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老师杭州讲座体会三两点

10/05/07 19:51:03 标签:语言 倾听 讲座 分享 学外语

2010年05月07日 星期五 多云 17-26度 

 

有着华德福多年实践经验的吴蓓老师上周来杭州,到园里来了两天,由园里组织也做了一次小小的讲座,主题是“语言和倾听__建立良好的家庭和亲子关系”,来了不少人,其中有不少新面孔,对华德福、对自我成长感兴趣的队伍是越来越壮大啦,真好。。。。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老师除了讲课,也带给我们不少的体验,这种‘呼’‘吸’交替的学习方式还是让人受益非浅,感觉好象讲的并不多,但实实在在地学进去了;因为讲给我们的东西还只是停留在知识头脑层面,还只是别人的东西;只有当你带着这些去经过自己一些体验和思考之后,它们才有可能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感觉比那种讲了很多,当时听着好象也很有感觉,但过后却很难付诸实践慢慢又还给老师的方式好多啦。

这里记录的是我自己比较有感觉的几点哈。

 

一、我们不仅用语言来交流和表达自已,还用它来思维,不同的语言的思维方式也不同

幼儿学习外语到底好不好? 华德福为什么不主张孩子在上小学前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结合我自己前段时间在成都参加培训的时候得出的一个体会,对此也好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也许可以引发大家多一些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千万不要只是因为华德福或是某些权威说学前学外语不好我们就不学;或是因为某个专家说年龄越小学外语越好,我们就盲目地让孩子去学;多听多看,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我想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后再决定选择适合自己的‘怎么’去做的方式,才是对自己和对孩子负责的一种做法吧。。。。)

 

在成都的几次培训都是国外的老师来讲的课,我在记笔记时通常是听到什么就记什么,所以经常中英文夹杂着记,回来整理时,却发现一个怪现象,我自己不太愿意看自己做的那些笔记,经常会看不下去,以至于三次培训的笔记都没怎么好好整理过,但一直也说不上来到底是因为什么;

有一次无意中翻看到老丫的笔记好象突然让我明白了,很可能就是这个中英文夹杂的缘故,因为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其实就是需要在两种思维方式之间频繁切换,刚习惯一种方式马上又要换一种,正是这种频繁切换让我很不舒服,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才能看下去(而看全中文或是全英文的东东就不会给我带来这种感觉);

由此想到的让学龄前的孩子学外语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呢?孩子不象成人,在他们对自已的母语还没熟练掌握的时候就去学另一种语言,不仅会带给他们同样的困惑(我们成人学了这么多年汉语和英语尚且如此),也使他们无法学好自己的母语,无法扎根于自己本国的文化,以后也很难进行深入的思考;

同时外语也学不好,因为学外语并不是学几个单词,唱几首歌这么简单,更是学习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思维方式;等上小学的时候再让他们开始学习另一种甚至几种外语也许才是更合适的。。。。

万物皆有时,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一样,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当然什么是合适的时机,也需要我们成人不断地去思考去摸索才能有适合自己的答案。。。。

 

二、家庭、社会对孩子曾经的语言暴力或是语言鼓励对他们造成的可能的伤害和帮助,我们在讲座中还一起去回忆并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印象很深的类似体验以及由此给我们成年后带来的影响;

我也想起自己小时候还是挺幸运的,得到的语言鼓励很多,印象很深的就是从姑妈、姑父那里经常得到的夸奖和肯定,还有他们对我一直的无条件的倾听,而我自已感觉从中得到的好处也是非常多的。。。。

记得以前放学回家我最享受的一件事就是在饭桌上一边吃着饭一边跟他们滔滔不绝地讲我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中学住校以后,也会盼着周末回家和他们分享一周的事;甚至在姑妈做菜做饭的时候我也很喜欢跟在她身边跟她讲话;她通常很少发表什么评论,只是笑咪咪地听我说,也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这样的场景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想起来就觉得很温暖。。。。

这次在成都有一次泥塑课的体验是让我们用两个泥球随意地捏两个造型,一个代表‘听’,一个代表‘说’;埋头苦干了许久后我做出了两个作品,边上的筒子看了之后却觉得我做的两件都很象是“听”,没有“说”;我自己再仔细看看也发现好象真是那么回事,呵呵,看来我真的是很“喜欢”听啊(跟着感觉做出来的东西也许更真实地反映了潜意识里的一些东西吧,虽然我觉得自己还是很能说的),朋友也常说我还是挺会倾听的,我想这跟小时候的这些经历很有关系,得到过充分倾听的人也许也能更好地去倾听别人吧。。。。

对我们的孩子我想也是一样的,做父母的也好,做老师的也好,尽量少一些语言暴力,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倾听吧。。。。

 

三、还有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体验是吴老师用“树”这个词作例子,分别用四种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汉语‘树’,英语‘Tree’,德语‘Baum’,法语‘Arbre’),并让我们根据这四种不同的发音画出心目中对应的树的形象,结果真的很有意思,四种树画出来居然姿态各异,把它们组合起来则更能体现出一棵树的整体性;看来就象是盲人摸象一样,不同的语言表达的也是事物真相的某一个局部,也告诉我们真相往往超越了我们的语言

同样的,每个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允许这种不同的存在,因为可能不同的人的观点都有着局部上的正确性,大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罢了;如果把大家的观点整合起来,也许就离真相更近了

接纳了这种不同,我们在交流中更容易放下自己的观点,能更好的倾听对方,也许也可以少很多争执,我们从中所能得到的也更多。。。。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一个素昧平生的李网妈妈对嘟嘟说:2010-05-13 16:22:02
  • 亲爱的,请允许我这么冒昧地称呼你,呵呵,其实我们完全素昧平生,一年多来一直追着你的这个菜园,想说的是,从你这学到太多了,相信会越来越多。呵呵,不好意思,词不达意了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