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不是唠叨出来的

11/05/21 16:31:16 标签:自然 精神胚胎 成长

从前天开始,小宸姑娘又有了明显的进步,让我感觉惊喜同时也反思一下自己的唠叨。

小宸姑娘爱看巧虎,每天早晨起来她就要看,我要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所以就让她看,我自己可以清净地做事情。但是每次我又总是担心她看得时间久会伤害眼睛,所以总是唠唠叨叨,一会儿提醒她休息眼睛,一会儿提醒她别看了,玩会玩具。她有时候置之不理,该怎么看就怎么看;有时候要哭闹,嘴里喊着“我还要看,我就要看巧虎,我就要看嘛”。所以我的唠叨都是白费唇舌,妥协的总是我,还讨来一肚子气,硬是鳖回去还得商量她哄她,巧虎当然还是继续看。唠叨的次数多了,她对我的依恋也转向了她爸爸,有时候我一开口,她立刻哭着去找爸爸,眼泪不知道怎么会来得那么快,满脸的委屈,最后她爸爸我俩还是妥协。

可是从前天开始,她发生了变化,而且真的是让我感到很惊喜的变化。早晨她还像以往一样看巧虎,我在卫生间收拾。她突然跑到我跟前,告诉我妈妈,我不看巧虎了,确实电脑里的巧虎已经暂停了,她还不会关电脑,只会点鼠标左键,暂停视频。然后她又说:“妈妈,你给我打开电视吧,我要看跳跳蛙。”我说好的,但是你只能看一集,然后就休息一下。她说:“好的,妈妈。”我说那你自己打开电视吧,我给你放《粉宝乐园》。她打开IPTV,然后开了电视电源,我给她找出《粉宝乐园》看了起来。她在沙发上跟着粉宝宝们唱啊跳啊,很是开心。我依然在收拾,洗衣服。过了大约半小时,她跑过来说,“妈妈,我看完了,我把电视关了。”我那个开心啊,夸奖她太棒了。我担心她的主动关机不会持续,但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昨天和今天,她依然要看巧虎或者粉宝乐园,但是每次看她都是主动看完就停止了,不需要大人提醒和唠叨。昨天她在看巧虎,她爸爸说可以给爸爸用一下电脑吗?她说:“好的,爸爸,等我看完一个巧虎就给你用。”她爸爸说好的,说话算数啊。果然,不一会儿她开始大叫,“爸爸你来看吧,我看完了。”今天她爸爸带她出去玩了,我在家里写东西,她回来要看巧虎,我说等妈妈写完可以吗?她说:“妈妈,我就先看一个巧虎就给你看可以吗?可以吗?”语气是那么坚定,我只好说好吧,那你先看。果然看完就跑了,去客厅里放电视要看粉宝乐园,依然是自己打开,我们找到那个节目,然后她自己看完就去骑车了。尽管那节目还在继续,那歌声很吸引她,但是她还是主动停止了,自己去小车子。看来孩子是真的进步了,成长到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反思一下,我那无数次的唠唠叨叨,那无数次把孩子惹得哭闹以及自己因为怨孩子不听话而惹来的满肚子怨气,真的是自讨苦吃或者是费力不讨好。

正好下午读了一点《爱的教育》,恍然大悟,摘录一下以警示自己,不要再瞎担心或自寻烦恼。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

  这好像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认为精神的种子从不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一定会成为人才。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一旦遭到破坏,他整个发展都不会正常,包括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说,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但是今天,当我们把儿童的自我、知识各分一堆时,一切都被破坏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儿童内在的秘密。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只有承认儿童有精神胚胎并相信他,人类成长的秘密才会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展现给我们。”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