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式导入

13/11/04 12:39:57 标签:小学

     蒙蒙班级每天都有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前段时间,数学课前三分钟已经举办结束,蒙蒙讲的是关于奇偶数知识的“一二一二糖果店”,讲课时还算是落落大方,语言组织比较流利,声音一如既往的洪亮(爸爸基本上不担心大嗓门的蒙蒙会在此问题上跌跟头),王老师也录了视频,爸爸从王老师的空间中转发到了爸爸的空间中,这次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讲解也是非常有条理的。喜欢这样的互动环节,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孩子都可以认真对待课前三分钟,语言组织能力、讲解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等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也算是生本班一大特色吧

     如今,语文也开始课前三分钟活动。语文王老师选择了成语故事来让大家准备。蒙蒙准备的是“狐假虎威”,目前还在准备中,期待她成功的演绎这个故事。在学校的每一天,都会有两个小朋友拿着爸爸妈妈帮忙做好的PPT,上台表演成语故事。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也是让孩子们获得成语知识的好机会。每个孩子一个成语故事,四十多个孩子就可以组织出四十多个成语,由此掌握了四十多个成语知识点,这仅仅是第一轮。

   每一天的成语故事都要回家复述给家长听,家长要给予适当的评价。但是在诱导孩子复述的时候,如果简单的对蒙蒙说“请复述两个成语故事”,互动性并不强。爸爸一般采取“错误式”导入方式。诸如周五的“滥竽充数”,在引导她讲出这个故事时,故意说出了一个与故事里主人公接近的一个人物“东郭先生”,她一下子就会纠正说是“南郭先生”而不是东郭先生。于是,一个关于南郭先生的故事,娓娓道来。复述之后,爸爸会将东郭先生的故事“农夫与蛇”,讲给她听,由此这样一个错误式的导入,引来了2个故事。

   每一个成语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恣蚊饱血这个成语,爸爸之前是没有接触过的,听到蒙蒙复述这个成语,如同给爸爸上了一课。这也算是一种“反哺”吧。

该日记已被主页管理员miss羊推荐到育儿早教,奖励20分

阅读(0) | 留言(6)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留言板

  • 西瓜红对蒙蒙说:2013-11-13 15:11:42
  • 这个办法的确很不错,让孩子每天讲诉他学到的故事
  • 豆妈对蒙蒙说:2013-11-12 19:24:09
  • 每篇都是涓涓细流的爱。
  • 南南200909对蒙蒙说:2013-11-06 19:38:18
  • 老师好有办法啊,孩子们学到很多知识
  • 南南200909对蒙蒙说:2013-11-06 19:37:41
  • 宝贝讲的好棒哦,很有自信

我要留言 诈骗信息提醒

请下载最新的flash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