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爸爸:幼儿园的老师向我反映,丁丁在遇到比较难一点儿的事情时,总是不愿意积极面对,总想依赖老师,如老师让小朋友们自己画一幅小鱼的画时,他就说:“老师,我不会,你给我画吧。”
泥泥妈妈:教孩子画画,如果难一点的,孩子一次画不好,她绝对不愿意画第二次。还有的作业,永远需要我的帮助才能完成,或者完不成。批评她害怕困难,她就生气,不批评吧,形成遇到困难绕着走的习惯又怎么办呢?
宝宝为什么会害怕困难?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是第一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宝宝害怕困难的背后……
宝宝害怕困难的背后
宝宝为什么会害怕困难?从表面上来说,这个问题是由无法建立自信心和正确的行为模式造成的,而究其根源,家长在宝宝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才是根本原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错估宝宝的能力
现在,关于各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不同专家的观点也基本一致,比如幼儿在九个月时能够说“欢迎”、“再见”,在一岁时能够自己盖盖子,在一岁三个月时能够自己脱袜子,两岁时开始喜欢给爸爸妈妈拿鞋子,擦桌子等,这为妈妈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数据,能够帮助他们为自己的宝宝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但是妈妈们应该明白的一点是,这里的“能够”和“会”是以宝宝的方式呈现的,是不熟练的,比如宝宝盖上盖子可能需要十分钟,喜欢给爸爸妈妈拿鞋子,但经常拿错,这在宝宝的发育过程中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妈妈们可能认为自己的宝宝不够聪明,或者是在故意捣乱,导致对宝宝能力的错误判断。本来兴致满满的宝宝,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妈妈的斥责,宝宝继续尝试的愿望就没有了。
2.示范不良的处事模式
当宝宝摔跤的时候,有多少妈妈会帮他总结和认识摔跤的原因,又有多少妈妈会鼓励和支持他再做尝试,可能更多人会大声的提醒:“"你忘记了你在那里摔过跤吗?”或者“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言下之意就是说在那摔过的你还敢去,真是不知道害怕或者不够小心。这样的一种提醒也许是无意的,也许妈妈自己就是接受这样的提醒长大的,但是这却从另一个角度教会宝宝遇见困难不敢面对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宝宝在遇到困难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躲避“困难”上,而不是去想如何解决困难上。
3.提供的相关经验不足
宝宝的任何一种行为模式和能力,都需要妈妈为他积累相关的经验。而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妈妈帮孩子积累的多是遇见困难就放弃的经验,缺少遇到困难如何去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经验,所以孩子才“总要请别人帮忙”。
当然,不是每个妈妈都存在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宝宝所处的教育环境也绝不只有妈妈一个人,而是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组成的,不过不管宝宝害怕困难的原因由谁造成,都是由上面这些因素组成的。所以针对这些因素,妈妈应该担当起帮助宝宝的重任,让宝宝成长为一个能够承担重任的人。
妈妈应该做宝宝永远的拉拉队。当宝宝主动解决困难时,妈妈应该在一旁为他鼓劲、加油,为他提供尝试的时间和犯错的机会。而当宝宝请求妈妈的帮助时,妈妈应该和他一起研究分析困难,和他一起去解决,并在事后告诉宝宝刚才的做法中哪里值得表扬,诚恳地告诉他“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更棒的!”
有了妈妈的帮助和支持,相信宝宝们一定能够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可以!我很棒!我会做!”
本期获奖学员(布奇画板一个)请以下获奖学员及时和虎豆妈妈联系:
兮宝也有类似情况出现,就在昨天上亲子课的最后环节,是给一幅画涂上颜色,她当看见别的小朋友基本都快图完的时候,我见她看别人,就告诉她画自己的,快点画。可是她就说妈妈你帮我画吧,大概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够快,不能赶上那个小朋友。其实,我觉得孩子之所以有这种表现,完全和家长平时的教育方法有关,有时候家长总喜欢大操大办,见孩子做事慢或者怎样,就抢过来自己帮着弄,一来二去,孩子习惯了遇到困难就找家长帮助,所以家长还是要检讨的。我自己本身大概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可能自己不是很在意。但家里老人尤为这样,我虽然知道不对,但有时候真的不好说什么,说了有时候也没用,还让老人不高兴,比如孩子有时候吃饭,我一般想让孩子自己吃,不管吃的到处都是也好,但老人就不行,看到这样就跑过去喂,还说她会吃,以后上学了就会自己吃了,真没办法,其实我觉得不能把什么责任都推给学校。所以啊!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家长在面对孩子遇到困难时候的态度和行为非常重要,家里有老人的也要沟通好,才能培养出于到困难不退缩的好品质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