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式立体早教罗列了一些常用的引导孩子的教育技巧。 1.引诱法:你希望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希望他学什么、做什么,就拿什么去吸引他的注意力,诱发他的兴趣,但千万不要在孩子毫无准备时提出要求。日本著名早教专家铃木镇一教两三岁的孩子学小提琴时是这样做的:他让一群孩子在周围自由地玩耍,这些孩子中既有训练有素的,也有刚刚准备来学习的。他先兴致勃勃地拉一支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让其中的一两个学过琴的孩子起来拉个曲子,并给他他赞美、鼓掌和奖励。这样就吊起了那些刚来的孩子的胃口。环境稍稍熟悉以后,这些新来的孩子就开始抢铃木手中的小提琴也要拉一拉;这时铃木才开始跟这些孩子“玩”小提琴,教他们握琴拨弦…… 参加“冯式立体早期教育法”学习的一些家一长也有类似的经验:在教孩子识字时,有人是先从妈妈教爸爸,爸爸教妈妈开始的。父母间玩“字宝宝”的游戏玩得热火朝天,却故意把孩子晾在一边,等孩子喊着、抢着要与“字宝宝”交明友时,他们这才“不得不”让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上钩”了。这样的识字效果特别好。其实无论教孩子做什么,都不要直接吩咐而要“引诱”,引诱会使孩子产生渴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童话法:童话故事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最能适应他们的理解水平。我孙女家离我们老两口较远,平时一两个月才来玩一天,但每次玩得都很高兴。每次,儿子、儿媳把她接走时,她总是恋恋不舍的。可是有一天,儿子和儿媳都要出差,把两岁半的孙女送来放在我家。白天孩子玩得很高兴,也答应在爷爷家住,可是到了晚上,她想妈妈了,吵着要回家。到睡觉前还哭了起来,拒绝脱衣上床,奶奶怎么劝说也不行,还越哭越厉害。这时,我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专心致志地把个组合沙发推到我们的大床旁边,紧挨着大床架起一张小床,我又抱来了毛毯和花被褥……孙女的注意力被我的动作吸引了过来,哭声渐渐小了。于是我头也不抬地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张小兔兔的床,好漂亮、好暖和的小兔兔床啊!爷爷还要请来大兔妈妈(毛绒玩具)放在小兔兔的床边,看哪只漂亮的小兔兔来睡觉觉呀?”还没等我把故事讲完,小孙女就从大床上迅速地爬过来。一屁股坐到小床上,破涕为笑地大声说:“我是漂亮的小兔兔,我要睡小兔兔的床。”我抬头一看,她的笑脸上还挂着一颗颗闪光的泪珠呢;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一场“风暴”就这样平息了,孩子很快安然入睡了。 如果教育者不使用引导的艺术和技巧,而是采用强迫加说教的方式,孩子哭得精疲力竭后也会去睡,但是第二天她还能快乐和听话吗?还会那么自信吗? 3.想象法:有一位妈妈学员,来信讲了这样一个教子的小故事: 她教孩子从小学习拉小提琴,让孩子练习把小提琴夹在脖子上,这是又累又枯燥的事情。于是这位妈妈对孩子说:“我们来比赛用脖子夹玩具好吗?妈妈夹大玩具,你夹小玩具,看谁把玩具夹得牢,夹得时间长……”把小提琴想象成玩具,孩子来了兴致,居然能夹住了,并且走来走去也掉不下来。在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后,连枯燥的学琴也能变得这么有趣,令孩子学得兴致勃勃,所以只要方法得当,孩子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4.故作惊奇法:当孩子无意中学做某一件事时,大人要故作惊喜地大声欢叫:“快来看呀!宝宝会看书了!”“呀,你们看,宝宝认识这个字啦,与“字宝宝”交朋友啦!”“宝宝的积木搭得真好,真能干!”……凡是孩子模仿的有意义的事,都应引起大人的惊喜与亲热。这样,孩子受到鼓舞后,原本无意识的活动,就会渐渐变为有意识的活动,把它坚持下去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5.鼓励法:只要孩子所做的事本身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认真做的,不论他做得好坏,是对是错,都要进行赞赏和鼓励,绝不可泼冷水。例如孩子画画,即使是乱涂一气,你也要拍手叫好。说这像一朵云,那像天上下的雨;这像几根面条,那像一个气球、一只小老鼠……评价时别忘了给孩子的画添上一两笔,使之真有点像那个事物。这样,孩子看后会非常得意,既丰富了他的想象,又激发了其画画的热情。又例如,母子散步时看见了一头小牛,你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说:“一只狗。”这时,你应该说:“你真会回答,它是一头小牛,不过,它很像狗,牛和狗都有4只脚,都会走路,是不是呀?”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孩子至少答对了“属类”,没有把小牛说成一株大树或一栋楼房,也是了不起的。.对孩子认真做的任何一件事,成人都要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严禁笑话和羞辱(心里好笑,也决不允许有丝毫流露),这样,孩子才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成长,没有腼腆害羞的拖累。 6.转移注意法:当孩子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例如摔东西,打娃娃),说了一句不好的话(例如骂人),或者哭闹不停时,教育者应该瞪他一眼,表示不满、生气和冷淡,让他讨没趣。但不要声张,不要重复孩子的坏行为,你只管走开做自己的事。然后与其他家人谈论新闻、故事,或其他特别有趣的事(不要看孩子,不要理他,也不要气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逐渐转移他的情绪,慢慢让他与家庭的气氛合拍。这叫淡化缺点和错误,转移情绪轨道,引导良好行为,从而避免一场冲突“风暴”的伤害。 7.相互表扬法:家长之间要经常相互“表扬”。互相赞美对方好的行为举止,要做得很认真,不要让孩子发现这是说给他听的。这样,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学会赞美大人,并模仿这些行为,迅速地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例如,妈妈对爷爷小声说:“您看,他爸爸读书多认真啊,我们大声谈话他都没听见!”又如,爸爸对大家说:“妈妈真辛苦,做那么多事也不喊累。现在妈妈洗衣服,我读故事给她听,宝宝也坐下来跟妈妈一起听好吗?”数十年前,在我的两个儿子四五岁时,我经常这样做,所以孩子小时候和长大以后都很孝敬母亲。 8.言他法:教育孩子时,有时候不要直接针对孩子,而应认真地谈论其他事情,把孩子推到自己不受评论,而评论他人的评论员位置上,这最能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例如,吃晚饭时,妈妈对爸爸说(说话时不看孩子,假装与孩子无关,其实孩子肯定在倾听):“我同事病了,今天我到家里去看望她,有一件事让我好感动啊!她家的孩子小强真董事,不到5岁就知道给生病的妈妈喂药递水,还给妈妈量体温煮鸡蛋……我从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孩子。他家里很困难,平时根本不买零食,我送去的苹果拿一个给孩子吃,你猜他怎么说?他说:‘谢谢阿姨,苹果留给妈妈吃吧,病人要增加营养。’”其中的每句活都不要提及自己的孩子,但赞美他人就是对自己孩子最生动的教育,他会暗暗学习,并且也学会赞美他人。“言他法”的应用,有时也可以用在批评某些现象上。如街上看到什么不良行为,评沦电视剧中某个不良的角色等等,但都不要与自己的孩子直接挂钩,要强调“隐形教育”,有时还要很自然地把孩子吸引到“言他法”中来评论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