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玩彩泥
(1110)
2015.5.18 星期一
放学的时候,木木老师告诉爷爷,今天我的表现特别棒,不仅精神、情绪饱满,而且排练节目也很认真,再也不像上周那样消极、磨蹭。爷爷听了特别开心,欢歌笑语地带着我回到家中。
早晨来到幼儿园
看了一会儿图书,画了两版汉字,突然想到了我的彩泥,于是,拖着爷爷转移“战场”,把他从电脑桌上请到客厅,打开了我的彩泥桶,开始用塑料模具做小熊。
我和爷爷玩彩泥
彩泥是奶奶分两次给我买的,第一次带有实验性质,不仅份量不多,而且颜色也少。在爷爷眼里,这就是当年爸爸玩的橡皮泥,不仅能够捏成各种形状,而且还能反复使用很长时间,所以刚买回家,就和我撕掉包装拿捏起来。
爷爷教我搓泥球
几天后,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彩泥逐渐变干,失去了柔性,用塑料刀去切,用手指去捏,就会出现泥渣甚至细末,再看看包装盒上的商标,爷爷才知道这种东东叫“彩泥”,难道和过去的橡皮泥不是同一种类?看到这些彩泥再也捏不动,我只好将它弃之一旁。没过几天,奶奶又给我买回一桶,比上次的数量、颜色都多了不少,原想让我玩个痛快,可我却宁肯勉强玩那些已经发干的旧彩泥,也不肯让爷爷拆开新彩泥的包装,爷爷估计我可能是不忍心看到它们发干吧。
我很快就学会了
毕竟,彩泥的魅力很大,旧彩泥实在干得不能玩了,我便逐渐打开了几只新的。爷爷抓住机会,用商家赠送的模具给我压出各种动物形状,激发我的兴趣。这招真还有用,我终于同意他随意撕开包装,沉睡了十来天的新彩泥,终于派上了用场。
好多彩色的小熊,耶!
爷爷把打开的彩泥搓成球形,放进模具压紧后打开,一只咖啡色的小熊就递在我的手上。我高兴极了,让小熊坐上茶几,然后问爷爷第二只小熊在哪里?爷爷心领神会,立刻揉一团彩泥放进模具,茶几上立马就增加了一只红色的小熊。我更高兴了,接着向爷爷问起了第三只……
我也学着做一做
在我不停的询问中,新彩泥的包装逐一被撕开,茶几上的小熊也越来越多,红绿黄蓝黑和白,颜色也越来越丰富,棕色的是熊大,黄色的是熊二,白色的呢,当然就是北极熊了。当我兴致勃勃地问爷爷,第十三只小熊在哪里时,奶奶已经放好了洗澡水,乐呵呵地来到我的身边,摆开了“扛木头”的架势。
这些彩泥真好玩
如今,我对晚上就寝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对“扛木头”这道程序也习以为常,只是碍于面子,说了一句“不要奶奶扛,我要爷爷扛”。当爷爷把我高高扛在肩上,开心地唱着号子走向浴室时,我冲着奶奶,得意地用鼻孔发了一个音——“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