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语言

11/08/13 03:41:28 标签:语言 艺术 成长

两个1岁多的孩子都在一个工地外面的沙堆旁玩沙子,工地里是一座四层高的小楼,小楼已经完工,外面用纤维帐篷围着,秋末冬初的上海,冷风吹过,纤维围墙发呼啦呼啦的声音,两个孩子都听到了。那个男孩站起来,惊恐地跑到他姥姥的身后,抱着姥姥的大腿,嘴里喊着“怕,怕”;那个女孩也感觉奇怪,跑到妈妈那里,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声音?”

男孩的姥姥说:“不怕,不怕,你看你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还是男孩子呢!”

女孩的妈妈说:“是呀,这是什么声音,有点儿怪怪的,第一次听见是有一点点儿怕,但是一切声音都是自然界的某个东西发出来的,就和我们说话和唱歌一样平常,我们可以一起去找找是什么东西发出这么奇怪的声音,唱这么怪异的歌声。”

男孩子依然抱着姥姥的腿,姥姥的“不怕不怕”并没能真正帮助他战胜内心的恐惧,相反“你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强化了孩子胆小的自我认知,更加害怕。

女孩子抱在妈妈怀里,嘴里哼着从巧虎里学来的“探险去,探险去,我们是幼幼版探险队”的歌儿,去寻找“呼啦呼啦”的来源,来到那破了洞的纤维围墙前,和妈妈一起发现了被风吹得一会鼓起来一会缩回去的破纤维围墙在“呼啦呼啦”地唱。女孩大笑,哈哈,原来是这个破围墙在唱歌!

同样一个声音,因为两个大人的表述和态度不同,带给两个孩子的感受和体验完全不一样。男孩获得的是内心更加的恐惧、无助和自我否定;女孩获得的是一种探险的刺激、发现新东西的喜悦和心灵的健康成长。

这让我想起了小宸姑娘刚出生的那个春节的鞭炮声。因为是小老鼠的尾巴,所以刚出生40多天就过春节了。年三十的晚上,鞭炮齐鸣,响声震天。已经酣然入睡的小宸姑娘被震耳欲聋持续不断的鞭炮声吓醒,大哭不止。我抱着她,紧紧地把她贴在胸口。兴高采烈地给她讲述鞭炮的种种好处,告诉她鞭炮是辞旧迎新,是把所有好事迎进门,把过去一年中不喜欢不开心的事都送走;告诉她每个人第一次听到这么大的声音都有一点怕,但是很快我们的耳朵就会适应,妈妈知道你被吓到了,连妈妈这么大人都被吓一跳,更何况你是这么小的小宝宝呢……我的声音传递给她的是喜悦,情感里传递着鞭炮带来好运的的信息,紧紧抱着她贴在我的胸口传给她的是安全,所以她很快止住了哭声,趴在我的身上在鞭炮声中睡得非常安稳。正月十五鞭炮声再次轰鸣的时候,她一声也没哭,在她的心里,鞭炮的声音并不可怕,而是如同催眠曲一样美妙。当初孩子只有四十多天,我跟她喃喃不停地说鞭炮婆婆感觉可笑,那么小的孩子她能听懂什么?但事实证明孩子懂,她可能不明白语言的真正含义,但是她明白你语言背后的浓浓爱意和你传达给她的你对这个事物的态度,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态度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把恶劣的编织成美好,把恐惧地东西说的稀松平常。孩子的世界里无所谓好坏,她的一切都是从父母那里模仿和学习来的。父母的语言,父母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老公最怕的是夜里的雨滴在防雨棚上面的滴答声,只要半夜下雨,他都能听到,而且大多数时候睡不着,总是半夜起来把所有的门窗都关紧,可能还是睡不着。我分析原因是他小时候家里的老房子一下雨就漏水,每次漏水父母总是吵架,所以半夜的雨滴声在他的心里成了一个节,一个恐惧父母吵架的节,即便多年过去,屋子里再也不漏雨,他依然害怕那滴答滴答的声音。假如当年屋子里漏雨,父母以一种非常幽默的方式对待那雨声,把那雨水的声音说成是非常美妙的音乐或者催眠曲,或许在老公心底留下的是自然的美与和谐,是生活处处有艺术的发现之旅。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