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心理问题的“瓷娃娃”(转)

13/05/24 17:03:10 标签:宝贝教育

      中小学生更多的与家长一起生活,也处在性格形成的不稳定期,那么,作为老师和家长,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应该怎么引导孩子更加积极地面对困难和培养阳光的心态呢?

       某家长在作业这个问题上能为孩子做的事情谈了几点看法:

   1、作业是孩子的事情,好坏结果由他们承担,父母不可过多担当;

   2、不要在作业之后给孩子追加更多的作业,如果你已经认识到,这样的作业可以毁掉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视力,那么就不要再火上浇油了;

   3、最重要的是解决错题。头天的错题第二天请孩子去找老师、同学帮忙讲一下,让孩子去想办法搞定;

   4、孩子的作业也好,成绩也好,不要太计较得失,太计较,让孩子觉得他还没有成绩重要;

   5、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孩子肯定有些不会的题目,家长心态可以缓一缓,孩子学到后面,前面的东西慢慢就会了。孩子年龄增长,理解能力强一些,未来补起来也会快很多;

   6、有创意的家长可以制造一种玩法,让孩子感觉做作业是练功、考试是闯关,如果能办到,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另外,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一些年轻家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也有一些较年长的家长发表经验之谈,大家展开热议,互相启发。有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表示自己的儿子很喜欢交朋友,可经常却会因为语言和行为表达得不当,导致一些小朋友不喜欢跟他玩,作为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热情没得到回应,感觉并不好受。

   此外,有位家长,还给大家分享了其教育孩子的故事:孩子刚过十岁的时候,关于思想上的问题便接踵而来。一天,孩子突然想起来问,他与本班的班干部究竟有多大的差距,他感觉自己总是管不住自己,管理能力也差。我就帮他逐项分析,自控能力差可以慢慢控制提高;管理能力有很多种,首先他对自己的书籍、学习用具、衣物、玩具等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只是没有管过人,这些都是可以锻炼的。

       以前,孩子也有过烦恼,但是像这样比较“重大”的心事不多。通过孩子成长中的这件小事,作为父母,一要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思想;二是帮孩子分析,化解孩子的苦恼;三是争取配合学校、亲戚,加强孩子的教育;四是淡忘,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快,烦恼也会很快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随着一个个思想问题的出现,再到解决,得到进步,孩子便会渐渐成长起来。



   小学: 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让孩子知道家长永远支持自己

   作为一个孩子,本应拥有单纯向上的心态,有些却产生了无生趣的绝望感,令人惋惜。而在这样的事件中,家庭没有给孩子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非常令人遗憾。孩子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可能是内心受到多种负面情绪的影响。”

  
  小学阶段的孩子遇到的心理困惑有以下四种典型:在学校里受到老师批评,感到难过;同桌或者同班同学对自己总是有很多小动作,觉得很不舒适;家长常要求自己参加课外培训,比如学钢琴等;刚刚到学校,对学校不适应。以上的典型问题,可以归结为孩子如何处理与老师、同学、家长沟通交流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学习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一般而言,遇到心理困惑时,能够主动地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的孩子对解决困难更有积极性,也更能在老师的启发下自行解决。

   那么,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在遇到困惑的时候主动寻求师长的帮助,避免形成较为封闭的性格,就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在闲暇时多多接触大自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从家长自身来看,也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将孩子的学业成绩放在次要的位置,以孩子个人的感受为第一位,让孩子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家长永远会在身边支持自己,帮助自己,这样就能使孩子更加自信且从容。

 



   中学: 重视孩子的转变期 从小建立信任关系

      相互尊重,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初中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惑按照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体现,初一年级的学生反映的困惑集中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刚从小学升上初中而对崭新的学习环境出现不适应,以及学习方法的改变和瓶颈等;初二年级的学生则更多地向老师反映与家长的相处困惑,以及青春期与异性交往的分寸问题;初三年级的学生由于面临中考,他们则较多地需要老师帮助缓解升学的压力。

  一般而言,老师需更多地并不先向学生讲大道理,而是首先与学生建立信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像和朋友相处一样受到尊重。这一个做法也是家长们可以借鉴的。建立信任关系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如果家长从小与孩子建立这样的关系,以朋友的姿态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才会愿意与他人讲出心中的困惑。


   孩子心理健康,需要家长关注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出现心理困惑的原因,能够追溯到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如果从小重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及时对孩子出现的挫败、紧张、焦虑、愧疚等情绪进行关注,帮助孩子找出原因的话,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会学习到自己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出于性格转变期的时候,家长对此要有所重视,有意识地关注,适时向孩子予以帮助。



阅读(0) | 留言(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