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任性宝宝如何教?

12/07/14 11:43:10 标签:


现在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任性的问题。常见情况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用发脾气、摔东西、哭闹等不良手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独生子女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一直被多人关注,是家庭的中心,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任性的性格。其次,家长对孩子溺爱,满足任何要求。还有全家意见不统一,妈妈说不可以,爷爷奶奶说可以,为息事宁人,不合理要求也给以满足,也使任性得以发展。


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呢?

1)要从小防止任性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1岁以后的孩子,就要经常讲道理,对要求孩子做的或不允许做的,都要讲清理由。例如热水瓶不能碰,可以给孩子讲,因为水热,有烫伤的危险,此时可以配合让小儿有感性认识,理解何为“热、烫”,将杯中倒入热水,放至50℃左右,使孩子感觉烫手、不舒服,又不至于烫坏,有此感受后,下次自然就不碰热水瓶了。再比如孩子对带尖的工具很容易发生兴趣,可以告诉孩子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同时说明使用不当也可造成划伤,此时可以用尖部适当用力在小儿胳膊或腿上扎一下,小儿在感觉疼痛的同时,也理解了道理,使孩子谨慎使用工具,以免受伤。

要使孩子明白,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


2)及时转移注意力。

3岁左右小儿注意力容易被更新的东西吸引而发生改变,一旦有新的、更有趣的事情,可以使孩子忘掉刚才的要求。所以在孩子任性时,及时转移其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如讲新故事,或观察其他有趣事物,但不可以用欺骗、乱许愿的办法。经常欺骗孩子会在孩子渐渐懂事后产生其他不良后果。转移注意力的办法使父母既坚持了原则,又不过分刺激孩子,在孩子平静和情绪好时,还要把问题讲清楚,长期坚持,孩子就不会无理取闹了。


3)可以采用冷处理,不能迁就。

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讲道理的同时,要坚决拒绝,必要时可采取冷处理:不理睬他。例如,同孩子逛商店时,不可能见什么买什么,有些东西不适合孩子,有些孩子提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不走。家长为使孩子不哭,或摆脱尴尬局面,常常采取迁就态度,嘴里还说,就这一次,以后不允许了,但这时你给孩子一个暗示,如果想到达某种目的,哭闹是一个好办法,下次会变本加厉地使用。此时冷处理非常必要,孩子哭闹一阵后,知道再哭也无用处,自然下次就不采取这个办法了。此种不良刺激,也可使孩子受到挫折、磨炼,增强心理承受力,为以后适应社会做准备。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无忧娃娃对沁沁说:2012-07-14 21:39:28
  • 嗯,好品格从小养成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