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父母都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对于必须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二是对于为何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三是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过分缩小;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经常有这种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哇哇地哭,家长为安慰孩子,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做出给孩子‘复仇’的样子。孩子可能这时候破涕为笑,家长也会满意。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家长应以轻松快乐的表情,让她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甚至有趣的事情,同时教她善待‘对方’,例如教她‘给小板凳揉痛’。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他在生活中给出和获得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方法用反了。”
“孩子的品行习惯是如此的信赖家长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应该是如何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是来自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你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不这样思考,你就永远找不到改变孩子的路径。”
“家长在鼓励孩子发展个性的同时,要引导他理解和接纳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健康的批判精神应该是视野开阔的,是有高度的,所以应该是具有宽容气度的。”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正是成人把学习暗示成了一件‘苦事’,或者用种种不正确的方法破坏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得学习成了一件‘苦事’,孩子才想逃避,才想无度地玩耍和浪费时间,变得‘不懂事’了。”
“庸俗奖励只能带来庸俗动机,它使孩子不能够 专注于学习本身,把奖品当作目的,却把学习当作一个手段,真正的目的丢失了。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过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在吃饭问题上同孩子斗狠比犟,父母没有不败的。孩子不喜欢吃饭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太在意孩子的吃饭,如何让孩子有正常食欲,很简单的四个字:顺其自然。”
“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如果家长在和他的相处中很体贴他的心,他反过来会以他的‘懂事’和‘听话’回报家长。”
太多的细节,需要你去慢慢体会和收获,在此不赘述了,愿每个妈妈可以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