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6日
昨天带女儿去Justin老师那儿去练琴,
老师说比一般同龄的孩子练得好,很有练琴的天赋。
我这个当妈的当时心里无比吃惊,当时就瞪大了眼睛“really?",就差一点脱口而出:”I don't think so.“
说实话我从来没觉得女儿练琴有天分,
就像国内的马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弹琴的天才。练出来的孩子是父母的功劳!
但是不是特别理解他的话。
俗话说:练琴的家庭,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自从练了琴,我确实切身体会到练琴的痛苦远不是我之前能想想的到的——
除了每天在工作和家务之余抽出雷打不动的一小时陪练时间之外,
女儿每天抹着眼泪,钢琴的音符配合着女儿抽泣的声音,是我们家特有的一种音符!
我从最初耐心的讲道理,到后来的怒不可遏,再到后来的歇斯底里的扔书摔琴,再到最后的准备放弃……
这个过程除了让自己非常烦躁不说,让家人都觉得没有练琴的必要不说,关键是扼杀了女儿的钢琴兴趣的萌芽。
这——不是我的初衷!
很多人都问我,包括我的老公:为什么要她练琴?
答案从最一开始我就非常清楚:为了能够在她孤独的时候有音乐陪伴。
因为这样她就能享受的了孤独,
这在人生长河中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要一个人走,一个人去孤独,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它。
为什么我不愿轻易放弃,
因为这是孩子第一个选择要学习的技能。
我想通过学琴告诉她:
学习不可能是非常快乐的。
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同弹琴。
我们可以把不快乐的事情变成快乐的事情,这不仅是弹琴的技巧,而是生活的技能。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轻言放弃,因为优秀是一种习惯,放弃也是!
如何出现转机?
当我带着女儿来美国之初,我想正好停止练琴一段时间,我们都可以有个心理调整期。
到了美国遇到了以乐哥哥,小姑娘每天跟在哥哥身后屁颠屁颠的,练琴也不例外,
她耳濡目染,哥哥就成了她的小老师,
她每天愉悦的跟着练琴。
后来我请了Justin老师,是新西兰的一个钢琴家,有着丰富的教授孩子学琴的经验。
他更善于鼓励教学(外国人都喜欢这样,和我正好相反)。
此时,我也调整心态,反思自己的态度和陪练方法,
改由她自己练琴,我只是指点一下,然后再结合每次Justin的绝高的表扬(他经常毫不吝啬的使用fantastic, perfect等词语)。
慢慢的,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也逐渐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也是这一个多月来,女儿能够相对愉快的练琴的重要原因。
希望有一天女儿明白妈妈的用心良苦,
更能读懂妈妈让她练琴的深层次的用意,
但愿她能学会享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