谎的行为。
2.为了要引起注意或重视
自信心不足、安全感不够的孩子,通常会用较浮夸、虚构的语言、行为,借以吸引成人照顾者的关注。因此,审慎观察幼儿各阶段的需求及适度满足孩子的个别需求也很重要。
3.成人不当的管教态度
成人的管教态度过于严厉,幼儿也会无所适从,往往达不到成人所要求的规范,无论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甚至是其它日常生活的各种能力。孩子都有个别差异,太过严谨的教养教规的要求,再伴随体罚、言罚、心罚,反而让孩子小心翼翼、察言观色,学会用说谎来掩饰行为、保护自己。
另外,父母的教养态度不同,为了赢得父母欢心、或逃避较严厉者处罚,孩子也常有隐瞒事实、掩饰内心情绪的行为。而大人太过放纵、放任的教养风格,自以为非常尊重孩子,在孩子犯错时,还不愿承认孩子的错,甚至还替他自圆其说。其实孩子有双雪亮的眼睛,当他发现父母可以协助、逃避责任时,孩子将会误认这样的行为是对的,而不断用相同的模式,最后造就了撒谎行为。所以,父母正确、一致的教养态度,对培育诚实美德非常重要。
4.幼儿模仿成人的行为
孩子在生活环境中不断模仿,成人偶尔出于善意拒绝别人好意邀约的举止言行,一不小心烙印在孩子心里,潜移默化中,孩子学会了这种技巧,孩子找到适当的时机就演练出来。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很大,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
美德养成是长期孕育的结果
“美德”深入人心,能够成为人格的一部分,是在环境中长期孕育、熏陶的成果。因此,“诚实”不是特别的守则,只要父母有一个好的榜样,在教养态度上不紧不慢、不过于严厉、不过于放任、营造“不撒谎”的环境,幼儿终将养成诚实的美德,终生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爱。
要培养孩子“诚实”,首先要放松心情,有一颗简单的心,用孩子的心、孩子的眼看世界;随时察觉他的情绪、能力和需求,给他安全、信任、足够的关爱,并适度回应他的问题及需求;孩子从小生活在公平、信任、尊重中,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生命姿势。做一个用心情而不用力的成人照顾者,常常反省自己、调整自己,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见人爱的人。
摘自小脚印亲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