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10月课程——宝宝为什么说:“我怕!”

10/10/31 23:29:54 标签:布奇乐乐园 亲子 早教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是自然法则留在人类身上的印记,任何一个人面对陌生的物体,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怕到不怕的过程,宝宝们当然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过程,看看爸爸妈妈在其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让我们贴近宝宝,听听他们心里的话吧。

 

    之画(1岁3个月):“以前,我很怕红色的东西,因为红色的东西看起来好火苗一样,张着大嘴巴想吃我,每次看到它,我都躲得远远地或者干脆闭上眼睛,看不见就不害怕了。但妈妈喜欢红色,说如果没有红色,世界就不漂亮了,为了让我和她一样喜欢上红色,她专门给我最心爱的洋娃娃做了一条红色的小裙子,看着妈妈手中的小裙子,我突然觉得红色没那么可怕了,我想如果洋娃娃能穿上红裙子,该多漂亮啊。我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红裙子,原来它并不会咬我啊,看着妈妈鼓励的眼神,我鼓起勇气和妈妈一起给洋娃娃穿上了红裙子,嘻嘻,我以后再也不怕红色了!”

 

——这里使用的是对抗性条件作用,即把宝宝害怕的东西和喜欢的东西混在一起,让宝宝看到害怕的东西时产生比较愉快的情绪,从而逐渐消失恐惧感。

 

    敦敦(1岁6个月):“我最害怕去医院,医院的味道很难闻,医生还经常弄疼我,但是牛牛哥哥就不怕。有一次妈妈带着我和牛牛哥哥一起去医院打针,一路上牛牛哥哥兴高采烈,一点都不害怕,我看着他的样子,感觉自己也没那么害怕了。到了医院,牛牛哥哥先打,他一边伸出胳膊一边回头看着我说:‘不疼,一点都不疼。’打完针,医生还直夸他勇敢,我也想被医生阿姨夸奖,所以我自己走到医生面前,学着牛牛哥哥的样子伸出胳膊。医生阿姨对我一笑,然后在我的手臂上地涂上酒精,轻轻地吹一吹,我扭过头去,也对着牛牛哥哥说:‘不疼’。还没等我说完,医生就打完了,原来真的不疼啊!”

 

——这里使用的是榜样示范法。当宝宝看到同伴的榜样示范后,心中的恐惧感被好奇感代替,加上与生俱来的进取心,宝宝会主动模仿榜样的行为,并认为自己也能做到。

 

    摇摇(1岁11个月):“我家住在海边,但是我很怕大海,听到大海的声音就想往床底下钻,电视里的大海都不敢看。爸爸是个游泳高手,她希望我能早早地学会游泳,可是我现在这个样子,别说游泳了,连海水都不敢碰。爸爸为了让我不再害怕,先带我到离海边很远的沙滩玩,一边玩沙子一边熟悉大海的声音,然后慢慢地一点点靠近大海,沙滩实在太好玩了,好多漂亮的贝壳,为了捡到更漂亮的,有时候就得走到海水中,这时我突然发现原来大海并不可怕,还很温柔呢,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爸爸一样,在海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

 

——这里使用的是系统脱敏法,其实就是循序渐进的方法,按照制定好的计划一步一步来,让宝宝不断接触和熟悉恐惧源,在不知不觉中消除恐惧心理。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方法,讲故事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妈妈可以利用本期成长绘本中小米的故事,让宝宝观察小米的做法,让宝宝知道自己恐惧的东西并不那么危险,不再害怕。

 

我家宝贝怕月亮

文:微蓝栀子(小米妈)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e42ae0100e48g.html

 

 

小米曾经很喜欢月亮,尤其在看了《月亮的味道》之后,每天晚上一看到月亮,就会学着小老鼠的样子,“咔嚓”冲着月亮咬上一口。然后还非得我也“咔嚓”一口,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晚上不知要“咔嚓”上多少口才肯罢休。

 

    可惜好景不长,冲着小米喜欢月亮的劲头,我又给她买了一本《晚安,小月亮》,没想到书中摔得支离破碎的小月亮居然让小米大大地吓到了。当天晚上睡觉时,她就非得钻进我的怀里才能睡着,夜里几次哭醒,也总是忙不迭地往我怀里钻,怎么劝也劝不了。与此同时,她开始对书本也产生了抗拒心理,一看到床头上放着的书,就扭头想往床外爬,读书时,也不敢自己去找书看了,也不敢翻书了,和我的应答也少了,就是听着,不肯开口。

 

    我这才知道,这个摔倒的小月亮,真是让小米吓到了。心里真是很着急,又后悔,又自责,只好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耐心点,别着急,我们一起来克服恐惧吧。

 

每天一点点地努力,一点点地尝试,先是我来替米选她最爱看的书,然后是把她喜欢的书一本本摆放在她的面前,让米来选,米能看到每一本书的页面,就不会再害怕,慢慢地,又开始自己选书了。读书时,米不翻,我来翻,只是翻书时故意很慢很慢,米着急了,就开始自己抢过来翻了。互动时,米对我的问题充耳不闻,我就自己回答,回答的时候也故意停顿一下,米等不急了,也自己抢答了……

 

    小米开始重新喜欢上读书之后,我们一起重读《月亮的味道》,看小动物们为了尝到月亮的味道一起努力着的样子;又看《猜猜我有多爱你》,一起读那句经典的台词——“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面回到这里来”……慢慢地,小米又对月亮不怎么排斥了。可是再看到天上的月亮时,小米就非要我们抱着她,才敢正视月亮。可即便看到了月亮,也不再象原来那样开心地“咔嚓”了。刚开始只是静静地看着,月亮躲到云层后面了要找,月亮出来了又害怕,直到我冲着月亮“咔嚓”一口了,她才也跟着“咔嚓”一下,然后紧紧搂住我。

 

    一直到现在,20个月的小米对于月亮还有一种隐藏着的小小害怕。虽然已经不影响她对月亮的喜爱了,可偶尔还会对我提起月亮摔倒的故事。每一次我都赶紧接口说“小鸟很快就把月亮扶起来了对不对?还给月亮讲故事了,然后月亮就睡着了,睡得香香的,是不是?”这才让小米再度放下了替小月亮担忧的心。

 

    这也许就是小孩子特有的害怕心理吧?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认知,或是故事书中的一些环节,他们幼小的细腻的心灵还没有做好准备来接受,而我们大人,如果没有认真研究、分析、筛选,贸贸然地就让他们来面对,就很有可能会让孩子被一些意想不到的环节所惊吓或者伤害。

 

    就比如这个小月亮所带来的问题,让小米连带着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怕黑了。那一段时间,只要熄灯睡觉,小米就总会带着哭腔一迭连声地叫着“妈妈、妈妈”,小手总要紧紧拽着我的衣服,直到听到我的回答才能睡得着。所幸,随着怕月亮问题的解决,这个怕黑的问题也基本上消失了。

 

    还是因为月亮所产生的后遗症,小米怕看到动画里的小动物们摔跤。每次看《布奇乐乐园》之《躲猫猫》里的莫莫摔跤,还有巧虎里的小老鼠摔跤时,小米都会猛地一惊,然后放声大哭,每次看每次哭,哭完之后还会自己和我分析:“小老鼠绊倒了,米米哭,伤心……”

 

    还有一段时间,小米怕摩托车的声音,每次听到摩托车的声音,就总会扑到我的怀里说“可怕”。与此相类似的,是在我们说“小心”时,她也会停住前进、奔跑的脚步,直扑到我们怀里,又是连声地说着“可怕”。观察了几次之后,我才发现,每一次出门时,我们总要提醒她“有车车,要小心,很危险的!”久而久之,小人儿就把摩托车的声音与“小心”这个词,和危险联想在一起了。那也许是因为她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应对这些危险,所以小小的心灵就产生了可怕的感觉。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我们一起看《布奇乐乐园》的一篇小故事《车轮滚滚》,里面有一首童谣——“两个轮子什么车,自行车和摩托车,自行车,嘀铃铃,摩托车,突突突”。小米很喜欢这首童谣,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让我念,然后跟着学。慢慢地,对摩托车的声音她就不再介意了,也因为长大了一些,对于避让车子和危险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那句“可怕”就不曾再说过了。

 

    历数小米的这几次害怕,我忽然发现,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事前做好措施,保护好孩子的心灵,不让他们提前遭受心灵还无法接受的事物,害怕,是不会那么频繁地找上孩子的。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