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分离”——1岁11个月1周

10/04/05 22:39:29 标签:成长记录

        这四天过得很快又很慢。从盼盼出生,我第一次尝试离开她,她第一次尝试没有爸爸妈妈的夜晚,第一次3天没有见过妈妈。我决定去广州听课的时候没有犹豫(真是个坏妈妈)。因为相信她可以做到的。原本打算还是由盼盼爸爸晚上照顾她,可是第一晚天气不好,下起雨,第二天盼盼爸爸还要上班,走来走去不方便,所以他们在电话里告诉我决定让盼盼留宿一晚(我们从来没有让老人家带着宝宝过夜,老人家白天已经累了,晚上要让他们好好休息),那晚我和盼盼的爸爸都在等待着电话,一旦盼盼闹腾就让她爸去。结果,盼盼没有闹腾,和外婆睡了一宿。第二天白天还是在外婆家,偶尔盼盼会叫“妈妈”了,我打电话回去,她会在电话里叫妈妈,也听外公说了妈妈去开会了,所以也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晚上由爸爸带回家了,两父女过了一晚(盼爸说盼盼不在还不太习惯了)。第三天,盼盼还是很高兴的玩了一天,直到下午她突然对我妈说:“找妈妈,找妈妈”,没有人教她说的话,她再反复说,外公安抚她,妈妈就回来了。结果晚上我打电话过去,终于她压抑不住了,看到外婆和我说话,她竟然第一次抢着电话不是和我说话,而是拿着电话要放下,一边说:“不要打,不要打,不给妈妈打”,外婆说盼盼生气了,因为一直都看不到我,不愿和我讲电话,而且也不让我妈和我讲了。还好放下电话后,她也没有怎么闹,那晚和外婆又睡了一宿。一直到第四天下午,我回来了,一进门,她正端坐着看《智慧树》,看到我没有跑过来,就是一直笑着,看看我,又继续看电视(晕!!!换第二个妈妈可能要伤心极了吧?!)。我也很想她了,但没有打扰她看节目,就和她打了招呼“盼盼,妈妈回来了哦!”,等她把节目看完后,我才过去把她抱起来,亲亲亲,她可开心了,叫妈妈。我问她:“想不想妈妈?”她很快就回答:“盼盼想妈妈。”后来爸爸也去拜山回来了,她那个晚上特别高兴,一直在跑跑,一直在跳舞,吃完饭后就叫着和我们一起上街玩,是啊!已经4个晚上没有陪她出去玩了。一切如常,我们和盼盼就是这样成功“分离”了一次。谢谢,盼盼的外公外婆,实在辛苦了,他们没有试过连续5天的照顾盼盼的。

        曾经和盼盼爸爸交流过一个观点,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首先一定要让她有足够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不是一份100%的保护,而是让她感受到父母间的爱和保护能及时给予她满足,同时也让她能感受到父母给予她充分的信任和自主选择的机会。我们一直坚持这样做,特别是做妈妈的,要克制自己可能会“泛滥”的母爱,容忍自己可能被“忽略”的重视,还要克服作为女性因性别而带来的“焦虑感”,过分焦虑的妈妈只会让自己无法放手,也会让孩子无法离开自己,而使两个人处于一种无法脱离的状态(甚至有很多男孩子长大后都还会处在这样的状态)。所以,盼盼只会再最需要的保护或帮助的时候才会想到找我们,而大部分时间她安于自己玩乐或思考的状态。还是那句,我希望我们永远信任盼盼,给予她一切的支持,但也希望她成为一个不依附于我们的个体,她有自己的人生。

 

 

=================================================================================================

    转载:马来西亚萨提亚中心首席导师、著名的萨提亚临床督导及课程导师林文采博士的讲课,非常受益。整理部分内容,分享。

                           *************** 0-3个月 *********************
       0-3个月的孩子最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刚出生的婴儿非常脆弱,不能自己寻找食物,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生活的一切细节都需要父母亲的帮助。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但有很多需要,他们只会以哭声来表达。所以,宝宝需要他的父母亲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虽然,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也看不出来我到底漂不漂亮,也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要没有任何条件地爱我,即使你对我的未来一无所知!” 
        第二个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也就是:I’m NO.1 in your life。宝宝需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他最重要。即使你很忙很累,身体不好,可是当宝宝饿了,不舒服了,生病了,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宝宝就会知道,在你的生命中,他是最重要的。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没有那么艰难那么累,因为妈妈生宝宝之后,身体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有了本体胺,母亲会立刻出于本能,发自内心地为孩子提供一切,比如妈妈听到宝宝的哭声,立刻就会分泌乳汁。而爸爸因为没有经历过生宝宝的过程,他的身体并没有向他发出“你已经是个爸爸”的本能信号,所以这个时期,爸爸是用大脑的活动,而非身体内部的本能来照顾孩子的。妈妈从身体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在妈妈的眼里,自己的宝宝是最完美的,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满足他。在妈妈心里,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如果在宝宝出生的最初3个月,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如产后忧郁症),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她照顾孩子会感到非常吃力非常疲惫,这时父亲就应当承担起看护孩子,照顾护妻子的责任。如果爸爸妈妈关系不好,宝宝在头3个月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吵架,两个人的很多精力都消耗在争吵里了,无法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照顾,这个孩子会另外寻找一个人来替代这个“重要他人”的位置,也许是保姆,也许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会希望从这个人身上得到无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这完全出于生命本能。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个孩子就会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为止——到了小学,他会去找小学的老师,到中学,他会去找爱人,早早谈恋爱。他希望有人能无条件地接受他,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带着这个期待长大,带着这个期待结婚。结婚后他可能也会总是不放心地询问对方:“在你生命中我到底排第几?”反复地问:“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坏很糟糕,你还会那样爱我那样对我吗?” 这会导致他无法好好读书,好好工作,人际关系也经常处于困境当中。
        所以,一定要满足初生头三个月的婴儿的这个最基本心理需求,他才可以按部就班地按着自己的成长计划继续健康地走下去。

 

                         4-36月的宝宝,最重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安全感。
     怎样做才能给孩子建立最好的安全感呢?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的孩子,又会怎样?
林文采博士给出的方案是——
1.维护最佳的夫妻感情,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好基础。
2.当孩子需要你抱的时候,立刻抱他,不要推辞。
*************** 4-36个月的心理营养*******************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就是要在心理上与父母(主要是母亲)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婴儿在出生时,和妈妈在身体上分离了。从4个月起,他们就开始走向从心理上与父母分离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做好,孩子完全无从谈起“独立”。
    4-36个月期间,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这是从4个月到3岁间最重要的事。
        什么是安全感?首先,孩子的爸爸妈妈的关系是稳定的,夫妻关系良好。夫妻关系良好,母亲的情绪就稳定,母亲情绪好,很快乐很平和,就基本不用担心孩子的心理发展,他会很自然地度过分离期,建立起很好的安全感。孩子每从妈妈那里得到一点安全感,就会和妈妈分离一点,再得到一点,再分离一点。就这样离开的越来越远,最后发展到3岁以后上幼儿园,可以自己在幼儿园里玩一天,也不会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安全感吸收得越多,分离得就越好,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只需要提供他需要的安全感,孩子就会一直不断地试着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从4个月直到3岁,孩子最主要的就是在做这样的事。如果没有这个重要经历,孩子与他的妈妈会一直处于“共生期”,以为他和妈妈是一个人。也就谈不上独立。
       这期间,我们一定会经历养孩子的头痛期:Horribel 2。2岁的孩子都会表现得很麻烦很难缠的。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正是又想独立,却又离不开母亲的时候。这个时期,他们对母亲的要求非常多,什么时候缠着你,你都要及时做出反应,可当你真的要去帮他呢,他又不同意了。我们都知道,2岁孩子最常说的两个字就是:“不要!”对吧?每当你要帮他,他就先要表示反对。这是因为,孩子正在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其实,很多幼儿期的孩子,是安全感缺失的。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小孩,到了4岁,5岁,6岁甚至10几岁的时候,还会拉住你的衣角,上学的时候,他会抱着家门口的柱子不肯出门。因为他不能经受分离。这些都是因为他在36个月之前的心理营养不够,也就是安全感没有建立好。安全感不够,他就没有办法接受分离,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与别人联系,而不是随时粘在一起)。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又必须要分离,他就会恐惧和害怕。很多孩子去幼儿园哭闹得厉害,很长时间都不能适应,往往就是之前的安全感的铺垫没有做好。如果你家里的小孩子就是这样的,我建议你推迟一年再送孩子去幼儿园,让他把安全感补足,4岁念幼儿园,什么都不会耽误的,不要担心。
        我们作为父母亲,能为孩子做的很重要的事,就是要注意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是最重要的。你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父母亲之间的良好关系。父母关系好,孩子就会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总是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但小孩子不会表达他的害怕的心情,就会用很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如果一个孩子行为古怪,那说明他不知道如何处理他自己的情绪。
        另一方面,就是母亲不能太过焦虑。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我们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我们常常去指导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但其实,这不是让孩子成长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做法是,我们坐在一边安静地做自己的事,等孩子需要时,他会自己跑来让妈妈抱,这时你要满足孩子,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知道你一直在他身边,一直是爱他的。抱一会,你会发现,他又要下来跑去玩,那你就把他放下来,让他去。过一会,他还会回来的。
       不好的做法是,当我们心情好时,把孩子抱起来玩,我们觉得很忙的时候,孩子一过来就跟他说:“不行不行,我很忙,你去找爸爸(奶奶,爷爷,姥爷,姥姥,阿姨……)。”这样做很不好,会扰乱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对“重要他人”的稳定感。其实做得好并没有那么辛苦,你只要坐在孩子附近,让孩子能看到你,就可以了。他跑过来让你抱你就抱,他不需要抱,就让他去玩。他玩的时候也不要打扰他,除非他邀请你一起玩。只要这样,孩子就可以顺其自然地度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体上,从心理上都成为独立的人。
        妈妈最好的功能,就是给孩子安全感。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你情绪稳定,孩子就会有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的功能要大于爸爸。因为对孩子来说,“分离”主要是针对妈妈。
        自己就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经常焦虑,怕这怕那,还会情绪失控,这都不能让孩子心安。妈妈没有安全感,孩子就没有安全感。妈妈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让自己的情绪跟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妈妈要自我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有情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让孩子成为你情绪的出口。
       有的人说:“孩子为什么老是粘着我不放呢?”,那是因为在他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才会一直想要。做父母的,不能在心情好的时候给他这个给他那个,亲得不得了,不高兴的时候,就把孩子推到一边去不理他或者呵斥他。孩子要的真的不多, 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时候,你能抱一抱他!你能做到这些,孩子就会顺利地发展自己的分离程序,逐渐与妈妈爸爸分离,直到成为独立的个体。
       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有了“我”。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