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润的爱》之二

10/06/11 11:33:59 标签:育心经典 国学经典 国学 累积式 读经

心灵创伤代代相传

针对婚姻课题所做的深入探讨, 不断引领着我们对亲子关系进行观察。我们发现若不了解童年时期的经验,便几乎无从解读一个人为何有他特殊的行为反应。

这些观察逐渐形成本书概念上的架构,令我们领略到亲子关系的错综复杂,从而引导出为人父母之道的自觉。

首先,我们发现心灵创伤有如遗产般代代相传。不当的亲子关系总是代代重复不变的模式。如果在个人成长的某一阶段中受到父母过度的重视或忽视,往往很难协助子女面对相同阶段的成长课题。辟如,当他十三岁时,父母曾对他束手无策,那么当他为人父母时,也不知子女此一时期的特殊需要该如何满足。他的儿子同样无法应付类似的挑战,无法协助子女在此一阶段过程中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将会继续不断向下绵延、祸及后代。身为父母的人常在自己曾经受创的相同成长阶段中伤及子女,揭露许多父母本身难以领悟的问题症结。

人们一向基于原始的冲动去结婚与生儿育女,可惜就此两方面来说,至今尚无既定的法则足以提供具体可行的运作方针。人们所以结婚往往出于生存的理由——一心渴望伴侣能够满足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需要。不幸的是缺乏自我认知,故而无从得知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愿意承担为人父母之责,多半在于满足子女的生存满要,以及获得养儿育女过程中的种种乐趣。然而,若不具备任何养育知识,自然也不会懂得如何满足子女需求。不论是身为伴侣或是为人父母者,都期待获得一些指导方针。

人们养儿育女过程中的受挫之处,往往正是他们心理上的创伤所在。人们往往在婚姻生活中与为人父母一事上呈现出相同的困难,源自于相同的心理问题。举例来说,妻子无法满足丈夫内在的某项需求时,她极可能也无法满足子女内在的相同需求。她无法给与伴侣的一切,往往也无法对子女有所付出。了解个中原委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她之所以无法满足伴侣与子女内心的需要,实在与她个人的童年历史有关,而与丈夫、子女或丈夫、子女所作的无涉。毫无疑问的,她根本无从付出那些自己不曾获得的一切。为了满足来自子女(或伴侣)内心的正当需要,势必得先明辨个人当年无法自父母取得满足的需要为何,试图找出弥补的方式。惟有展开自我治愈的历程,才有机会从自我防御的牢笼中获得释放。重获心灵自由的她也才得以真正看见与回应家人的需要。

经营一份自觉式婚姻关系,与自觉式为人父母之道的历程相当类似。走向自觉的过程中,不免因过往习以为常的错误沟通技巧而受阻。一位渴望自觉式婚姻的妻子必须改变自己某些行为:诸如习惯产生的负面对应态度、批评、判决以及自我防卫等倾向。同时需要学会采取用心交谈的方式满足伴侣需求(即使当自己对此感到不舒服也不轻言放弃),并且设法创造安全的沟通环境,使双方各自独立又不失亲密。走向自觉式为人父母之道的人同样必须进行这样的自我改变。身为父母(或伴侣)的人需要努力创造出安全、支持与沟通的环境,借以维系与所爱的人在彼此关系上情绪与精神的健康。

为人父母与婚姻生活二者之间,其实存在着极大差异。在自觉的婚姻关系中,当一方尽其所能满足对方需求时,其个人会因而成长;而当内在需求被对方满足时,过往伤痕即会获得治愈,此番历程仰仗双方相互给予。然而,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借着满足子女的需求虽同样能令自己获得成长,但若一味要求子女满足父母的需求,就诚属不当之举,毕竟亲子关系不是平等互惠的情境。身为父母的人必须在成人关系中治愈童年的创伤,而不该利用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进行自我疗伤。

养儿育女一事常能为个人心灵的治愈提供另一项管道。婚姻生活所以深具治愈功能,是因为当伴侣彼此竟尽所能相互满足、给予对方原本极难付出的一切时,才能重新恢复他们内在完整的自我。至于养儿育女的治愈功能,则在于当父母竭尽所能地满足子女与自己当年受创阶段相同的成长需求时,才能重获内在完整的自我。总之,借着婚姻生活与养儿育女的历程,将有机会重新寻回失落的部分自我,可见婚姻生活与养儿育女的责任无疑提供了绝佳管道,在对家人付出的同时,也获得了滋养。婚姻生活或为人父母的历程深具成长与蜕变的能量,因为它所提供的治愈经验撤底改造人的基本性格。

每当眼见人们在偿试医治童年创伤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时,我们总感到相当痛心。若是成人不必如此耗心费力地医治童年伤痕,他们的生活将会有何发展?如果社会上处处充斥着伤痕累累的成人,这社会又会是何种景像?我们质疑若是缺乏自觉式的婚姻生活与自觉式父母所形成的蜕变,整个社会是否能修复并解决现存的问题。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