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2015.8.28 星期五
所谓幼儿园的语境,就是指它里面的语言环境。在我学习语言的漫漫长途中,三年多的幼儿园生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习阶段,也许在我的一生中,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爷爷就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故事,有些至今还能朗朗上口,就连小朋友之间流传的民间童谣,都还记得八九不离十。印象最深的段子,随口就能说出来:
“我有一分钱,骑马到苏联,苏联老大哥,请我吃馍馍,馍馍甜又甜,防止脑膜炎;馍馍香又香,给我一杆枪,枪又打得远,打到美国的肥屁眼……”
教室里身穿橘红色背心的就是我小包子
当然,这种不是老师教的童谣,爷爷和他的小朋友们是不会在教室里唱的,可在课外活动的时候,木马、转马、翘翘板上,到处都能听到类似的段子,而且声音整齐、高亢,还伴随着阵阵欢笑。
“这样看行不?”“好,没问题!”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文化、艺术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数不清的故事、歌曲、童谣以图书、画册、动漫的形式,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各种移动媒介,潮水般地向我们这些求知若渴的“小海绵”涌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让我们的求知欲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爷爷常常发现,从幼儿园学到的语言特别是那些比较“响亮”的词语,会恰如其分地从我嘴中“飚”出来。
我们班上的同学
最先注意到的是一个“哼”字。那是在上个学期,每当完成了某项“作业”,比如拼出了一块图画,填涂了一些颜色,或者用彩泥揉出了一个图形,就会“哼”它一声,似乎表示心中的得意;有时不想做奶奶、爷爷要求的“事情”,比如不长时间看视频,或者通知我准备“扛木头”了,我也会用“哼”一声来予以回绝,里面包含了“不屑一顾”的情绪。
如今一句“好,没问题”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回家后爷爷带我去洗手,我会说“好,没问题”;建议我看图书、玩拼图,我也是“好,没问题”。有时爷爷为了试探我,要我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帮他递一件什么东西,还是这句“好,没问题”!每次伴随着这句话,我的行为动作都与其表达完全一致,看到我对这句从幼儿园学到的话,不仅完全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而且运用得如此的恰到好处,爷爷心中怎能不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