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改变孩子的一生

10/02/03 17:18:02 标签:转载

面对乱发脾气的孩子:说一遍 转身 走开 我不断从苦恼的家长那里听到这样的诉说:“只要我让他做点什么他不爱干的事情,他准会气得一蹦三尺高。”   “我再也不带她去商场了,因为要是我不带她去吃麦当劳,她就大吵大闹。我并不是每次都有钱有闲带她吃麦当劳的。”   “一要他跟哥哥分享什么,他就开始尖叫、踢门、扔东西。”   且让我来问你:孩子发脾气,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取关注,是为了向你施展权威。如果以前孩子发脾气曾经收到效果,那么今后他还会继续发脾气。   如果以前孩子发脾气曾经收到效果,那么今后他还会继续发脾气。   如果你们家信基督教,你可能会对圣保罗在《以弗所书》第六章第一节中所说的话感兴趣:“你们作儿女的,要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主安排他们掌管你们。”这说明在家里说了算的应该是你,而不是孩子。   两岁左右的小孩子最爱发脾气,这种行为需要加以处理。对付发脾气的小孩,我的锦囊妙计是:从孩子身边走过去,(不是往孩子身上“踩”过去,千万要克制!)完全不理睬他的所作所为,只管忙你自己的。如果孩子在商场里发脾气,那就不理她,只管往前走。(有些家长肯定要担心了,不过我可以给你担保,随便哪个两岁小孩,只要看见爸爸妈妈越走越远,快要消失在人群里了,都会赶快收起她的脾气,三步并作两步地跟上去。她是不会离开家长视线的,她没这个胆量。)既然观众都走了,也实在没必要继续表演发脾气了。   如果你从孩子两岁开始就着手治理她的脾气,并用上我的一套久经考验的方法,你就能改变这种行为,我可以给你打包票。这套方法是:   一、说一遍。   二、转身。   三、走开。   用了这套方法,今后你也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对付孩子乱发脾气的问题了。   不过这套方法需要坚持、贯彻,决不能回头看孩子有没有跟上来。要不然就给她看穿了:哦,原来妈妈心里也没底啊,她在担心她的这套有没有用呢。啊哈!这就说明她不想让我离开她的视线,所以她还会回来的。那我就接着发我的脾气吧。   不过,要是孩子过了八岁还在乱发脾气,那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摸清了你的底牌,他们对赢你需要什么样的筹码一清二楚,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常胜将军。如果你不给他们玩具,不给他们吃的,不带他们去想去的地方,他们就会“有声有色”地向你展示生活是多么的不幸,多么的悲惨。对付大些的孩子,我的那套方法同样管用(不管你们当时在什么地方):   一、说一遍。   二、转身。   三、走开。   如果你不在跟前,孩子是不大会继续发脾气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获取你的关注。要是你根本就不在场,这一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如果你曾经让孩子挟持过你的行动,那么你现在就得严守阵地。现在,就是根治他们乱发威的时候。(他们不就是为了向你示威吗?)难道你真的希望孩子到了十三岁还在沃尔玛里踢杂志架,到了十八岁还管不住自己的臭脾气,稍不如意就胡乱发泄?   发完脾气,孩子必须道歉,之后生活才能继续前进。这并不是要你说:“小子,我要你道歉!”这样跟求人拥抱差不多。要是拥抱非要向人索取,拥抱也就没多大意义了。一样的道理,强迫孩子说“对不起”远远比不上孩子自觉的、发自内心的道歉。   没有一句真诚的致歉,(是不是真诚,你一定分得清楚!)生活就不能翻开新的一页。   小结:   家长来信   嘿嘿,被你击中要害了。但我很高兴你能做到这点。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母亲。我的父母非常专制,所以我暗下决心,自己绝不会像他们那样。我没想到的是我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我几乎从来不对孩子说不。为了让他们高兴,我什么都肯做,结果他们还是不高兴。每个人都对我说,我已经做了很多,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可我知道并不是这样:我太软弱,总是无法强硬起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个星期以前,我开始尝试你的“说一遍,转身,走开”的办法,真的、真的很有效。不可思议。昨天我的儿子自觉地倒了垃圾,女儿看到家里的面包不够了,就去面包店买了回来。这些变化让人难以置信!    --北卡罗莱那州 米莉     上个星期,我去听了你的那场关于改变孩子行为的讲座,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效果!这一周,我的三个孩子(一个十四岁,一个八岁,一个六岁)让我特别省心!他们非常听话!我自己也有了变化。现在我不仅给他们立规矩,还能在立规矩的同时替他们设身处地。我不再对他们大吼大叫,对我来说,这简直太好了,所以我一定要让你知道!    --乔治亚州 开心的人     我喜欢听你的讲座——特别喜欢你的幽默感和关于你自己的故事(比如那个往车窗外吐痰被儿子模仿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开怀大笑。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帮助我和我的妻子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我刚失业不久,一时间看不到前进的方向。而我的妻子有一份多年来她非常喜爱的工作。所以,我就成了全职爸爸……结果发现自己非常享受这一切。这是我们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还为我们省下了一大笔上托儿所的费用。    --密西根州 斯蒂芬     我曾哭过,祈祷过,放弃过,但是都没有作用……直到现在。在尝试使用这个方法的头三天,我感觉很糟糕,因为我从不习惯有始有终地做任何事。但是当我看到短短三天之中发生的变化,便有了坚持到底的动力。现在我也可以带着两个幼儿去女友家玩,而不必担心他们会尖叫或是让我难堪了。昨天三岁的女儿跑来问我:“妈妈,我们可以吃点心吗?”要是在一个星期以前,她准会命令我:“给我点心!”这个方法奏效了!我的祷告终于有了回报。    --得克萨斯州 肯德拉  

 

    当然家中有老人的介入,这样的教育会困难重重,但是我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说服我的婆婆,让他们与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说起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因为老人家真不好说服,思想太顽固了,虽然陈旧而且会害了孩子,可是我们生气的时候静下心来想想她要是出于疼爱孩子不懂方法而已,一切都会好的.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