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
(819)
2014.7.29 星期二
“第一人称”是最常见的直接表达方式,用来叙述言者亲身的经
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我的所有八百多篇日志,用的都是这种表达方式。“第一人称”的主体通常是本人,也就是“我”,可现在对于“我”的含义,我还仅仅只有意念,而这种表述还从来没有用过。
晚上睡觉拉了便便,迷迷糊糊感觉有点儿不舒服,连忙呼叫“屙粑粑”。奶奶开灯一看,乐呵呵地给我处理,换上干净的纸尿裤后正准备关灯。这时,我发话了。奶奶仔细一听,原来是“宝宝关灯”!奶奶赶紧挪开身子,让我爬到床头柜旁,转动变光开关旋钮,慢慢关闭了灯光。
爸爸帮我装酷
爷爷躺在在旁边听着、看着,心中暗暗一喜,“宝宝关灯”就是说“我来关灯”,这不正是第一人称的表述吗?是语言表达能力上的一次飞跃呀!幼儿表达自己要求的事物时,往往都是从“宝宝要如何如何”开始的呢。爷爷记住了刚才的表现,见证了我的语言进步,真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啊!
爷爷觉得,不论是偶尔的萌发,还是在潜意识中已经有了这种表述需求,都可认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区别仅在于离完全掌握第一人称表述的时间先后,只需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就能有所提前。
用糖果摆成桥
很多年以前,爸爸有个远房表哥,名叫李旋。牙牙学语那段时间,就有点儿分不清这个概念。每当有人叫他“李旋”时,他会乐呵呵地回答,可要是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却总会说成“我旋”。刚开始,他的爸妈也觉得好笑,一边逗乐一边进行纠正。可无论怎么告诉他叫“李旋”,他都会反复“强调”自己叫“我旋”。现在,我的这个李旋伯伯都已经成家立业,可每逢节假日相聚,亲戚朋友们还会把这事当成笑谈挂在嘴边。
很快,我就会进入这个可能引起“是非”的阶段,对第一人称的使用也会出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之中,也许我不会出现“你”、“我”不分的情况,但会不会出现什么新的趣闻,或者意想不到的“笑料”,爷爷、奶奶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