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寻找教育独特的灵魂3

12/08/21 11:50:44 标签:育儿经验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给他什么样文化环境


只有拥有了健全的人格,我们才能够自由表达、独立思考。

健全的人格从何而来?

由学校文化浩浸润而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文体虽然不带来实得,但可以播撒美好和光明,可以引导人们走进真、善的晨门。

我们承认,每所学校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如今,很多学校都喜欢给自己办学冠名为“XX教育”。这表明了他们的文化追求。但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不变的,我们不能以强调特色来抹杀普遍的规律与价值。

首先,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学生在学校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就意味着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就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一条新闻吸引了我:安徽省某小学两位六年级学生喝毒药自杀,她们在黑板上写下遗言。一位学生写道:“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

两个六七岁的孩子,进了一所小学,经过五六年的教育熏陶,怎么会从天真无邪变成厌世轻生?在学校里,她们到底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70多年前,江苏淮安的新安小学详细制定了学生“生活的方法”,或许可和现在的学校做一比较。新安小学对学生规定:一、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二、每天整洁一次。三、每天写日记一篇。四、每天吃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五、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意一笑,怎么连“大便”这样的事也位列其中?更出人意料的是,每天的功课无一字提及。说完了每天要做的事,接下来是每年要做的事:每年种痘一次、每年洗澡约八十次到一百次。然后扩大到其他,如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每日轮流做主席和记录,每日轮流烧饭和抬水,征集社会批判……

这些让人赞叹、值得回味的要求,细致具体,包含了身心发展、道德修养、审美人格等各个方面。于这种生活中浸润长大的学生,怎能不拥有健康、阳光、向上的人格?

现在,我们听多了学校为文化建设而高喊的口号,也看多了学校在谈及文化建设时,言必称景观的做法,新安小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这所70多年前的普通小学,真正彰显出了学校文化的本质:它落脚于人,落脚于日常生活的点滴,悄无声息地去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成为一个人成长的雨盔和泥土。

其次,文化不是普通的生活方式,而是面向心灵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学习静态的知识是不完整的,他要的是体验,是希望他生命所经历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爱有恨,都能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印痕。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过处便有情”,也是学校文化的臻境。

当代学者何兆武,到近90高龄时,仍然记得自己少年时到北京图书馆借书的情形:“北图的房子盖得很漂亮,环境非常优美,也很幽静,刚一进去是柏油路,自行车骑在上面没有声音,可是存车处前又是一段沙路,骑在上面便发出沙沙的声音,非常动人而富有诗意,至今回想起来仍然神往不已。”

何老讲的是图书馆的文化气质带给他的终身影响,“一段沙路,一阵沙沙声”,多么简单,多么干净,但是从简单和干净中,却散发出纯粹的美来。这何尝不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借鉴?

如今,校园里的景色虽然日新月异,时显奇彩,可是在校园生活里却少有这样的纯粹和简单了。那令人憧憬,惹人向往,永远使学生的灵魂无限渴望的美,更是日见杳如。今天的校长们,在创建学校文化时,似乎理智远胜于情感,他们更多的是在用头脑而不是他们的整个心灵在创建。所以,现在的学校文化,往往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激动。

什么样的文化能让人身心激动?我想,那一定是富有诗意的文化。所谓诗意,它超脱于物质环境,直指向人的精神和心灵。它所提倡的,是让师生永远保持着一种赤子情怀、保持着一种敢于挑战世俗的超越功利的人生态度,从而让人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和开阔的成长空间。

正是这样的文化,让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敢与导师争论不休,话语激烈又尖刻;也正是这种文化,让杨振宁在就读西南联大时,就敢于批评爱因斯坦的论文,说他“毫无创新,是老糊涂了吧”。言行间,渗透出来的,正是一种生命和精神的自由感。

人最终是受文化规定的。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给他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所以,当我听到有人说,“学校文化热”快结束了时,有一种深深的悲哀:在成本计算的框架里,任何慢性的靠气质温润养成的文化行为都会遭到嘲笑。

叶澜教授曾说:“教育忘了精神,忘了文化,我真是有点忧虑。”

愿她的忧虑不会成为现实。(来自:《人民教育》2012年第1     /记者    李帆)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