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战争”

13/10/25 08:19:23 标签:家庭 学校 磨炼 学习

     今天是壮壮入学两个月的日子,也是我们开战纪念日。两个月来,不但是壮壮经历了战场的磨炼,我们全家也是体验到战火的煎熬。

     (一)何以百炼钢

    尽管在幼儿园大班后期,会有幼小衔接课程,但是那多是心理上的准备,比如老师会说说“小学的作息时间”“会带小朋友参观小学”,真正生活上、学习习惯上的衔接基本上空白。这是不够的,家长如果没有扎实地进行相应的训练、体现那么一两个月,孩子是不能适应的。毕竟老师说的不如现实体现“小学作息时间”来得更有针对性,参观一次小学,像个旅游团一样走马观花,只是看个热闹罢了。所以才造成了壮壮“心理上极其期待上小学,行为上入学之后又毛病百出”的客观现实。

      最开始,每天早晨,不是我吼就是老公叫“快点,不能再发呆啦”“你快迟到了”“别吃了,来不及了。”我想这样的晨间必吼,在每个家庭都曾有过,甚至正在上演。 语言提醒半个月不见效,还把孩子每天弄得苦兮兮的,心情十分受影响。我们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先是把手机闹钟定成每10分钟响一次,用手机闹钟铃声代替大家催战的嘶吼,取得一定成效,速度果然快些,大人也可以安心为他备早餐。现在,我们用的是“定时做事法”,把穿衣、洗漱、吃饭、收拾书包及红领巾都定上时间,让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刚开学那些天,老师要求每天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壮壮做不到。甚至有两次,还忘记带东西。我有思想准备,孩子丢三落四不是个别现象,在男孩身上尤其普遍。我坚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书包坚持让他自己整理,忘记带的东西坚决不给送,他也因此被老师批评几次,还被扣掉两朵小花。但他也因此“吃一堑长一智”,现在书包每晚自己收拾好,老师交待要我们签字的,提醒我们,红领巾自己能端正的系好,并不忘记戴校徽,最近的这个星期没有再忘记带书的情况。

     (二)知不足而奋进。

    壮壮写字,是他的一大难点。因为没上过学前班,以前自由写的阶段,是纯粹的自由写,那是典型的酗酒状态的儿童体。上了学之后,我们一下都傻了,现在孩子一出手都是精品体,那拼音写的,不夸张地说比三四年级不差,个别孩子简直与复印无二。在这样横向对比下,我们常常被老师提点“请加强书写练习”“写得太慢太差了”课后也常常被老师留堂改作业。说不急不气,不真实,我们最终也抡起了巴掌,孩子常常抹泪。但是每一次打过孩子之后,我们心里都是长久长久地难过,“不断地问自己,我要一直这样下去么?我要把孩子打到我对面去么?我要这样折磨孩子也折磨自己么?”甚至最难过的两次,在打了孩子之后,自己失声痛哭,我不要为党国事业,放弃了自己的孩子,我想到了辞职,我和丈夫彻夜长谈,考虑这样做的可行性。

    但最终,我们选择了“勤来补拙”,就算他反应慢些,脑瓜不灵光些,我们“笨鸟先飞”我们“勤来补拙”,我们努力多些,只要跟得上一般孩子就好。 每天回家练习写字,无论老师有没有留作业,都自己找东西写写,一般10-20分钟。做作业时,让他跟时间赛跑,看看他到底能多快,先自由写,后在自由写的基础上,时间减半写,向自己极限挑战,现在已进步到默写一组24字拼音,可以控制在11分钟内了。 数学曾经让老师“伤透脑筋”,连经验丰富的老师都感叹“怎么办”。由于不能经常到校跟老师交流,我先后跟老师写过三封信,客观分析了孩子的问题,不在于“学不会”,而是“写不好”“听不好”,并请他们给孩子一点时间,我们来帮助他慢慢赶上。

    十一假期,我们哪也没去,只在家专心练习,每天固定时长一丝不苟。我们先来练习数字在田字格里先写,之后到算术本里写。一开始他在我们面前,因为一对一不能马虎,到课堂写的字照旧不行,有两次老师把课堂作业反馈下来,我一看马上发现问题所在了,严厉地批评他,要求他在课堂要和在家一样,写的干净整洁,并把他的铅笔更换成HB,刨刀刨的尖细些(以前是2B,手削铅笔,那样我觉得书写清楚些,又耐用。)这样有助于书面整洁。并从数学书上的练习推测他的课堂练习,发现不足,多加练习,彻底克服。 现在老师很少留堂了,书写也比以前进步多了。背诵一篇四六句或八句儿歌只要两遍,在家默写拼音常是正确率不低于95%,老师的听写四次得了三次100,还有一次是因为写对了,但格式不对,被判了0分。现在已开始重视老师的格式要求。这几天,他在批改他自己以前的作业,常感叹“哎,我那时怎么写得那么丑?”我鼓励他,“因为你现在进步了,所以才能发现以前的不足,如果持续努力,你还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而我也仍在事业和孩子中艰难地平衡,我幻想有那么一天,我们能成为一个令孩子骄傲的职业父母,孩子也能成为令我们放心的孩子。

    (三)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

    我想每对父母都和我们一样,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奇才,是不一般的凡人。这是我们作父母的共有心态,或者说是共有愿望,更或者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天才,由于我们是普通人,所以教着教着,孩子成了和我们一样有着这样或那样缺陷的人。但是有一个现实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那就是“世界上不只有你一家孩子聪明,现在孩子都很棒,有些孩子一出手,就是最高标准”,孩子需要调整心态,父母也要调整心态。

    上学两个月,孩子经历了人生第一重考验,从父母的娇宝宝到班级中的普通人,我想这样的心理落差,不亚于一些象牙塔的高材生走上社会成了低能儿,好在孩子很小,天生心理强大,如果是一个成年人,这样的心理差距,或许会导致自暴自弃,愤世嫉俗甚至自残、犯罪。作为父母,我们要成为他的拐杖,调整好自己心态和孩子互相搀扶,共同进步。有条件的,多到校与老师沟通交流,客观向老师反馈孩子各方面情况,没条件的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与老师沟通,信任老师,真心托付,绝大多数老师不会与一个孩子为难过不去。

    同时,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在起始阶段,一定要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老师让练习的,让预习的、让背诵的、让阅读的,认真完成,长期积累,必有进步。不要光抱着“欧美自由教育模式” 不放,要看到他们的自由是以他们国家优厚的积累为要件,人一出生就有政府各种福利托底,我们需要面对现实,整个社会整个人生的压力,需要提前考虑,除非你有能耐全家移民,我有两位亲戚都是孩子上学不行,最终移民美国的。如果你暂时还不能移民,就要先适应现有的学校教育。欧美教育虽是美轮美奂,但也有缺点。中国教育虽是千疮百孔,但也有可取之处,万千个你我,不都是在这样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么?并且很多很多国外教育专家,也开始反思自己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向中国学习,我们自己不能光想着“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妄自菲薄。

    任何单一的教育模式,都不能以一当百地解决所有问题,每个父母心中要有数,最好的状态是:既有中国扎实的文化课,又有国外学生的创造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不是在国内文化 课没学好,跑到国外去又学会人家游手好闲那一套,培养个公子哥回来,对着你喊“不能移民,你生我干嘛?”到那时,再痛苦也没有用了。

学前作业1

学前作业 2

刚写的作业

刚入学写的拼音  

前段时间写的拼音    

现在写的拼音。  

    孩子在努力,进步在路上…………。

 

 

阅读(0) | 留言(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且走且珍惜对壮壮说:2013-10-25 13:04:29
  • 真好,你们的方法我个人觉得是对的,对孩子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