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
2016.9.9 星期五
昨天在幼儿园犯了一个小错误。下午口渴了,看见课桌上的那个公共水壶中还剩一点儿水,就揭开盖子,抱着水壶,咕噜咕噜地喝了个痛快。summer看到后前来制止,还对我提出了批评,我顿时哭了。
通常,我是个很讲卫生的宝宝,甚至有些洁癖,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面,公共餐饮用具我是从不问津,虽然尚没具备不影响他人的意识,但已有了明显的自我保护观念,所以一直使用自己的专用碗盘、口杯、水瓶和调羹,就连外出走亲访友都是随身携带。今天犯下这样的错误,竟然用班上的公用水壶直饮,爷爷怎么也没想到。事后问我为什么那样,我也没说自己的理由,只是羞愧地把他的话题引开。爷爷感到我已认识到不妥,只好但愿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培养正确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爷爷对我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方面的教育,很早以前就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记得我出生才四个月,刚刚学着吃糊糊时,他就把我“固定”在婴儿餐椅上,手脚不准乱动,嘴巴不准停歇,直到一碗糊糊全部吃完。所以直到现在,始终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从来没有让他和奶奶心烦。
洗手的习惯则得益于奶奶、爷爷和幼儿园。经过这么几年的“调教”,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常规:外出回家洗手,饭前便后洗手,上学进教室洗手,上床睡觉前洗手等等,而且还需使用儿童洗手液。从托儿班学到的“擦肥皂,搓手心,搓手背,冲冲水,擦擦干”的洗手方法,已经习惯成了自然。
在乡下玩,饭前把手洗干净。
即便公交车上很嘈杂,爷爷仍然不准我大声说话。
爷爷童年虽然没有这样好的条件,但仍从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好的生活习惯。其中一些还被民间变成了警句和歌谣。比如在公共场所应该“话不高声,笑不露齿”,吃饭不可“吧唧嘴”,以及“吃不言,睡不语,半夜里讲话无规矩”等等,都让爷爷受益匪浅。如今,他又循序渐进地把这些理念传递给我,希望我也做一个文明人。