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是在寻求关注

10/01/28 16:48:27 标签:转载《五天改变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心理是在寻求关注

    你知道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的吗?根据阿尔弗雷德·埃德勒博士的观点,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行为的目的性”。孩子调皮捣蛋,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所有的孩子都渴求关注。一旦孩子不能用正面的方式得到你的关注,他就会想办法用负面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因为孩子的个人逻辑(即孩子内心对话)正在形成。孩子会很自然地想:只有当别人关注我、为我服务的时候,我才有价值。只有当我主宰、控制、并占上风的时候,我才显得重要。

  孩子就像湿水泥——是具有可塑性的。

  好消息是:孩子们学会的,也可以忘却。作家安·渥特朗曾经说过:“孩子就像湿水泥——是具有可塑性的。”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在一定范围内,孩子可以塑造的。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块“水泥”变得越来越硬。所以,越早开始对孩子的态度、行为和品格进行改造,效果就越好。(详见《星期二》、《星期三》章节。)

  教育孩子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这需要很多时间。而现在的家长既没有时间,也不愿意挤时间。有些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日托机构——我称之为“幼儿圈养场”,放学后以及晚上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课程:形体班、合唱班、棒球班,等等。

  我在亚利桑那大学教书的时候,曾经上过三百人一班的大课,听课的包括研究生、医学博士、护士等,在一个礼堂里上课。我会将一些家庭问题的实例带到课堂上让他们解决。然后我会问他们一些基本的问题:

  1. 你认为这个孩子是怎么学到这种行为的?

  2. 他为什么要调皮捣蛋?

  3. 家长目前采取什么应对方式?为什么不起作用?

  4. 家长如何描述他们对这种行为的感觉?

  5. 这种行为处于哪个阶段——是第一阶段(吸引注意力),还是第二阶段(报复)?

  6. 你认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有一对父母为儿子的行为大伤脑筋。他们把孩子需要参加的各种活动--说给我听。除上学之外,这孩子每周晚上都得去上某个课程,而他才十岁!于是,我给这对父母做出如下建议:“把这些课外活动停了,全都停了。不用带孩子去做什么咨询,留在家里陪他。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需要你们的关注,为此他不顾一切。不管哪个教练都不可能取代父母在孩子人生中的位置。”

  当孩子极尽胡闹之能事的时候,他真正想要表达的其实是什么?是“请给我关注”!

  一旦你不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关注(我们将会在《星期四》章节对此进行详细讨论),他们就会进入第二阶段:报复。“生活伤害了我,因此我有权利攻击别人,包括你。”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这个阶段,那么这本书就正是你所需要的。很多已经进入报复阶段的孩子,下一步将要踏上的就是犯罪之路。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