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11月课程——宝宝眼中的“我”和“你”

10/11/24 20:33:37 标签:布奇乐乐园 亲子 早教

会用“我”和“你”是宝宝自我意识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宝宝理解自我与他人区别的重要表现,那么宝宝的自我意识到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让我们听听宝宝们都是怎么说的吧。

 

第一阶段:无自我意识

苗苗(5个月):“手是什么,它看起来好奇怪,为什么它天天和我在一起,不过它吃起来就像妈妈的奶头一样,好吃!”

专家解读:1岁以内的宝宝经常把自己的手伸在眼前凝视,似乎是在观察研究皮肤表面的纹络,又好像在观看奇异的手指。宝宝在啼哭时会把手指伸到自己的嘴里,自己玩耍时也会把手指伸在嘴里,不断地吸吮,似乎是要得到与吸吮奶头一样的满足,这种现象提示人们这时的孩子并没有把手指当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是当做一种玩具,说明自我意识尚未形成。

 

第二阶段:“自我”出现

兔兔(8个月):“我一直以为,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妈妈,妈妈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但是有一天,妈妈突然消失了,我饿的时候她没有来喂我,我尿湿了尿布,她也没有给我换尿布,原来妈妈和我是不一样的啊。”

专家解读:在没有出现自我意识之前,宝宝会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他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区别,也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区别。不过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会发现,妈妈和自己是不一样的,妈妈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自己身边的,这标志着宝宝的自我开始形成了。

    同时,宝宝会从一次次疼痛或不舒服的经验中验证自我的存在。比如将手放在嘴里咬了一下,感觉到很疼,宝宝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身体并非与自己五官的玩具或其他东西,因此逐渐不再把手指往嘴里放,即使偶尔又放入嘴里,也不会再去用力咬指头了。再比如宝宝的肚子饿了,需要吃东西,为了获得帮助,宝宝本能地大声啼哭,这时妈妈或其他人为他提供了帮助,解决了他的问题,于是宝宝逐渐认识到妈妈或其他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媒介,开始明白自己的问题是需要经过别人的支持帮助才能解决的,这就是最原始的自我,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这种能力一般在出生后8~10个月左右逐步出现。

 

第三阶段:自我意识出现

蝈蝈(12个月):“镜子里的人是谁?妈妈说是宝宝,宝宝是谁?是我吗?”

专家解读:这时的宝宝虽然知道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或物存在着,但他还是不能确定自己究竟是谁。妈妈不妨让他在镜子前自己玩。一般来说,1岁多一点的宝宝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通常只能明白镜中的自己不是真的;快2岁的宝宝则大多能知道镜子照出了自己的模样。

 

龙龙(19个月):“之前爸爸妈妈经常叫我龙龙,但我不知道龙龙是谁,现在我知道了,我就是龙龙,龙龙就是我。”

专家解读:1岁刚出头的宝宝对别人呼唤他的名字能作出反应;到了1岁半的时候,他已经能理解自己有名字这回事,同时,他知道名字是属于他的东西。

 

甜甜(20个月):“我说‘你要吃饭’,妈妈说不对,应该是‘我要吃饭’,我说‘我坐’,妈妈又说不对,应该是‘你坐’,到底应该怎么用‘你’和‘我’啊?”

专家解读:学习人称代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宝宝刚开始说话时就应培养宝宝的这种能力,也许宝宝开始时无法正确地使用,但较早接触这些词汇的宝宝绝对会比其他宝宝更早学会如何使用它们。

 

    以上三个阶段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前期阶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将经历新的发展阶段,具体内容在其他年龄段的成长绘本中出现,敬请期待哦。

 

五个小窍门帮助宝宝掌握“你”和“我”

 

窍门一:将“宝宝”改为“你”,“妈妈”改为“我”

    很多妈妈喜欢用“宝宝”称呼幼儿,给宝宝喂奶时说“宝宝想喝奶吗”,带宝宝外出时说“宝宝和妈妈出去玩吧”,夸奖宝宝时说“宝宝真棒”,等等,这样宝宝在表达自己时也只会使用“宝宝”,“宝宝吃饭”、“宝宝睡觉”、“宝宝······”,而不是“我······”。所以为了让宝宝学习使用代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宝宝”换成“你”,让宝宝逐渐学习这个词的含义,慢慢学会如何使用。

在此基础上,妈妈也不必再用“妈妈”称呼自己了,而应改为“我”,原来的“妈妈喜欢宝宝”变成“我喜欢你”,“妈妈带宝宝出去玩”变成“我带你出去玩”,等等。

    

窍门二:搭配动作

     当妈妈对宝宝说:“你要喝奶吗?”刚开始学习代词的宝宝并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扑闪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妈妈是在说我吗?‘你’是谁?”这时,妈妈可以适时搭配动作,比如用手指着宝宝表示“你”,让宝宝明白“你”是他自己。同样地,在使用“我”时,用手拍拍自己的胸脯,让宝宝明白“我”是指妈妈。也许一开始宝宝经常将“你”“我”混淆,但只要用下面这个窍门多多练习,相信很快就能学会的。

 

窍门三:创设环境,反复练习

     宝宝拥有天生的学习天赋,但若没有合适的学习环境,这种天赋也无法发挥出来。为了让宝宝理解和区分“你”、“我”,适当创设环境绝对少不了,那么来看看瑞瑞妈是如何做的吧。

瑞瑞妈:“我和瑞瑞经常玩一个游戏,瑞瑞拿一个手偶,我拿一个,还有一个放边上。先让杰瑞拿个其他的玩具给他自己的手偶,说‘我’,再拿一个玩具给我手里的手偶,说‘你的’,最后拿给边上放的手偶,说‘他的’。接下来换我说,‘我的’、‘你的’和‘他的’。开始玩的时候,瑞瑞并不明白什么意思,玩的次数多了就能基本明白,然后我就故意说错‘我的’,瑞瑞就会来纠正我,然后我问他我怎么错了,他就会拍自己说,这个是我,再接下来我会换别的说错,继续追问哪里错了,让他自己去想,很快他就明白了。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是瑞瑞很喜欢,而且我们经常在不同的环境中玩,比如早上出门穿鞋的时候,我会指着地上的鞋子说‘你的’、‘我的’,有时候故意说错,让瑞瑞指出来。晚上吃饭的时候会指着瑞瑞的小碗问‘这是谁的’,瑞瑞便会说‘我的’,再指着我自己的碗问‘这是谁的’,瑞瑞会说‘你的’。现在瑞瑞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你’‘我’‘他’了。”

 

窍门四:巧用暗示语言

    宝宝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悄悄话,也喜欢和爸爸妈妈讲悄悄话,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个特点,帮助宝宝学习理解和区分“你”、“我”。比如宝宝在白天正确地说出了“谢谢你”,妈妈可以在晚上和爸爸说“今天亮亮特别聪明,能说‘谢谢你’了。”躺在床上的亮亮听见了,第二天肯定说的更加起劲,即便说的并不准确,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窍门五:保持耐心

    做个有耐心的妈是每个妈妈的理想,但是说起来好容易,做起来好难。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妈妈对他的期望值与日剧增,希望他每天都能学会新的知识,每天都变得更聪明,每天都有进步。但是宝宝并不是上好发条的机器人,总会有倒退和犯错误的时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加上妈妈天天面对的生活压力,让妈妈们对宝宝的耐心无法有耐心的保持下去。当妈妈听到宝宝又一次错误的回答,心里的怒气即将迸发时,应该怎么办?心理专家的建议有很多,你可以在这时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摸样;可以低头闭眼深吸一口气,换一副表情继续面对宝宝;可以直接和宝宝说出自己的感受:“妈妈现在很不开心,请你自己去玩一会,妈妈心情好了再去找你。”也许宝宝听不懂,但只要你说了出来,心情便能好很多。“可以”的方法很多,但需要妈妈们找到适合自己的。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