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的诗《我的儿子》(转)

11/03/02 13:03:37 标签:妈咪心情

                《我的儿子》

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当初胡适的这首诗发表后曾引起很多异议,诗中的反传统、宣扬人性解放的思想,为当时的社会舆论难以接受。我的理解,这首诗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内涵:

 

 

一、子女之于父母,不是传宗接代或者实现某种功利目的的工具,而是夫妻情爱瓜熟蒂落、自然而然的结果,就像树与果子的关系。孩子虽然是父母所生,但并不意味着你对他的占有、他对你的隶属。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

 

 

二、抚养与教育乃是随之俱来的责任,是父母应尽的“人道”的义务,不能视为你对于他的恩情,并且祈求他将来无条件的回报。如上所述,父母对子女不享有“所有权”,只有有限“经营权”——你必须要为他进行较长时间的付出,为他的人生进行投资、计划和管理等,但他却不是你的一个投资项目。

 

 

三、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孝顺儿子”。“堂堂的人”是大写的人,健全的人,孝顺儿子却未必。有些人在家里很孝顺父母,但在社会上却不能算是一个堂堂的人。听话的孩子不见得就是好孩子。这是胡适对“以顺为孝”的传统孝道的矫枉,明显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