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排序:你把自己排第几?转载

13/04/24 13:18:15 标签:杨杰教育

 

豆豆妈妈在日志中描述这样一个场景:
在车上,我们听欧洲杯的新闻,豆爸我俩跟着收音机哼唱《我的太阳》,豆豆看我俩夸张的唱着,笑着咬着牙用拳头狠狠打我一下,我说:干嘛打妈妈呢?他说:我不要你们唱。我说:那好好说啊。豆豆说:妈妈,我不要你们唱歌。
我问豆豆妈妈:你和豆爸开玩笑,他为什么不愿意呢?
妈妈也很困惑,她说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我让她猜猜其中的原因。她说,是不是孩子觉得被排除在外了?我问豆豆妈妈:如果你和豆爸不开玩笑,你们的注意力,是不是都在孩子身上?
聊到这里,我话锋一转,给了妈妈一个小任务:请站在自己的立场,把一家三口人按重要程度排序。妈妈说,孩子肯定最重要的,她的排序为:豆豆,豆爸,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排序是颠倒的,合理的排序应该是:自己,豆爸,豆豆!
妈妈感慨:太颠覆了,居然把豆豆排到了第三!不过,这位妈妈接着又说:我觉得我的生活状态,首先是照顾孩子,然后支持豆爸的工作,有时我也挺不平衡的,为啥都是我的事,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呢?豆爸还可以和朋友聚一下或者去锻炼身体,对我而言,觉得自己只是孩子的妈妈和别人的老婆,除此之外,没有自己。
这个排序的确很有颠覆性,通常,我们都不好意思把自己排在第一位,给人的感觉,那是自私的表现。其实,照顾好了自己,才能很好地照顾他人。而且,人要学会为自己负责,也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对自己负责!之所以把豆爸排在第二位,是因为心理学上有一个原则——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夫妻是相伴终老的,而孩子呢,后进入家庭这个系统,成年之后便分离出去,组建自己的家庭,形成自己的“系统”。
听完这个很有颠覆性的解释,这位妈妈问:很多妈妈喜欢干涉成年子女的生活,是不是因为排序出了问题?
只要翻翻历史,就不难发现,中国社会,大部分情况,都是“亲子关系大于夫妻关系”,这一点在过去的大家族中表现尤为明显。通常,婆婆在家里具有领导地位,“婆婆和儿子”这组亲子关系,在事实上大于“儿子和媳妇”这组夫妻关系。媳妇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转移到自己的儿子身上,用心理学来分析,儿子甚至替代了丈夫的角色。等儿子成年,媳妇也变成了婆婆,拥有了家庭的领导地位,因此,民间有“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的说法。这时候,儿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婆婆的目光开始无处寄托,我们可以想象,这时候老人家该有多失落!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也可以为中国社会的婆媳关系增添一个新的注解。
作为妈妈,如果为孩子、丈夫奉献到失去自我的程度,就不是在生活,而是在牺牲。在家庭里,牺牲意味着“我舍弃自己而成全你”,因此,对方有义务做出补偿。以孩子的学习为例,很多妈妈全部的业余生活,都在照顾孩子、辅导孩子,一旦孩子成绩不好,妈妈会极度愤怒,这个愤怒的潜台词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居然考成这样?你对得住我吗?
有牺牲,就必然有怨恨。
我发现,很多妈妈看上去任劳任怨,心里却常常升起无名怒火,表面上看,总有一个具体的诱因,比如孩子表现不好,或者老公的一句话。追根溯源,真正的原因,是颠倒的人生排序。
如果牺牲自己,去照顾孩子和家人,那么,就只是在扮演妈妈和妻子的角色,N年之后,回首往事,发现自己只是为家人活着,而没有为自己活着,几乎忘了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但是,这些需求和愿望并不会消失,只是处于压抑状态。通常,这些需求会以另外的面目出现,比如愤怒。莫名的愤怒背后,往往隐藏着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和愿望。
我发现,在家庭中,我们常常放弃自我责任,交换着满足对方。放弃自我,奉献他人,这是一个沉重的交换。当然,这种交换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我们会自认为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其实,我们的作为,并不是孩子需要的,甚至阻止了孩子的成长,比如,豆豆已经习惯了自我中心的位置,爸爸妈妈开玩笑,他都不能接受。同时,妈妈也认为孩子有义务变成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他一旦不符合自己的心愿,就会感到极其恼火。
家是每个人的港湾,在家庭中,每个人首先照顾好自己,负起自己的责任,然后再去照顾其他人,这样,是最轻松、最温暖的相处方式。
当然,许多妈妈奉献得太久,一时间甚至不知道怎样照顾自己、满足自己。豆豆妈也说,曾经和好朋友出去了一天,却觉得很无聊,自己都觉得没出息。我问她,出去是否会内疚,她说的确会,并问我为什么会这样。
道理很简单,既然把孩子排在第一位,那么,首先应该满足孩子。而她居然满足排在第三位的自己,因此,就觉得对不住排在第一位的孩子。
爱家人,没必要以失去自我为代价。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并不是自私,也不是不管家里人,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