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三个孩子的故事 (此系转帖)
昨天姐姐打来电话,讲述了在幼儿园里见习时遇到的三个孩子的事:
第一个孩子叫丁丁,不到四岁就认识不少的字了,姐姐听说她每天晚上都要学认字,问她:“你觉不觉得辛苦啊?”她回答说:“不觉得,因为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很快乐啊!”
我听到这儿突然想起从前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其实并不是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但天下的孩子都是爱着父母的。
由此也想到闺女的一件小事:因为孩他爸每天下班都比较晚,所以总是剩下他一个人单独吃饭。而闺女不管晚饭已经吃得多么多,只要看到爸爸在吃饭,一定会过去让爸爸抱着她再吃一些。孩他爸认为这是闺女跟他“关系铁”,但我却明白,这是闺女在争取与爸爸相处的时间,只要能跟爸爸一起,是不是真的饿这种小事情倒在其次了。
因为孩子对父母的这种爱和依恋,所以其实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由父母来主导的。由于我家里的大人们各自采取不同的态度,我在闺女身上明显看到了正向的行为和负向的行为这两种倾向。我和我妈对于闺女陪伴得比较多,她就比较倾向于让我们高兴,比如当她背下某首儿歌的时候,因为我们的惊叹和赞美,她会更加努力地背下更多的儿歌,并特别喜欢当众表演。而我爸和我老公,陪闺女相对较少一些,她就比较倾向于激怒他们,例如我老公特别讨厌闺女去舔拉门玻璃,一见到就会跳起来去阻止,所以现在舔拉门玻璃已经成为闺女每晚必做的事,一见到爸爸在就会去做,两人撕扯一番。对于不过二十二个月大的闺女来说,一个行为本身也许并不具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被他用来强化“关系”的工具罢了。
维持关系是孩子成长中必做的功课,但并不是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功课,如果周围的大人,尤其是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与接纳,不能做到“宠辱不惊”,孩子很可能会忘记了自己是谁,永远为了获取爱和关注而做着违背本心的事情。
第二个孩子叫畅畅,四岁半,大家都去吃饭的时候她却不去,姐姐问她:“你为什么不去吃饭啊?”她回答说:“我讨厌吃饭。”姐姐问了当班的老师,才知道畅畅自小就被家里的大人逼着吃饭,后来进了传统幼儿园,继续被老师强迫按时吃饭,对吃饭积累了很深的怨气。
小巫说:“在吃饭这个问题上,应当是孩子来找我们要饭吃,而不是我们追着孩子喂饭吃。”但能做到这句话的家长实在是太有限了,幼儿园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即使吃饭上没有问题,类似的冲突也每天都在我家上演。因为闺女特别不喜欢穿任何袜子或鞋,而我家的客厅是很凉的瓷砖地,每天起码数十次,我妈在跟她斗争穿鞋的问题。闺女从前喜欢自己下地跑,最近两天突然喜欢让人抱,出去外面就不会。我突然想到,会不会也是厌倦了这种斗争呢?
跟姐姐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她说:孩子需要明白,伤害自己的事情不能做。但少吃点饭、尿几次裤子、不想午睡、在地上跑一跑真的伤害了孩子吗?也许,但相对于孩子在与大人斗争中所受到的压力估计是小得太多了吧。孩子其实是智慧的动物,就像闺女现在在外面看到远处有车开过来会主动躲避一样,如果真是伤害她的事,她一定会主动纠正过来的,而我需要做到的是一些避免大伤害的警惕性和避免小伤害的灵活性,例如给客厅铺上地垫之类。
第三个孩子叫京京,四岁刚过,整天做一些大人看起来难以理解的事,例如别的孩子都在乖乖吃饭而他在拼命地做鬼脸、咬餐具;别人孩子都在自己玩他总是粘着老师,趴在地上抱着老师的大腿不放手等。姐姐问了一下当班老师,说是京京的父母工作特别忙,京京从小就是保姆一直在带的。
说到这儿我们俩都明白了,对于一个严重缺乏爱的孩子来说,出怪相就是获得关注最好的方法,而独享老师的温柔是为了满足内心长久的渴望吧。当我们读懂了孩子,就不会再为他的行为感到厌恶和愤怒,而只剩下无比的怜惜了。
所幸,因为身处比较宽松的环境,这三个孩子都将自己不寻常的烦恼通过语言行为表现出来了,父母和老师才有机会通过体悟到这些信号而去改善自己的行为,治好他们的伤痛。否则这些烦恼会压在孩子们的心里,内化为他们的人格,最后被他们的意识遗忘。但潜意识是不会背叛这些记忆的,有可能在他们成年之后,它们会出现在他们异于常人的行为模式里。
我决心不让这样令人遗憾的事在我闺女身上发生。
(注:文中孩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